發芽期:播種後20天左右開始出土。從萌芽到出苗為萌芽期,進行第壹段主莖的生長,萌芽期的中心是芽、根的伸長和匍匐莖的形成。營養和水分主要依靠馬鈴薯的種子,按莖葉和根的順序供給。
2.苗期:25天左右幼苗長高。從出苗到第六片或第八片葉片展平,壹個葉片序列完成,成為“叢樹”,這是馬鈴薯主莖的二次生長和苗期。苗期比較短,不管是春栽還是秋栽,都只有半個多月。
苗期:幼苗長高25天左右。從幼苗到第六片葉或第八片葉,完成壹個葉序列的生長,成為“叢樹”。這是主莖的第二次生長,也是馬鈴薯的苗期。小苗期經過的時間比較短,不管春天還是秋天,只有半個多月。
3.花期:馬鈴薯幼苗開花45天左右。從叢生到第十二或十六片葉,早熟品種在第壹花序開花;晚熟品種在第二花序開花,這是馬鈴薯的花期,持續壹個月左右,這是主莖第三段的生長。主莖在生長期開始急劇上升,約占總高的50%。主莖葉已經全部建好,枝幹不斷擴展。
花期:馬鈴薯幼苗開花約45天。從群樹到第十二或十六葉,早熟品種在第壹花序開花;晚熟品種在第二花序開花,這是馬鈴薯的花期。大約壹個月,是第三莖的生長。在引發期,主莖開始急劇上升,約占總高度的50 %。主莖葉都建好了,還有枝幹和枝幹。
4.馬鈴薯結果期:90天左右即可收獲馬鈴薯。即莖塊形成期,樹木生長期完成後,進入結薯期,此時莖葉生長逐日減少,基葉開始變黃枯萎,植株各部位的有機養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迅速膨大,特別是在開花期後10天。馬鈴薯結實期的長短受氣候條件、病害和品種成熟度的影響,壹般為30-50天。
馬鈴薯期:90天左右即可收獲馬鈴薯。即莖塊形成期完成後,進入塊莖生長階段,以塊莖生長為主。在此期間,莖和葉的生長正在減少,基葉開始變黃枯萎,植物各部分的有機營養物質被不斷地輸送到塊莖中。然後塊莖加速膨脹。尤其是在開花期後的10天。馬鈴薯季節的長度受氣候條件、疾病和品種成熟度的影響,壹般為30-50天。
擴展數據:
1.馬鈴薯,又名馬鈴薯、洋芋、茄科茄屬植物,高15-80厘米,無毛或被微柔毛。莖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馬鈴薯是我國五大主糧之壹,營養價值高,適應性強,產量大。它是世界上第三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和玉米。
2.土豆為塊莖,可入藥,性平味甘,可治胃痛、肋骨結核、癰腫等癥。作為食品,其儲存期不宜過長,必須低溫、幹燥、密封保存。
3.馬鈴薯生產對溫度有嚴格的要求:塊莖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6℃-18℃,當地溫度高於2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對的最適溫度為15℃-25℃,超過39℃生長停止。
參考資料:
農民致富之友,2011,21,早春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農民之友,2011版,01,馬鈴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百度百科-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