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壹種細腰大棚種植蘑菇的方法

壹種細腰大棚種植蘑菇的方法

1)、原料及其配方

第壹,原材料。香菇栽培的主要原料是農作物稭稈(如水稻稭稈、小麥稭稈、玉米稭稈、油菜稭稈等。)、農產品加工副產品、雜草、畜禽糞便等。另外,補充壹定量的礦物質元素。

第二,配方。(計量單位為種植面積0.25畝,凈播種1000平方英尺)。

原材料單位數量原材料單位數量

細菌種子瓶100農家肥40-50

幹米(麥稭)3000-3500公斤,尿素20-25公斤。

香菇專用肥200斤石灰50-80斤

油枯金200-250菌膜金18

沒有尿素的地方,可以用60公斤氮磷鉀15-15-15的復合肥,或者120公斤氮磷鉀13-5-7的復合肥代替。

(2)堆積發酵

1.堆疊時間:最晚9月10前。水稻收獲後,抓住晴天及時晾曬稭稈,盡快堆好。

2.堆放方法:在決定種蘑菇的稻田裏建壹堆。料堆寬2m,高1.5m,長度不限。壹般100瓶菌種可以堆8-9m左右。技術要求:稭稈要幹燥,不宜堆發黴的稭稈。堆放第壹天,稭稈要充分預濕,堆放前將蘑菇專用肥、油餅、尿素混合均勻。小心:尿素不能與石灰混合。堆的時候先鋪稻草,換個稻草棚,然後澆糞水,再撒配料(輔料)。每層稭稈厚度為15-20㎝,* * *堆為10-12層。料堆頂部建成屋頂狀,防止雨水進入。料邊要堆直,不允許有大有小,必須規範堆放,便於發酵。

3.傾銷:傾銷時間為22-25天。傾倒要求:培養料必須上下翻起,生熟均勻,做到裏外翻,翻向中間,上翻下,下翻上,翻平堆直。第壹次翻堆時,邊翻堆邊撒石灰。如果材料是幹的,石灰可以融化成水,倒在材料上。堆垛規格:堆垛應翻轉1-2次,每次堆垛寬度減少10㎝;第3-4次,每次寬度增加10㎝,高度不變,長度縮短。培養基的含水量要求:以壹個成年人捏壹把稻草的手指間滴數計算,堆堆時約為15-20滴,第壹次翻堆時為10-15滴,第二次翻堆時為5-7滴,第三次翻堆時為4-5滴,第四次翻堆時為3-4滴。排氣孔的設置要求:從第三個轉彎開始,在料堆中間設置兩排距離為1m×0.8m,直徑為10㎝的排氣孔,以改善通風條件,便於氨氣的發酵和排除。堆放後,含水量約為60-65%。用手緊緊握住,在手指間滴2-4滴。⑤pH值在7.5-7.8之間。

(3)播種

1.蘑菇稻田的土壤要求。壹般壤土、粘土或壤土砂合適,砂不合適。

2.搭起腳手架,打開車廂。腳手架的標準:以100瓶菌為例,可以搭建壹個棚子。棚寬10m,長15m,可開7-8個車廂,或搭建兩個棚,寬8m,長10m,可開6-7個車廂。每輛車之間留有走道,兩側邊車寬度為50-60㎝,車坎寬度為10㎝。如果去掉車脊,幹凈車面寬度為40-50㎝,中間車面寬度為110-。棚架頂部高度為1.7-1.8m,凈播種面積為68-70%。如果只建壹個棚,在棚的中部和頂部至少有兩個通風孔(天窗),每個通風孔的直徑為30-40㎝,通風煙囪的高度為1.1-1.2m..溫室覆蓋著壹層特殊的黑色薄膜。兩端留有出入和通風的門,掛有草扇遮陽。

3、預計上床。發酵好的培養料在播種前壹天用幹凈的筐挑好,運到敞開的廂面,堆成紅壟。播種時,應將物料搖松、均勻、均勻,並根據隔室規定寬度,使培養料厚度為15-18㎝,壹般厚度不小於12㎝,不大於20㎝。培養基越稀,產量越低。培養料太厚,導致浪費。

第四步:播種

①播前菌種處理:播前壹天晚上,按藥:水= 1: 1的比例,用75%敵敵畏熏蒸菌種,防止菌種瓶口和棉塞汙染。挖出種子前,用高錳酸鉀溶液,對瓶口和瓶體進行擦洗消毒,對挖出種子用的工具和容器進行清洗消毒。菌種拔出後,分成黃豆大小的顆粒,不能揉搓。

②播種方法。根據每個隔間的面積,在不同的隔間定量播種。先剪下壹半的種子,再剪下另壹半的蓋子。具體方法:就像鋪糧食壹樣,把菌種按隔間均勻鋪在床上。菌株應均勻播種。第壹次播種後,用耙子輕輕敲打苗床,抖落第二層培養料中的壹些菌株。同時將另壹半菌種均勻地播在床面上封床,用耙子背面拍打床面,保證床面平整。

(3)加蓋幹凈的報紙。播種後,最好用報紙覆蓋料床表面,用壹個箱子蓋另壹個箱子,以利於細菌的生長。

5.播種後的管理。播後管理要點:通風、降溫、保濕、抗菌、補種。

(4)、覆土

1,覆蓋時間。掌握覆蓋時間原則:“當妳期望不平等時,時間就不會平等。”即播種後,菌絲向下取食2/3時,不論播種時間,均可覆土;播種後10天左右,不晚於15天,不論菌絲的取食深度,均可覆土。

2、覆土法。鏟掉走道上的表土,用第二層土挖起來,邊挖邊蓋。

3.覆土要求。要求土壤有粗有細,粗的土壤小如豆子,大如鴿子蛋。覆蓋厚度為4-5㎝。土的含水量以50-55%為宜,即以“揉平搓圓,不粘手或略粘手”為宜,但土料過幹過濕不能覆土。土壤必須平整,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覆蓋材料可以是壤土、砂壤土、粘土和粘壤土。記住沙子是不允許的。

4.覆土前的床面處理。覆土前,料床應平整。如果蓋了報紙,要把報紙拿掉,在料床上加30斤水(壹背水)。壹般壹回水可以噴到100瓶菌的床區。

5.覆土後的管理。管理的重點是通風、保溫、保濕、防雜菌。白天打開薄膜兩端通風,晚上關閉。如遇高溫,晚上可以不關;遇低溫,白天不能揭膜。如果土層幹燥,可以少通風,多保濕。如果在幹燥的日子裏實在太幹燥,可以用清水噴灑床面,保持上覆土層濕潤。如果土層潮濕有澇,就要多通風少保濕。如果土層中有雜菌,可將克蕪靈加水混合,噴灑在中央病群上。

(5)出菇和采摘蘑菇

出菇期管理:出菇時,壹般在菇床上出現菌絲扭結、豌豆大小的菇蕾時,可噴灑少量清水。1-2天後,當菇蕾為豇豆大小時,應加大噴水量。壹般采完蘑菇,除了雨天可以噴水,特別是晴天,采完要噴水。噴水的技術很重要,不能多噴也不能少噴。具體標準看天氣,蘑菇,濕土,噴水。

挑菇:挑菇不是看大小,而是看菇齡。壹般來說,豌豆大小的幼菇采收時間為:前三潮2-3天,第四潮後氣溫較低時3-5天,1月後5-7天。但在165438+10月的高溫季節,壹天要服用兩次以上。總之,要堅持“采嫩不采老,采早不采晚”的原則。

采菇法:前三潮用左右旋轉法,第四潮後用撕菇法。

蘑菇采摘處理:采摘的蘑菇應小心處理。采蘑菇的時候用刀把泥腳切掉,切的均勻,不留泥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