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盛夏聞艾葉香,端午包粽子。雖然現在超市裏有速凍粽子,但是吃起來總覺得少了點什麽。我還是自己包餃子,想吃什麽口味由我自己決定。說不定壹代名粽子就在妳手裏誕生了。
1.原材料的預處理1。糯米、綠豆和花生的釀造:
純糯米洗凈後,用60℃的水浸泡5小時,或冷水浸泡12小時。
綠豆淘洗後,用開水浸泡3.5小時,或冷水浸泡12小時,然後去皮。
花生用開水浸泡3小時,或冷水浸泡5小時後去皮。
2.蔥姜油的制作方法:將蔥花、姜末、少許鹽放入25克豬油中炸至金黃色。香味出來後,拿起蔥姜末,得蔥姜油。
3.糯米青豆瓣:將泡好的糯米和青豆瓣按3: 1的比例混合,加入壹定量的堿(糯米3公斤,堿10g),再加入蔥、姜油,制成糯米青豆瓣。
4.陳皮臘肉的制作方法:
材料:五花肉、糖250克、鹽少許、蔥1湯匙、陳皮20片、姜絲2片、料酒少許。
制法:將肉洗凈,切成手指粗細的條,將糖、鹽、料酒混合,在條上摩擦,然後加入蔥絲、姜絲、陳皮絲拌勻。腌制10小時後撈起蔥姜絲。
5.腐乳臘肉的制作方法:
材料:五花肉、糖250克、蔥1湯匙、姜絲、料酒少許。
制法:將肉切成手指粗細的條,將糖、料酒、蔥、姜絲混合,在條上搓,腌制10小時,將蔥、姜撈起,用腐乳碾碎,拌入腌制條的香味,腌制1小時。
6.陳皮牛肉的制作方法:
材料:牛筋500g,糖2大勺,洋蔥100g,花椒粉1根,料酒1小勺,茴香30片(用紗布包好),陳皮兩片,小蘇打少許。
制法:將洗凈的牛肉切成手指粗細的條狀,用小蘇打均勻擦勻,放入適當的開水中,然後依次加入糖、蔥、料酒、花椒粉、茴香,煮壹會兒後再加入醬油,煮至八分熟。
7.如何制作培根:
材料:五花肉500g甜面醬250g料酒少許蔥1姜15g塑料繩羊毛紙(紙足夠)。
制法:將肉洗凈,切成長約33厘米、寬約3.3厘米、厚約3.3厘米的條狀。將料酒、蔥花和姜末拌入甜面醬中。將肉條浸泡在甜面醬中2小時。用足夠的紙把每壹塊肉包緊,用繩子綁好,掛在陰涼處晾幹,大概10天。
8.如何制作香腸:
材料:豬的肥肉和瘦肉1斤料酒,半個香腸勺,白糖,3大勺精鹽1大勺蔥,2根姜,25克腸衣,3片像陳皮,可以放點陳皮絲腌制,或者放味精。
方法:將豬肉切成1 cm見方的丁,用上述調料腌制10小時。腸衣用50℃的水浸泡5 ~ 6小時至軟,然後將水倒入腸內通過備用。將肉丁(陳皮、蔥姜切絲)用漏鬥倒入腸衣中,邊倒邊分段,掛在陰涼處陰幹約1周。
9.如何制作叉燒肉:
材料:五香粉肥瘦豬肉500克65438+料酒0大勺,白糖半大勺蔥絲鮮姜50克,高級醬油100克。
制作:將豬肉切成寬3.3厘米、長6.7厘米、厚2.7厘米的條狀,用上述調料腌制24小時,將肉條用文火煎至七成熟,切丁備用。
10.紅豆醬的制作方法:
把煮好的豆子放在壹個小竹篩裏,篩下放壹小壺水。用手在篩底搓豆子,將豆瓣醬篩入盆中,將豆瓣醬水倒入包豆布的袋子中,擠出水分形成豆瓣醬。
11.各種粽子的具體包法:
火腿餃子的配料:準備好的糯米綠豆沙750克火腿丁50克蘑菇或蘑菇25克豬肉末50克精制澱粉10克香油5克豬油25克蔥花、姜末、精鹽1湯匙白糖、竹葉和馬立安。
方法:用豬油炒蔥花和姜末。去掉蔥花和姜末後,依次加入火腿丁、肉丁、香菇丁、白糖和鹽,翻炒30秒,勾芡,淋上香油,作為餡料。
取兩片泡好的粽子葉,折成桶形,盛上糯米青豆,餡料放在糯米中間,蓋上糯米,包成五角形方底的金字塔形,紮緊,放入蒸籠,碼緊,放上冷水,將粽子遞過來。煮1小時後,小火燉30分鐘。如果用高壓鍋,煮25分鐘,離火煨5分鐘。
如果沒有竹葉,蘆葦葉也行。每邊三片蘆葦葉,折疊成壹個桶。
材料:釀糯米綠豆沙750克、花生瓣50克、陳皮臘肉條250克、竹葉、馬立安。
制法:包法和煮的時間與火腿水餃相同,只是餡料改為陳皮和臘肉條。
腐乳鹹肉餃子的原料、制作方法、烹飪時間與火腿肉餃子相同,只是餡料換成了陳皮牛肉。
鹹鴨蛋粽子食材:糯米青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熟鹹鴨蛋黃竹葉5片、馬立安。
制作方法:包法與火腿餃子相同。包好,入蒸鍋1小時,再小火燉10分鐘。
臘肉粽子的配料:糯米綠豆沙750克、花生25克、臘肉丁250克、白糖2湯匙、竹葉、馬立安。
方法:包法和煮的時間和火腿粽子壹樣,只是餡料換成了臘肉。
香腸粽子的用料、包餡、煮制時間與火腿粽子相同,只是餡料換成了香腸丁。
叉燒包材料:準備好的糯米綠豆沙750g叉燒包丁250g香菇或香菇丁25g豬油25g糖1湯匙精澱粉10g香油5g馬天尼50g蔥姜切片。
制法:將蔥姜切片用豬油炒香,撈出蔥姜,依次加入肉丁、香菇丁、馬蹄丁、白糖和適量叉燒腌制的醬油,翻炒30秒,勾芡,淋上油,作為餃子餡。將兩片竹葉疊放入桶中,盛入糯米綠豆沙,將餡料放入糯米綠豆沙中,包裹成底部方形的金字塔狀,紮緊,鍋內放冷水與粽子混合,煮1小時,再用文火煮30分鐘。如果用高壓鍋,煮25分鐘,離火煨5分鐘。
材料:糯米綠豆沙750克、花生瓣25克、鮮肥牡蠣(淡菜)75克、肉末75克、嫩筍絲100克、精澱粉25克、蔥花1湯匙、姜末、白胡椒粉、豬油(或素油)少許、精鹽、白糖適量。
制法:將豬肉末用豬油翻炒,加入牡蠣、蔥花、姜末、白糖、精鹽,翻炒1分鐘,加入白胡椒,翻炒,勾芡,作為餃子餡。
包法和煮的時間和叉燒包壹樣。幹牡蠣應在冷水中煮約3小時。
以上9種鹹粽子,吃的時候可以蘸點紅醬油。
成沙粽子食材:1斤釀糯米、500克白糖、250克豬油、250克精鹽、適量桂花。
制法:豆瓣醬用豬油翻炒,加糖(綠豆醬加白糖,黑豆醬加本地紅糖,也叫板糖),出鍋後放點桂花。將兩片蘆葦葉折成桶形,用糯米和豆瓣醬填滿,蓋上糯米,包成五角金字塔形,紮緊,放入鍋中,碼緊,淋上涼水,最好不包餃子。煮50分鐘,小火煨4分鐘。
材料:糯米750克,黑白芝麻50克(碎2/3),豬油100克,白糖250克,鹽少許,桂花50克,精制澱粉1湯匙,竹葉和馬立安。
制法:將白糖、鹽、黑白芝麻混合均勻,拌入豬油(豬油中撈起絲),邊拌邊倒入濕澱粉,最後加入桂花,拌勻做餡。
包制和煮制時間與成沙粽子相同。
白果粽子的配料:糯米750克,青梅25克,菠蘿肉和冬瓜條25克,白糖300克,核桃仁15克,葡萄幹和紅綾。
制法: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用白糖煮熟,瀝幹水分,再用白糖腌制24小時,用糯米包裹上述材料。包法和煮的時間和桂花果仁餃子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