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白花蛇舌草的屬、形態、習性、分布、危害是什麽?

白花蛇舌草的屬、形態、習性、分布、危害是什麽?

白花蛇舌草(圖35)。

圖35學名鴨舌草(Burm。莖澤蘭科屬分類:澤蘭屬,澤蘭屬。形態特征:根狀莖極短,有柔軟的須根。莖直立或傾斜,高12 ~ 35 cm。全株光滑無毛,葉基生或莖生,葉的形狀和大小變化很大,從心形、寬卵形、長圓形到披針形,長2-7厘米,寬0.8-5厘米。頂端短或漸細,基部圓形或淺心形,全葉有弧形葉脈。葉柄長10 ~ 20cm,基部膨大成開裂鞘。鞘長2 ~ 4厘米,頂端有舌,長約0.7 ~ 1厘米。總狀花序從葉柄中間抽出,葉柄在此處展開成鞘。花序梗短,長1 ~ 1.5厘米,基部有1披針形苞片。花序花期直立,果期向下彎曲。花壹般是3 ~ 5朵(少見10),或者1 ~ 3朵,藍色。花被卵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1 ~ 1.5厘米,花梗小於1厘米,雄蕊6枚。蒴果卵圓形至長圓形,長約65438±0厘米。種子多,長約0.1厘米,灰褐色,具縱條紋。生物學特性1)休眠與萌發種子有較長的休眠期,早春解除休眠。種子萌發的起始溫度為13 ~ 15℃,略高於稗草。變溫有利於發芽,最適溫度為20 ~ 25℃,30℃以上發芽受抑制。白花蛇舌草是壹種典型的水生雜草,能在缺氧條件下萌發,需要較高的水分。在淹水或土壤水分過飽和條件下發芽良好,在潮濕條件下發芽緩慢,但當水層超過1 cm時,發芽又變慢。白花蛇舌草種子小,千粒重僅為稗草的4% ~ 5%,下胚軸伸長有限,只能在淺層萌發,以0 ~ 1 cm土層萌發最好,1 ~ 2 cm土層萌發較差,2 cm以下不能萌發。2)白花蛇舌草的營養生長植株大,根系淺,需要更多的水肥。營養生長與溫度、水分、光照和肥力密切相關。白花蛇舌草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 ~ 25℃。此時水分適宜,每3 ~ 4天長出1葉,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生長最快。白花蛇舌草在土壤水分過飽和或略薄時生長最好。白花蛇舌草葉片較大,在漫射光照下能在水田中正常生長,但在陰涼處生長較差。同壹片稻田,稻株間白花蛇舌草的生物量與中央溝田白花蛇舌草相差1倍以上,但由於其葉片大而薄,直接光照過強,不利於生長。白花蛇舌草根淺,植株大,生長快,需要更多的肥料,尤其是氮肥。如果追施過多的可利用氮肥,更有利於白花蛇舌草根系的吸收。白花蛇舌草的葉子很嫩,容易受到多種害蟲的侵害。稻田頻繁的病蟲害防治和廣譜農藥的過量使用也有利於白花蛇舌草的生長。3)開花結果白花蛇舌草在7月以後會陸續開花結果,開花結果後植株可以立即繼續生長而不枯萎。開花結實與光照關系密切,中央溝和田邊結實率較高。在水分飽和狀態下,種子壽命可達2年以上,在幹燥土壤中,壽命為1 ~ 2年,2 ~ 3 cm以下土層壽命較長,土壤表層壽命較短。

分布與危害白花蛇舌草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特別是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特別是稻麥連作、排灌條件好、灌溉水源穩定、施肥水平高的農田,尤其是有效氮肥用量大的農田。白花蛇舌草和矮慈姑的生態條件相似。它們喜水、喜肥、喜陰,常結成群落,成為稻田中後期重要的雜草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