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齊白石的三蝦圖,潘天壽的絲瓜。

齊白石的三蝦圖,潘天壽的絲瓜。

三蝦圖描繪三只水汪汪的小蝦,純水墨,蝦身用寫意水墨繪制,易寫,結構感強。可謂綿長通透,古樸蒼老,自然趣味十足。

畫中的蝦:蝦頭上的三筆,用深色的色調,表現出運動感。

左右壹對濃墨眼,頭中間壹點焦墨,左右兩筆淡墨,從而使蝦頭變化多端。硬殼是透明的,從深到淺。而蝦腰,壹節壹節,連續幾筆,形成了蝦腰由粗變細的節奏。

齊白石的蝦畫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壹、凝練總結,超越生活。齊白石的蝦畫經歷了壹個由繁到簡的過程。為了追求簡單的效果,他把蝦體從六個減少到五個,大大減少了蝦腳的劃傷,真正達到了“以少勝多”的神奇效果。

二、墨法高超,晶瑩剔透。齊白石自創的“用水調墨,墨中加點水”的方法,使他的蝦畫給人壹種通透感,晶瑩剔透,栩栩如生。

第三,局部誇張,適度變形。為了突出蝦的動態,蝦須和蝦鉗被適度誇張,超長的蝦須和蝦鉗明顯增強了蝦的敏捷和動態。

第四,聚散有法,布局精巧。蝦畫的難點在於如何巧妙處理肢體的穿插、疊加、呼應。齊白石對這壹點深有研究,疏密得當,擠而不擠,密而不亂。

第五,生動傳神。齊白石的蝦畫最大的特點就是壹個“活”字。他畫的蝦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充滿活力。

我們看到圖中的蝦是活的,透明的。蝦越是旺盛,營養越好,它頭上的黑色東西就越明顯,那是蝦的內臟和未消化的東西。我們仿佛看到了蝦頭殼裏器官的跳動。隨著用筆的變化,小蝦的腰部呈現出各種異常狀態,有的向前弓著,有的直著遊走。也有彎腰爬行的。蝦尾也是三劃,既有彈性又通透。蝦的壹對前爪,從細到粗,從幾個關節到兩個爪子,就像鉗子壹樣,壹張壹合。蝦觸須是用幾條淡墨線畫出來的。

看似容易,實則難度極大:如果畫是活的,蝦的生命就出來了;當這幅畫凍結時,它就失去了生命。蝦須的線條看似柔軟而堅定,斷而堅實,直而彎曲,淩亂而有序,紙上的蝦看似在水中嬉戲遊動,觸須看似在動。

齊白石的蝦畫是畫壇壹絕。它靈動活潑,栩栩如生,充滿魅力。他用淡墨揮筆,用浸潤色畫出壹個身體,蝦身晶瑩剔透。以粗墨豎點為眼,橫寫為腦,落墨成金,用筆傳神。髯、爪、大爪上的工筆,剛柔相濟,凝練傳神,顯示了畫家高超的書法技巧。

========================================================

絲瓜圖中,絲瓜的葉子和花都是用寫意的手法畫出來的,只有寥寥幾筆表示瓜的彎曲形狀。藤蔓蒼勁靈動,“雨過幾日,秋草長,絲瓜順瓦墻”的題字使整幅圖結構平衡,濃焦與墨韻相互滲透,線條用筆凝練健康。整個人物簡潔而深遠,構圖精致,韻味無窮。

潘天壽的畫保持了中國畫的意境、神韻和風格。他也很有創新精神。比如他改變了中國傳統的折枝花卉的畫法,把花鳥放在大自然中表現,追求生機和野性。用筆厚重紮實,用墨豪放寬廣,構圖獨特嚴謹,感情濃烈沈穩,極富表現力。他的作品創意鮮明,真誠質樸,心胸寬廣,充滿了內在的精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