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長假清腸排毒用這些招數就夠了!

長假清腸排毒用這些招數就夠了!

女性朋友每天都在尋找各種各樣美容護膚的方法,對於職業女性來說,平時工作就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可能沒有心思在花在護膚上,所以身體內肯定堆積了大量的毒素,在長假的時候,可以利用這個空余的時間來排毒,下面,給大家具體介紹壹下長假排毒的妙招。

1、長假清腸排毒的招數

第壹招:多喝水

多飲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壹杯溫開水。此外清晨飲水還能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第二招:空腹喝冰牛奶

空腹喝冰牛奶可通便,首先因為在冷的刺激夏腸道會加速運動,二是牛奶含有大量乳糖,而大部分的中國人都缺乏牛奶吸收所需的乳糖酶。所以喝牛奶後,乳糖沒有消化就進入了結腸被迅速排出體外。

第三招:多吃蘋果

蘋果中的有機酸和纖維素可促進腸蠕動,而且蘋果中還含有壹些果膠,會使大便變軟,便於排泄。

第四招:涼拌木耳

黑木耳是腸道的清潔工,它富含的植物膠質有很強的吸附能力。木耳因生長在潮濕陰涼的環境中,具有補氣活血、涼血滋潤的作用,能夠消除血液裏的熱毒。黑木耳中的植物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可將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雜質排出體外,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

第五招:喝烏龍茶

養成喝烏龍茶的習慣會讓妳的新陳代謝系統工作得更快,它會讓身體燃燒的熱量提高3%,脂肪消耗提高10%。第四招:按摩湧泉穴

第六招:紅豆、綠豆吃起來

紅豆有增強腸胃蠕動、減少便秘、排尿利尿等功效,在睡前喝壹碗紅豆湯,能夠有效促進身體排毒。綠豆具有清熱解毒、消暑解渴之功效,多喝綠豆湯有助於幫助身體排毒、消腫。

第七招:按摩湧泉穴

湧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壹處,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在床上坐下,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盤腿坐下。然後用雙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湧泉穴處,作前後反復的推搓;或用雙手掌自然輕緩的拍打湧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熱感為適宜。按摩湧泉穴可以起到降血壓、緩解疲勞的作用。另外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有效排毒。

2、中醫排毒美容本質

壹、“排毒”廣義上講是“瀉”

中醫理論並沒有“排毒”的說法,只有“解毒”壹說。“解毒”是指解除病毒的壹種治法。“毒”有熱毒、寒毒、疫毒、蠱毒、濕毒、火毒及食物中毒等,因病情不同,有內服和外治等各種不同方法。臨床上以熱毒癥較為多見,常用清熱解毒藥物,如銀花.連翹.板藍根.蒲公英.山豆根等。

容顏健康與身體的健康狀態有直接關系。養顏的本質是養身,涉及到飲食、睡眠、運動等諸多方面。其中藥物養身就包括了補血、活血、益氣、溫陽、養陰、利氣、清熱等等。而很多公司炒作宣傳的“排毒”,通常指將有害物質通過大便排出體外,其理論主要出自中醫的血熱氣重之說,多倚重於“瀉”,而起不到“補”的作用,只適合部分人群。所以“排毒”並不能真正養顏。

二、“解毒”才能美容

中醫美容運用辨證論治的思想,對損美性疾病進行審證求因、審因論治。即使是偏重於裝飾的外用保健品,如面脂、口脂,也體現了辨證論治的特色。如面部色黑、粗糙等,中醫認為原因之壹是風邪外襲,因此在壹些潤面、增白的化妝品中,配有祛風類藥如防風、白芷等,體現了病因辨證的特點。辨證論治,使中醫美容的針對性更強、效果更突出。手段多樣、安全中醫美容的手段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中藥、食膳、針灸、推拿按摩、氣功五大類。此外還有心理、養生等方法。每壹大類又有若幹種具體方法,如藥物美容,有內服法,有外用法。外用法又分貼敷法、洗浴法等,而貼敷、洗浴法又可再細分為患處皮膚貼敷、臍敷、穴位敷、熏洗、擦洗、沐浴、浸浴等,這些方法都屬於自然療法,安全可靠,無副作用,避免了化學藥物和化妝品對人體的危害。

中醫美容的要求是“解毒”才能美容。中醫學所說的“毒”的範圍很廣。壹般來講,各種對身體的組織、器官、細胞有損害的物質都可稱之為“毒”,包括來源於體外的、機體所不能適應的寒熱溫涼或風雨霧瘴,以及來源於體內的、機體所不能及時轉化的各種代謝堆積物等。夏季炎熱時的中暑就是暑毒;冬季嚴寒傷人就是寒毒;水腫得很厲害就是水毒;蟲類致病就是蠱毒。中醫理論的“解毒”範圍廣,指的是通過全身調理,來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然後主動地將各種有害物質轉化或分解,所以稱作“解”。所以,在中醫學理論中,並沒有“排毒”的說法,只有“解毒”壹說。即便是排泄出的“毒”,也不只是排大便這惟壹的途徑,像出汗、排尿、咳嗽、噴嚏等也有排毒的作用。尤其是排尿,更是排泄體內代謝產物的主要途徑,其排除“毒”的作用比大便排泄要大得多。

三、如何“解毒”

中醫學有獨到的優勢。活血化淤、疏理肝氣、補氣養血等都是傳統中醫學有效的解毒辦法。關於女性十分關註的美容問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主要涉及氣血兩個因素。血不足(血虛),皮膚就會顯幹燥缺少柔潤的顏色。血溫過高(血熱),面部就會發疹生瘡。而氣與血又常常互相影響,當氣分不足時,人的面部就會萎黃;當氣分熱重,面部就會發燥生瘡。與此相對應,中醫講美容歷來就有瀉和補兩個角度。如常見的痤瘡,即青春痘就是通過清熱才能“解毒”;而黃褐斑則要通過活血養血才能解其“淤毒”。

由此可見“排毒不能養顏”這個說法有壹定道理,中醫內外調理美容是最健康的方法,所以建議大家平時多註意飲食,不要壹味的追求名牌化妝品,中醫美容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