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腸胃不適吃什麽粥?
長期以來,中國有“喝粥養胃”的說法,養胃的粥更是五花八門,老少皆愛。適當的中藥是用大米和小米煮成粥,也叫藥膳粥,而滋補粥主要是用來滋補身體的。中醫認為“藥粥補虛治病”,民間也有“每天空腹吃壹碗清淡的粥,能生津暖胃,好處不細”的說法,比如小米粥,非常適合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的人。
煮粥的時候放壹些中草藥,如黃芪、黨參、茯苓、當歸、枸杞或各種豆類,如紅豆、梅豆、紅棗、山藥等,對人體有好處,尤其是老人和小孩。黨參、黃芪、枸杞能調理胃寒癥狀,有祛風散寒、滋陰生津、暖胃的功效。
人在家的時候可以自己煮壹些黨參山藥粥,紅豆百合粥,糯米山藥粥,香菇瘦肉粥,南瓜粥。這些粥的食材和烹飪都很簡單,但是非常容易調理腸胃。下面小編推薦幾種適合腸胃不適人群的粥。
1,奶粥
做法:大米100克,牛奶500克。把米洗幹凈,加水,煮沸。小火煮成粥的時候,倒入牛奶攪拌均勻,繼續小火煮40-50分鐘左右。可直接食用,也可根據口味添加糖或鹽。
功效:益氣生津,養胃生肌。適用於氣陰兩虛的胃病,即氣短乏力、口幹內熱者,也適用於上消化道出血者。
2.胡蘿蔔粥
做法:加入胡蘿蔔350g,粳米100g。先將1 ~ 2根胡蘿蔔(根據個人喜好)洗凈,切成細絲。用開水焯壹下後,用亦舒堂香油、蔥花、姜末等佐料炒熟備用。用100克粳米加水煮粥。當差不多熟的時候,加入炒好的胡蘿蔔,壹起煮。
功效:胡蘿蔔味甘、性平,有降氣、益胸膈、養中、寧五臟的作用,也適用於皮膚幹燥粗糙者。此粥適用於便秘、腸胃不適、脹滿脹氣、消化不良。
3.蘑菇粥
做法:取小米50克,香菇50克。小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成小米粥。然後把小米粥的湯拿出來和香菇壹起煮。最後將煮好的香菇撈起,放入小米粥中攪拌均勻,加入調料。
功效:益胃。適用於氣虛少食,有開胃作用。
4、橘皮粥
做法:取橘皮50克,粳米100克,將橘皮磨成細粉備用,粳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至粥成,加入橘皮煮10分鐘,每日1次。
功效:橘皮能理氣和胃,健脾助運,粳米能補氣健脾,是理氣運脾的方子。適用於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
5、鮮蘆葦粥
做法:鮮蘆根100g,青皮5g,大米100g,生姜2片。將鮮蘆根洗凈後,切成1厘米長的片,與青皮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冷水,浸泡30分鐘,然後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20分鐘。去渣,放入洗凈的大米,煮至大米開花,放入生姜,煮壹會兒,壹日兩次。
功效:蘆根清熱養陰,青皮行氣止痛,生姜和胃止嘔,大米養胃健脾。以上諸藥配伍得當,具有清熱和胃、滋陰止痛的功效。特別適合胃熱、脾胃虛弱的患者。
6.土豆粥
做法:土豆洗凈切碎。土豆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至稠粥。服用時加入蜂蜜。
功效:中醫認為土豆和胃可以補益脾胃,壹定程度上緩解胃痛。
7.玉米粥
做法:先將適量的大米洗凈,然後將新鮮的玉米去皮洗凈,再將玉米和大米壹起放入鍋中,倒入適量的水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慢煮20分鐘左右。
功效:玉米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欲,增進食欲。對於胃酸和脾胃氣虛者,特別適合吃玉米粥養胃,補充營養,補益氣血,改善人體營養不良。
8、姜棗糯米粥
做法:生姜20克,蔥15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大棗去核,粳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粥。將粥煮至熟透,加入紅糖、洋蔥和姜末,然後煮5分鐘。
功效:洋蔥有健胃、增加食量的作用。生姜有健胃祛濕的功效。大棗有健脾胃、益氣養血、開胃健脾的作用。所以,姜棗粳米粥有暖胃散寒止痛的功效。
2、如何調理腸胃?
1,專心吃飯
人在高度緊張的時候,往往吃不下飯,甚至肚子疼。工作緊張時最容易發生消化不良和潰瘍,因為交感神經長期過度興奮會抑制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包括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再忙也不能邊看電腦邊吃飯,不要在飯桌上談工作,不要在飯桌上給孩子講課。放下工作,忘記煩惱,放松心情,專心吃飯。
2.慢慢咀嚼
這個說法大家都知道,但是做的很少。對於腸胃消化功能較弱的人來說,細嚼慢咽尤為重要。如果牙齒不能認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唾液不能充分幫助它們,那麽胃就會被迫加班加點,進壹步將大塊食物碾碎成足夠柔軟的食糜。想想吧。妳肚子裏有牙齒嗎?當然不是。用壹個柔軟的器官碾碎食物有多難!食物如果不夠碎,就不容易被小腸的各種消化酶消化。妳想想,硬塊容易消化還是軟塊容易消化?所以小腸必然更加努力。所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盡量多咀嚼,這樣不僅有利於消化,還有助於控制食量。
3.按時吃飯
胃腸道喜歡規律工作,到了就分泌消化液。如果不規律飲食,非常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燒心、反酸。頻繁的饑餓感和飽腹感是不規律的,胃會失去判斷飽腹感和控制食欲的能力。千萬不要以減肥為借口,不吃壹頓飯。如果妳真的想通過少吃來控制體重,建議妳還是按時吃三餐,只是主食和動物性食物的數量減少了,油膩的菜換成了少油的,只是蔬菜水果的量增加了,要多喝湯,增加吃東西的“體積”感。
4.準備飯菜。
如果真的因為工作忙不能及時吃飯,壹定要準備“救荒糧”,比如水果、酸奶、堅果等。即使是不健康的餅幹(盡量選擇低脂但不要太甜的),也比完全不吃要好。記住加餐的時間很重要。在妳餓之前,壹定要吃這些食物。比如,知道自己6點會餓,5點喝壹杯酸奶,可以延遲饑餓時間1小時;那麽6點吃壹根香蕉或者壹個蘋果,可以延遲1小時的饑餓感。這樣,8點下班的時候,肚子還是不會覺得太餓。然後我就可以放松壹下,喝壹碗雜糧粥,吃壹盤清爽的蔬菜,晚上就可以按時舒舒服服地休息了。
5.好好睡壹覺
再大的壓力也要按時睡覺,睡前半小時放松壹下,除了休息,其他的都忘掉。睡好8小時,身體會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做內部的修復工作,胃腸細胞會在3 ~ 4天內更新,可以推測胃腸修復對睡眠非常敏感。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壹旦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低下,消化功能就很容易下降,要麽是食欲不振,要麽是胃裏脹滿,要麽是大腸堵塞。
6.少吃劣質油
很多餐館反復加熱的油,對胃腸道傷害很大。研究證明,這種油與消化系統的慢性疾病有關,如慢性腸道炎癥和腸易激綜合征。所以腸胃不好的人要控制好自己的不良習慣,不要吃炸的、熏的、烤的,不要吃那些黏糊糊的炒菜,各種不知名油的小攤。烹飪方法宜蒸、煮、燉等。不用太擔心加熱到軟會破壞營養成分,因為即使損失壹點維生素,也比不消化好。維生素可以通過豐富食物品種來補充。
7.食物是軟的
胃腸負擔最小的食物是富含澱粉、抗營養因子較少的精致食物。如山藥糊、芋頭糊、土豆泥、大米粥、小米粥等。渣滓太多的老玉米不適合消化不良的人。但這並不意味著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只能吃精白米和精白面,因為它們的營養價值太低,長期來看不利於腸胃功能的改善。對於那些不易烹飪但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可以采用打、粉、煮的方法,減輕胃腸道的消化負擔,保證其中豐富的營養物質能更好地被人體吸收。比如糙米、黑米、紅小豆、燕麥、芝麻、堅果等富含B族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的食材,如果用豆漿機打成漿,每天飲用,胃腸道會感覺非常舒服,消化吸收的難易程度會比打漿前明顯提高。
8、輕松運動
對於消化不良的人來說,飯後散步或做壹些輕松的家務是壹個好習慣。剛吃完飯,不適合劇烈運動和快走,但不代表連慢走都不允許。出去散步的好處在於很大程度上讓人放松。如果妳不散步,妳可能會看電視、電腦、雜誌等。,而腦力活動更不利於消化吸收。飯後兩小時後,可以做壹些不太累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健美操、瑜伽等。適量運動有利於改善血液循環和消化吸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