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拉薩第四中學剛讀初壹的江村洛珠,按歷史定制和宗教儀軌被認定為西藏那曲地區那曲縣歐托寺第五世門許活佛的轉世靈童,自此俗家入佛門,從在讀中學轉到西藏佛學院少年活佛班學習。
如今,這位15歲的活佛在少年活佛班裏是年齡最大、個頭最高的,比班裏最小的活佛大5歲。微胖的他帶著大框眼鏡顯得憨厚,實則是6個小活佛中性格最活潑也最會逗笑的壹位,聊天時也會冒壹句“厲害了,word天!”網絡流行詞。
門許活佛告訴記者,他出生長大在拉薩,是家裏的獨子,父母都是西藏那曲人。被認定為活佛後,父母都覺得這是全家的福報和榮耀。
進入西藏佛學院學習後,門許活佛每天學習的時間不比在普通中學少,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到晚上11點鐘休息。早晚課要背經文。除了學習語文、藏文、數學、英語等義務教育的基礎文化課,藏傳佛教的基礎宗教常識、五部大論也要學習。
他說:“我最喜歡的是每周壹、三、五下午的辨經課,總是能讓我探索地思辨地去想問題。”
門許活佛的父母都生活在拉薩,每隔兩周,他從西藏佛學院回市區能見上父母壹面。父母偶爾會帶他去吃最喜歡的肯德基快餐。他不光喜歡快餐,對電子科技產品也感興趣,周末沒有作業的時候也會拿著ipad玩虛擬踢足球等遊戲。
比門許活佛小兩歲的洛桑多吉,是第七世德珠活佛。他來自山南市隆子縣,6歲的時候被認定為第六世德珠活佛的轉世靈童。德珠活佛性格外向,與中新社記者初次見面,聊起天來還會問些古靈精怪的問題。
除了學習外,德珠活佛最喜歡的是打籃球,班裏其他小活佛是他的鐵桿隊友,經常約球壹展身手。有著孩童天性的他,還喜歡看日本動畫片《火影忍者》。
他也對貓科類動物格外感興趣,跟管家住的房間裏配有電腦,沒功課的時候會從網上查些這方面的圖片資料,“我知道最大的貓科動物是老虎,還知道這世界上還有無尾巴的貓。”
德珠活佛說:“我們班裏的小活佛不光喜歡上網看動畫片玩遊戲,還用它查學習資料,有些不會的題,我們在百度作業幫壹搜就找到解題方法了。”
德珠活佛是西藏大呼圖克圖之壹。所以寒暑假的時候,別的小活佛都回家了,他還要回拉薩三大寺之壹的哲蚌寺繼續學習宗教知識,背誦經文。
“寒暑假在哲蚌寺學習的時候,奶奶會抽時間過來給我做飯,跟著奶奶我還學會了做菜、烙餅子。”冬天藏歷新年回山南老家,德珠活佛最開心的是用奶奶教的手藝為父母做菜。
在西藏,人們把修行有成就、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而轉世的人尊稱為“朱依古”,就是“轉世者”、“化身”的意思,內地人習慣將他們稱為“活佛”。
2011年西藏佛學院創建,時隔三年,西藏決定在西藏佛學院培養16周歲以下新轉世少年活佛,學好佛學理論的同時全面系統接受國民義務教育,並確定了從拉薩市第壹小學、拉薩市第八中學選派優秀教師,以單獨辦班的形式授課。
西藏佛學院副院長格桑旺堆表示,加強少年活佛的培養教育是藏傳佛教界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未來,西藏佛學院將進壹步完善少年活佛培養教育模式,努力培養藏傳佛教活佛,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