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能:供給能量,組織調節功能。
(2)必需營養素:體內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取的營養素;
(3)非必需營養素:可由體內其他食物成分轉化而來,不壹定需要直接從食物中獲取的營養素。
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1.組織形成與修復:成年人蛋白質含量約占體重的16%-19%。
2、調節生理機能:
生理活性物質:細胞核、酶蛋白、免疫蛋白、收縮蛋白、脂蛋白、轉鐵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血紅蛋白、白蛋白、垂體激素、甲狀腺素、胰島素。
-影響細胞功能
-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維持身體的免疫功能。
調節肌肉收縮功能
-運輸營養物質
-攜帶和運輸氧氣
調節滲透壓,維持體液平衡
調節身體的功能活動
脂肪的生理功能
1,儲存和提供能量:特點:脂肪吸收無上限;不能為大腦、神經和血細胞提供能量。
2.組織的構成:正常人:脂肪占體重的14%-19%;胖人:脂肪占體重的32%;超重:60%
女性:皮下脂肪高於男性;男性:皮膚總膽固醇含量高於女性。
儲存脂肪:脂肪組織中含有的脂肪細胞。
脂質變化:受營養和活動的影響,在體溫下呈液態或半液態。
固定脂肪:它是組織結構的組成部分,不受營養和活動的影響。
3.供應必需脂肪酸:滿足身體生理機能和新陳代謝的需要。
4、有利於維生素吸收: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5.隔熱防震:器官間儲存的脂肪可以保護身體的重要器官。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提供熱能。
它是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與營養代謝可以節省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有解毒作用。
抑制酮體生成
提供膳食纖維
礦物質的生理功能
它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等身體組織的重要材料。
與蛋白質配合,維持組織和細胞的滲透壓;
酸性和堿性無機離子的適當配合,加上碳酸氫鹽和蛋白質的緩沖作用,維持了機體的酸堿平衡。
參與功能物質的形成。
各種無機離子,特別是保持壹定比例的鉀、鈉、鈣、鎂離子,是維持神經肌肉興奮性和細胞膜通透性的必要條件;
維持身體某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是許多酶系統的激活劑或成分。
維生素的生理功能
保持正常的視覺功能
維持上皮組織的正常生長和分化。
促進成長和發展
防止細胞癌變
參與糖蛋白合成,維持機體正常免疫功能。
抗氧化作用
水分生理功能
細胞和體液的重要成分:成人體內的含水量約占體重的65%,血液中的含水量占80%以上。水廣泛分布於組織和細胞內外,構成人體內環境。
參與人體內的代謝:在消化、吸收、循環、排泄過程中,能幫助加速營養物質的運輸和廢物的排泄,使人體內的新陳代謝和生理化學反應得以順利進行。
調節人體溫度:在高溫下,體熱可以通過皮膚隨水分蒸發散熱,從而保持人體溫度恒定。
潤滑:關節、胸腔、腹腔、胃腸道有壹定量的水,對器官、關節、肌肉、組織有緩沖、潤滑和保護作用。
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
有利於食物的消化過程
降低血清膽固醇,預防冠心病。
預防膽結石形成
促進結腸功能,預防結腸癌。
防止能量過剩和肥胖
維持血糖的正常平衡,防治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