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外形像芋頭,芋頭土生土長,而土豆是泊來品,是外國來的,所以形象地稱之為洋芋。
我們曾經把外國人叫洋人,把壹切泊來品都加上洋字。這種叫法威寧人延用至今。如洋火(火柴)、洋釘(鐵釘)、洋鍬(鐵鏟)、洋柿子(西紅柿)、洋鎬(十字鎬)、洋酒、洋槍、洋裝。。。。。。這些是物,還有意識形態的洋氣(著裝前衛)等等。洋貨、洋人、洋文在日常對話中大量存在,而洋芋則完成了由泊來到地產的專屬過程,其他洋貨都已被專有名詞替代,只有洋芋已經根深蒂固,本土化了。
在威寧,因為海拔在兩千壹百米左右,常年陽光充足,非常適宜洋芋的生長。幾百年來,洋芋壹直作為最重要的食物來源,產量高於蕎麥和玉米兩大主產農作物。在糧食困乏的年代,洋芋因為易於儲藏和食用被大量栽種。秋收後在土樓上不見光的地方,傾倒壹堆並用松樹葉(松針)覆蓋。如果足夠的話,來年壹年都可以食用,而且冬天過後,洋芋會有奇妙的變化,上面布滿鄒折,軟軟的,已經不再堅硬。洋芋部分或全部已經變成青色,用柴火灰烤透,有些甜,滋味難以形容,太好了!它有壹個專有名字“黑心洋芋”。小孩子乃至大人,都特別鐘愛這種翻年的洋芋。可惜那時候糧食緊缺,只有少數人家有這種過了年的黑心洋芋。
現在呢,雖然吃法更多,可是人們都已經奔了小康。因為居住環境的改變,已經找不到這種洋芋了,誰家還常年燒柴火呢?誰家新蓋的房子還留黑屋呢?
這種黑心洋芋必須有三個條件:
壹不能接地氣,否則發芽嚴重洋芋中長出小洋芋來,就不能吃了。
二要保證絕對幹燥,長年有柴火的味道,而不能像臘肉壹樣熏烤。讓洋芋在煙火人氣中漸變。
三要保證絕對黑屋,否則洋芋就綠掉了,不但不甜反而像花椒壹樣麻嘴。
隨著小康社會的來臨,家家蓋的都是小洋樓,都用上了煤氣,沒有環境啦!
各種洋芋有不同的吃法,作為蔬菜,國人不外乎蒸炸煮炒,尤其是炒土豆絲(洋芋絲),絕對是國菜,大江南北,各檔餐廳酒店,均可見其身影。絕對是日銷量之最。
而在貴州在威寧,人們最鐘愛的不是炒,而是燒或者叫烤。威寧人火爆壹點只說燒,每每碰上朋友,總會邀請說:“上我家燒洋芋吃。”看,多麽重要,要真去了宰雞煮臘肉喝酒是免不了的,但最初的由頭就是燒洋芋吃。這可能和當地的民族彜族有極大的關系,彜族人愛酒愛肉愛客更愛洋芋,洋芋是彜族人的魂,也融進了當地其他民族的血液裏。威寧人每天必須吃兩個燒洋芋,否則當天就和沒吃飯壹樣沒勁,無論吃再好的席,缺了燒洋芋,就不對勁。好在如今方便,大街小巷都有賣燒洋芋的。吃席前先買兩個,蘸上特制的辣椒粉,吃完再說。
在外地生活的威寧人,只要有機會就會燒洋芋吃。現在燒火不方便,就用微波爐烤,總之每天吃洋芋是大事。全國人民叫甘肅人洋芋蛋冤了,真正可以稱得上洋芋蛋的是貴州威寧。整個貴州每天自銷的洋芋沒人統計過,但絕對是全國之最。吃法之多,分類之細,口味之廣,恐怕是世界之最。我們來說各種吃法:
壹、燒吃:因為品種不壹樣,燒的火候也不壹樣,得細分。
紅洋芋:形如腰子,紅皮。是澱粉含量最高的洋芋,所以燒的時候忌明火,用柴火灰悶透,剝皮輕輕壹捏即散開,裏面全是白亮的澱粉結晶,吃在嘴裏軟糯但不粘牙,化而不膩。
? 白洋芋:是洋芋中的美女帥男。皮白肉也白,燒熟後有清香味,澱粉含量僅比紅洋芋少壹些。燒吃時無論怎麽燒都適宜,壹種像紅洋芋壹樣用柴火灰悶透,面而不膩,因自帶清香,口感極佳。另壹種用猛火燒八成熟,用樹枝拍打去焦皮,把硬殼刮黃,若扒開可見結晶,但中心部分留壹小部分完全生的,這種時候味道最好。但由於產量不高,白洋芋已經絕跡,被淘汰了。
米拉洋芋:皮肉均發黃,個大,產量高。現在市場上的都是此品種。適宜炭火上明烤,邊烤邊用玉米骨頭(去了玉米粒用火燎過的玉米棒子)搓黃,翻面繼續至全熟,但不能烤透,否則口感就不好了。壹定要保證全熟,中心是脆的才對。
烏洋芋:紅皮,白心帶紫色不規則圈狀花紋,這種洋芋產量很高,但口感極差,無論怎麽燒都不好吃,澱粉含量也低,所以不怎麽受歡迎,因其自帶顏色,除極少數的餐廳做土豆泥用外,已經基本退出了市場。
二、煮吃。
這種吃法很少,基本上這麽做時都是煮來餵豬的,洋芋挖出土時已經分類。做種的,賣的,自己吃的,餵豬的,都已經分類完畢。那些不成材的,挖破了皮的都會拿來餵豬,只有在煮熟把它充沖爛時,如果發現其中有炸開的澱粉特好的洋芋,才會忍不住往嘴裏塞。
三、炸吃。
這種吃法分類挺多,但品種僅限於米拉洋芋。有洋快餐的薯條,有中餐桌上的土豆塊。也有用小洋芋串成串油炸,然後撒上調料賣的,主要受眾是學生。大人們喝酒時往往更鐘情於土豆塊,取適中的洋芋去皮切八塊,三個洋芋壹份,油炸至中黃,殼脆裏軟,鍋裏留些許油放入辣椒面花椒粉和鹽。同翻炒至花椒辣椒面熟,洋芋快發出空空聲響時起鍋裝盤,此時下酒最好。還有壹種做法麻煩些,燒壹鍋水,水裏放適量鹽,選直徑五六公分的洋芋去皮,切兩毫米左右洋芋片,水開後用漏勺放進開水去生即可,不可久煮,否則就做不成了,幾秒鐘看見洋芋變色有透明感就行,然後放到陽光下暴曬,曬幹了就可以收起來儲存了,每次欲喝酒時取壹份來,用油壹過成白色起鍋。壹道絕佳的下酒菜洋芋片就成了。但記住要挑壹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來做,否則洋芋片炸出來不白。而且太過堅硬,口感不好,太醜!
四、蒸吃。
蒸著吃主要做法有三種,壹種是新洋芋剛成熟時去把大的摳出來,土繼續埋上讓剩下的繼續生長。摳出來的洋芋把皮輕輕壹搓就掉了,然後用刀剁成丁狀,把蕎麥面拌上用鍋蒸熟就好了,這叫洋芋飯,再匯壹鍋酸湯,烤上幾個幹辣椒,邊吃飯邊喝湯,用幹辣椒撮上鹽調味,咬壹口辣椒吃壹口飯,再來壹口酸菜,那叫美味。另壹種是煮米飯時削兩個土豆,切塊狀壹起煮,飯熟了洋芋也熟透了,這是我自己發明的,威寧人嘛,離了洋芋不行。第三壹種呢,可去皮可不去皮,可用蒸鍋也可用微波爐,蒸熟即可,唯壹的區別是,如果澱粉含量高的話,去皮的不會綻開,而不去皮的就會綻開,綻開的能看見澱粉結晶,而不綻開的就看不見,壹個需要再次剝皮,另壹個則不需要。綻開的口感略好。
總之威寧人吃東西很講究,吃什麽都要吃到極致。這點整個貴州都壹樣,尤其是省府貴陽,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貴陽把地方小吃做到了極致。粉有牛肉粉、羊肉粉、辣雞粉、脆哨粉、素粉,味道極好卻截然不同。面有康家脆哨面、腸旺面、辣雞面、豆花面、大排面,做法完全不壹樣味道不同卻口感非常好。豆腐有雷家豆腐圓子、戀愛豆腐果、小酒豆腐幹、毛豆腐、血豆腐,每壹樣都各有千秋。
還有絲娃娃等上百種小吃,就不壹壹介紹了,再說就要跑題啦!對於貴州的吃,太多了,或許有機會我會另行介紹。
本來說洋芋,結果又多寫了這麽多,友友們要是有興趣,得自己來體驗,體驗洋芋來草海湖畔的威寧,這裏是貴州海拔最高的縣,有純樸的民風,有熱情的彜族歌舞,有洋芋有火腿,有羊肉粉有老豬腳,有甘醇的烈酒。有草海有野鴨,有黑頸鶴,有熱情的陽光。來威寧草海就順帶把貴州的小吃都領略了。
來體驗威寧吃洋芋的感覺吧!洋芋、老豬腳、蕎麥酒、絕配。順便體驗高原明珠草海,酒飽飯足之後,邂逅最純凈的陽光!
20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