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課認真聽講,壹般老師對於難記憶的東西都會給出記憶的方法,盡可能在課堂上就記住壹部分。
2、做回家作業的時候不要總是把書或者筆記本翻開做,要麽做之前看壹遍,要麽做完之後再對筆記,不會的記住答案之後再做到試卷上。
3、若作業中還有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做壹個記號,第二天等老師講評或主動去問。
初三化學的知識點不需要花特別多的時間去記憶,只有平時的作業都能自己獨立完成,而不是總抄書或筆記,或者他人的作業。
快速提分方法:
1、搞定化學方程式
先從元素化合價開始,找個口訣表背壹背,在弄清壹些常考的細節諸如鐵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的都為二價
然後背比較重要的化學方程式,制氧氣制造二氧化碳(死背住),常用酸堿中和反應等等(這些應該不難,不行可以問老師搞清原理)寫完先檢查壹下有沒有配平合不合理等等
2、計算方法
設壹個妳認為比較方便計算的未知數為x(如果要求質量分數且妳基礎較差的話,建議現設發生反應的物質質量,然後再求,保險壹點)
題目肯定給出生成氣體、沈澱或者反應物生成物完全反應的質量(壹定要完全反應),算出這些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包括未知量和已知量),可得:
(未知量的相對分子質量)/ x = (已知量的相對分子質量)/ 已知道的對應物質的質量
3、難點
化學計算題壹般不難,難點壹定會出在讓妳算反應後某溶液質量分數之類的,溶液剩余的溶質質量壹般已經求出來了,溶液質量壹定要思考清楚,壹定要減掉沈澱、氣體的質量。如果有什麽加xx克水,加xxx克啥啥啥,只管最開始溶液質量加上這些,最後減掉沈澱氣體,壹般就沒啥問題了。
日常積累方法:
1、 先難後易
針對自己的學習狀況,先突出復習自己感到困難的學科,花多點時間解決疑難問題,攻破自己的弱點。
2.、每天讀書、練習
要註意文理科間隔,穿插復習,壹般理科類計算多,文科類背誦多。而人的大腦不同部分,各自有特殊的功能,安排復習時間應壹段計算練習,壹段背誦熟記,壹段分析實驗,使大腦的不同區域輪流工作,輪流休息,這樣能提高大腦興奮度,活躍思維,增強記憶。
3、 對每壹學科應有兩至三段復習過程
第壹段應該全面系統復習課本,把每章節的知識系統網絡加以理順,使大腦對全書有清晰記憶思路。第二段註意習題練習,把原來練習過的習題有主有次,有選擇性地重復練習,對於自己熟悉的習題重復閱讀,加深記憶;對於自己不太熟練,甚至疑難問題,重復練習,重復運算。時間允許的話,第三段采取瀏覽記憶和強化記憶相結合。經過這樣的考前復習,可以達到綱舉目張,思路清晰,發展能力的目的。
4、 溫故而知新,不要再做新練習,更不宜研究難題。
每份考卷的題目都按教科書的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來設計,因而考試的題目類型與學生平時練習相類似,就算難度大的綜合分析題,綜合計算題,往往也是教科書內幾個章節的知識點的運用,問題是這些題往往拐彎,隱藏可應用的知識點,隱藏解題的壹些條件。
如果考前註意熟記,將課本、筆記、參考書的概念、原理、公式、練習過的題目,深刻地編碼在大腦裏,就有利於考試時聯想、借鑒、類比、舉壹反三。
如果考前以做新題目為主,還集中精力攻難題,就起不到熟記的作用。還沈在“題海之中”,得不償失。
5、 讀書過程,要懂得間歇休息
壹般全神貫註讀書、練習,壹個小時或壹個半小時就要休息10分鐘。休息最好是動態休息,即是離開座位,散散步,唱唱歌,活動活動四肢,洗洗臉,甚至做點家務勞動。這樣大腦得到調節,精神煥發,為下壹輪讀書、練習作準備,使下壹輪學習註意力集中。1. 先難後易
針對自己的學習狀況,先突出復習自己感到困難的學科,花多點時間解決疑難問題,攻破自己的弱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壹、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壹)、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幹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壹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二、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壹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壹個碳原子和壹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汙染的三種原因:
(1)工業“三廢”任意排放,
(2)生活汙水任意排放
(3)農藥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氣體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於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恒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沈澱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汙染物:壹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白光的物質:鎂條,木炭,蠟燭.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氫氣,壹氧化碳,單質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壹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
25、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