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耕除草。枸杞移苗定植後中耕除草2~3次,以增加土壤通透性和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促進根系發育。壹般在頭1~3年內,結合間套種作物進行松土除草、澆灌、施肥等田間管理措施,以促進幼樹生長。2~3年後不再間作。壹般於3月中旬至4月上旬翻曬園土1次,深10~15厘米;並於8月中、下旬再翻曬園土1次,深20厘米,可起到翻鋤曬滅雜草、保墑和提高土溫的作用,有利於加速根系的生長與健壯。
(2)合理施肥,調節根冠比。枸杞的施肥重點把握在3個關鍵時期進行。壹般可在早春萌芽前追施壹次人糞尿,以促枝葉生長。6~7月追壹次磷肥或餅肥,使枝葉生長茂盛,促進果實飽滿。收果後再施壹次有機肥,為翌年結果打下較好基礎。依此原則,分別於5月上旬、6月上旬和6月下旬施入,施腐熟人畜糞水或尿素、硫酸銨等肥料3次,如每株每穴施尿素100~120克,於株旁穴施,施後灌水、蓋土。此外,於5、6、7月,每月用0.5%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1次。每年於11月上、中旬灌封凍水前,每株施入人畜糞15~20千克、土雜肥40~50千克、餅肥2~3千克。於根際周圍挖穴或開溝施入,施後蓋土,隨即灌水,並在根際培土,以利越冬生長。
(3)灌溉與排水。枸杞根系分布淺,怕旱忌澇。過旱枝葉生長纖弱,結果小而少;過濕枝條徒長,易發生病害。由於各地氣候條件不同,灌溉的次數亦因地制宜。在新枝葉生長至開花結果期間,應灌水3~4次,第壹次灌水於4月底至5月初,以後每隔半個月澆水1次;夏季高溫時期正值果實成熟期,需水量更大,每次采果後都應澆水1次;秋稍生長期,於8月上旬、9月上旬、11月上旬各澆1次水,封凍前要澆1~2次冬水。對春、夏季雨量較多的地區,應及時排除積水。
(4)抹芽修枝整形,控制營養體與生殖體的目標分配。枸杞分蘗力極強,在主幹和根部經常萌生新的枝條,除需留下部分萌枝作分株繁殖外,其余萌芽都要及時抹除,以減少營養的消耗,並有利於通風和透光。
枸杞樹為了培育骨架穩固、樹冠圓整、通風透光、立體結果的豐產樹型,宜采取“主幹分層形”樹型為最好;樹高為2米左右,從主幹上放出主枝,在中央主幹上呈3層分布,各層間有壹定的間距,主枝與中央主幹成壹定角度,向外張開,通風透光。其整形修剪的程序可分為以下幾種:①幼樹的修整。幼齡樹通過整形修剪,使枸杞株叢形成良好的樹冠結構,以便管理和有利於提早結果。壹般在移栽後的當年或次年春季進行。通常在離地面樹幹高50~60厘米處剪頂定幹。春季從剪口10~15厘米左右處發出的新側枝中選留分布均勻的5~6個生長健壯的側枝培養成為第壹層樹冠的主枝,並於當年夏、秋季留長20厘米進行短截;第二年春季在上年所留的主枝上又能抽生眾多的新側枝,對生長旺者,於夏季留長20~30厘米進行短截,並適當疏刪弱枝。剪頂後第二年,從主幹上部發出的直立性枝條中,選留1個壯枝作為延伸主幹,在距第壹層樹冠50~60厘米處剪頂,從剪口處發出的新側枝中,選留5~6年作為培養第二層樹冠的主枝。截頂後第三年,再從第二層樹冠頂上發出的直立性枝條中選留1個壯枝作為延伸主幹,在距第二層樹冠40厘米處剪頂,再從剪口處發出的新側枝中,選留3~5個作為培養第三層樹冠的主枝。
總之,定植後4~5年內,主要是擴大、充實幼樹各層樹冠和中央主幹的加粗生長。對生長過密的枝條可適當疏剪;對生長過旺的枝條予以短截。
②成年樹的修剪。成年樹是指定植5~6年後已大量結果的枸杞樹。對成年樹的修剪宜在春、夏、秋季進行。春季,於萌芽至新梢生長初期,主要是剪除枯枝和枯梢;夏季,於5~6月間剪去主幹或主、側枝上無用的徒長枝、密生枝和病蟲枝,以減少養分的過分消耗,促進果實發育;秋季,在8~11月,主要是清除主枝基部萌生的徒長枝;剪除樹冠頂端直立性枝條,以控制樹體高度;還要剪除樹冠內的老、弱枝,以增強冠內的通風透光度,並剪除無用的橫生枝、針刺枝、徒長枝和病蟲枝,保留生長健壯的“七寸枝”和“老眼枝”,以利花果的生長,為來年結果創造良好的條件。
③老樹的更新修剪。對樹冠殘缺不全而樹幹生長仍好的植株,可通過修剪,利用徒長枝進行樹冠更新。對大多數植株生長尚好而部分植株生長不良或衰老死亡的枸杞園,可挖去枯死植株,補栽幼株,進行更新;對已經衰老的枸杞園,應全部挖除淘汰,重新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