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嶽飛傳》中王佐斷臂的典故:
小說嶽飛傳中有關於王佐斷臂的故事:南宋時,金兵南侵,金兀術與嶽飛在朱仙鎮擺開決戰的戰場。金兀術有壹義子,名叫陸文龍,這年十六歲,英勇過人,是嶽家軍的勁敵。陸文龍本是宋朝潞安州節度使陸登的
兒子,金兀術攻陷潞安州,陸登夫妻雙雙殉國。金兀術將還是嬰兒的陸文龍和奶娘擄至金營,收為義子。陸文龍對自己的家世完全不知。壹日,嶽飛正在思考破敵之
策,忽見部將王佐進帳。嶽飛看見王佐臉色蠟黃,右臂已被斬斷(已敷藥包紮),大為驚奇,忙問發生了什麽事。原來王佐打算只身到金營,策動陸文龍反金。為了
讓金兀術不猜疑,才采取斷臂之計。嶽飛十分感激,淚如泉湧。
王佐連夜到金營,對金兀術說道:“小臣王佐,本是楊幺的部下,官封東勝侯。楊幺失敗我只得歸順嶽飛。昨夜帳中議事,小臣進言,金兵二百萬,實難抵擋,不如議和。嶽飛聽了大怒,命人斬斷我的右臂,並行命我到金營通報,說嶽家軍即日要來生擒狼主,踏平金營。臣要是不來,他要斬斷我的另壹只臂。因此,我只得哀求郎主。”
金兀術同情他,叫他“苦人兒”,把他留在營中。王佐利用能在金營自由行動的機會,接近陸文龍的奶娘,說服奶娘,壹同向陸文龍講述了他的身世。文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後,決心為父母報仇,誅殺金賊。王佐指點他不可造次,要伺機行動。
金兵此時運來壹批轟天大炮,準備深夜轟炸嶽家軍營,幸虧陸文龍用箭書報了信,使嶽軍免受損失。當晚,陸文龍、王佐、奶娘投奔宋營。王佐斷臂,終於使猛將陸文龍回到宋朝,立下了不少戰功。
後人有詩贊曰:“昔日要離曾斷臂,今朝王佐徦降金。忠心不計殘肢體,義膽長留自古今。
相聲八扇屏的文本
在想當初,金宋交兵,掃南王番邦四太子完顏氏金兀術屢犯中原,統領雄兵數十萬,戰將千員與大宋朝精忠嶽元帥匯兵於朱仙鎮。那兀術連吃數十敗仗,事出無奈才
將二世子完顏兀赫龍調在陣前,力分勝負。二世子只生得面白如玉,齒白唇紅,頭戴壹頂虎頭盔,身披大葉如意連環甲,內襯素羅袍,下配粉寬褲,足登虎頭戰靴,
坐騎白龍馬,手使護手雙槍壹對,真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由清晨戰到黃昏,從黃昏又戰到日末,只殺得金、銀、銅、鐵八大錘:狄雷、嚴成方、嶽雲、何元慶是
大敗而歸。嶽飛聞到心中大怒,明日本帥親自會他。話言未了,從左軍參謀閃出壹人,此人姓王名左字文成,朝上搭躬,口稱:元帥,且息雷霆之怒,休發虎狼之
威,今日陣前小將非是兀術親生之子,乃是我國明將之後。想當年,兀術大破陸安州之時,陸安州總鎮姓陸名登字子敬,人稱小諸葛。只因寡不敵眾失落了城池,陸
老爺壹家盡節而亡,那陸登遂拔劍自刎。氣絕屍不倒,受了兀術三拜,許下他三件大事:撫養孤兒,不傷子民,與他夫妻並葬。屍身這才倒落塵埃,乳娘抱定孤兒進
了軍營,兀術就把孤兒認為親生之子撫養成人,壹十二歲請來白善人傳習槍法學藝四年,練成雙槍壹對,蓋世無雙,人稱神槍將。此將有萬夫不當之勇,不可強戰,
只可智取。要想收服此將卻也不難,三計可成。嶽飛言道:哪三計?左曰:、反奸、詐降、苦肉。元帥言道:恐怕畫虎不成,反類其犬。王左無語,微微後退。數日
後元帥並未升帳,王左私打聚將鼓,故犯軍規。元帥將他責打四十軍棍,只打得是皮開肉綻,逐出帳外。王左無奈,回到自己營中,將陸安州之圖畫了壹張,藏在自
己發髻之中。右手持定寶劍,將自己左臂斷下,偷出宋營,來到金營,見了兀術口稱:郎主千歲!我家元帥不仁不義,勸他投降,不降不戰,軍法不嚴,無故將我責
打四十軍棍,是他氣恨不出,又將我左臂斷下,使我無處投奔。聞聽人言郎主千歲仁義過天,特來投奔郎主,情願與郎主鍘草餵馬,充壹小卒。兀術壹見,慘不忍
睹,遂傳下壹令:我國金人聽真,王左所到之處不準阻攔於他。皆因他乃六根不全,壹苦人。王左在軍營,住了數日,壹日偶遇二世子完顏兀赫龍,世子遂指王左問
兵卒曰:他是何人?兵卒言道:他乃宋營投降之人,名喚王左,此人能講南朝風俗故事,王左遂給公子每日說書比古。壹日遇機,這才掛畫獻圖,泄破陸安州機關。
乳娘見圖大放悲聲,忙將公子叫在面前指圖曰:說妳本不是兀術親生之子,乃是陸老爺之後,妳父死在金人之手,妳還不替父報仇等待何時?公子聞聽,頓足捶胸,
立即大反軍營,這壹陣,殺得兀術是瓦卸兵消,皆是王左之力。後人有詩贊之曰:洞庭王左字文成,斷臂說降陸文龍,梨園常演朱仙鎮,萬古流傳苦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