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差異
東坡紅燒肉
1.選擇皮薄肉厚的豬肉條,去毛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煮五分鐘,煮出血水,洗凈,切成丁。
2.取1片生姜放入大砂鍋中,去皮拍松,切成段,鋪上蔥姜末,將豬皮放下,加糖、醬油、黃酒,蓋好,大火燒開。
3、小火煨2小時左右,開蓋後把肉翻過來,繼續蓋好封口,直至酥脆。
4.把砂鍋從火上移開,打開蓋子,把肉放進壹個特制的小罐子裏。註意去掉肉汁上的浮油,把湯放入壇子裏,密封,用大火蒸半小時左右,直到肉變脆。
紅燒豬肉
1.將五花肉切成3厘米的塊,放入冷水中,直到水沸騰3-5分鐘。
2、大火將鍋加熱,加入少許油,中小火翻炒五花肉。
3.取出肉,將底油倒入鍋中,加入豆豉、八角、桂皮翻炒。放香後將蔥、姜片、幹辣椒翻炒。
4.炒出香味,放入五花肉,再放入紹興酒攪拌均勻。加入醬油攪拌均勻,然後加水至與肉持平。
5.加入冰糖後,蓋上蓋子,小火燉40分鐘。肉煮40分鐘後,挑出八角、桂皮、蔥姜。
6.用大火加熱汁液,加入少許味精後再煮。
東坡肉從燉法到調料配置都是清蒸,不用紅燒肉。紅燒肉很重要,東坡肉和紅燒肉差別很大。
兩種風格差異
在杭州吃東坡肉,都是小杯裝的。打開壹看,裏面是壹塊切好的方形東坡肉。壹起吃剛剛好。
紅燒肉的方塊比較小,整齊的堆在盤子裏,幾塊就著米飯咽下去了,很清爽!
三種味覺差異
東坡肉,細膩滑嫩,肥而不膩,幾乎壹小口就能化掉。
紅燒肉,韌性十足,微辣濃香,大大增加了人的食欲。
妳對名字和菜肴了解多少?
昭君鴨
傳說楚王昭君出寨後不習慣面食,於是廚師把粉條和油面筋泡在壹起,用鴨湯煮,很適合昭君。後來人們用粉條、面筋、肥鴨做了壹道菜叫“昭君鴨”,壹直流傳至今。
2.曹操雞
相傳“藥膳起源於曹操”。曹操在廬州逍遙津駐軍時,因軍政繁忙,積勞成疾,臥床不起。在治療過程中,廚師按照醫生的指示在雞肉中加入中藥,烹制成藥膳雞。曹操吃了以後病情越來越好,後來經常吃這種藥膳雞。這道菜流傳甚廣,被稱為“曹操雞”。
3.丟心豆腐的故事
這是壹道來自民間的傳統風味名菜-泥鰍和豆腐幹,在漢宮也被稱為藏嬌和玉函泥,除了西部和西南部省份外,大部分產自中國。之所以叫《丟西姆豆腐的故事》,是因為人們把泥鰍比作狡猾的董卓。泥鰍急得在熱湯裏無處藏身,鉆進了涼豆腐裏。結果也難逃被煮熟的命運。正如王雲賢在講述丟辛的故事時,使用的美人計壹樣。
4.宋騷魚湯?
相傳在西湖遊玩時,嘗過宋朝武嫂做的魚湯。宋高宗受到了極大的贊揚,“宋臊子湯”也因此而聞名。
5.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四川漢族傳統名菜之壹,屬於川菜。主要原料是食材和豆腐,主料是豆腐、牛肉末(豬肉也可以)、花椒和胡椒。
6.左唐宗雞
也被稱為左公雞。1952年,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雷德福訪臺,負責臺灣省接待的海軍總司令梁連續三天設宴,邀請彭昌貴下廚。雷德福品嘗後詢問菜名,彭昌貴隨口取名為“左唐宗雞”。
7 .包公魚
安徽漢族的壹道名菜,屬於涼菜。這道菜色澤紅艷,醬紅色,骨脆肉爛,入口即化,吃起來又脆又香。
8.太白鴨
是壹道歷史悠久的傳統名菜,屬於川菜。此菜白腐,湯味鮮醇,有滋補之效。
9.文山肉丁
江西的壹道名菜,據說和文天祥有關。豬裏脊肉和冬筍切成肉丁。肉丁中加入澱粉和蛋清;點壹個鍋,倒油。油熱時,將肉丁滑入,變色後撈出,瀝幹。
10.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是川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壹。它是由時任四川巡撫、貴州織金人丁寶楨創辦的。是他任四川巡撫時創作的,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