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蘭州有什麽好吃的?

蘭州有什麽好吃的?

蘭州小吃豐富,規模也不小。城裏有五六條小吃街,午夜依然可以享受美食。很偏僻的巷子裏經常能看到賺錢的大排檔。牛肉面是蘭州最有名的小吃。除了他們,其實還有很多難忘的,冷面、面條、炒面、夾餡皮、蜜餞、灰豆、羊雜、麻辣燙。

牛肉面條

蘭州牛肉面最大的秘密在於湯。從本世紀初馬保子做出第壹碗牛肉面開始,這種湯的配方就代代相傳,是個秘密。

所謂的清湯,並不是摻了鹽的開水,而是幾十種調料和牛肉湯。也許妳不信,但是沒有大香!就像武俠壹樣,它的最高境界是返璞歸真,這種返璞歸真是自然的純粹和誠實。可能是水土原因。蘭州位於黃河上遊的洪泛區,由於對來自高原的細沙有過濾作用,在省會以上城市中地下水質量最好。另外蘭州的食用牛肉主要是甘南和青海牦牛,其他地方無論如何也做不出正宗的牛肉面。吃牛肉面還得去蘭州。

牛肉面的壹種特殊做法叫做“蕎麥面筋”,也就是三角形,很獨特吧?

都說牛肉面有多種藥用,我深有體會。如果我的胃不舒服,吃壹碗馬上見效。

除了馬,蘭清閣也很有名。牛肉面宴是蘭清閣推出的,在優雅的舞臺上做小吃。另外金鼎的連鎖店也不錯。不過,作為壹個曾經的蘭州人,我建議妳去門口有胡子的店取票,花壹塊七毛錢,保證讓妳滿意——這就是蘭州人眼中的大眾牛肉面。

醬涼面

冷面給我的印象是琳瑯滿目的扁擔,壹邊是五顏六色的調料,壹個高大上的碗裏至少有七八種,另壹邊是金黃色的面,當然和牛肉面壹樣,只不過是用冷水撈出來稍微摻了清油。

蘭州冷面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的素湯比較濃,裏面有各種時令蔬菜,並且使用了芥末等涼性調料,在厭食的夏天特別開胃。冷面裝盤,湯稀稀拉拉。冬天也有冷面,素食湯是熱的。

據說有些賣冷面的人,手法奇特,能把其實不怎麽蓬松的面做到極致,讓人以為是大盤子。這是口糧緊張的問題,呵呵。如果有不習慣牛肉面的外國素食者,我會強烈推薦冷面給他。

面條,幹混,面條和炒面

因為好吃的太多了,所以懶得分批處理。

所謂有面的面,壹般都是和牛肉面壹起賣,面自然是拉出來的。它們的特點是用油炸凍豆腐勾芡,用牛肉面湯拌各種素菜,用小火慢煮,澆在剛煮好的面條上,再配上幾大塊牛肉和大蒜、香菜、辣椒油。

我對幹拌面的印象是,少湯的牛肉面曾經在蘭州很流行,但最近很少了。

以上兩種面特別適合喜歡幹米飯,饑餓感強的人。為了防止嗆到,有煮面條的湯供享受,也因為有原湯變原菜的說法。面條是非常受歡迎的小吃,在蘭州的普通家庭和街道上都可以吃到。揉面的關鍵是用壹點熱水揉面團,盡量揉均勻(這是個苦活)。另外,如果用西北日照時間長的壹年生小麥,會特別不含面筋。當然,更無麩質的面團,配以燉土豆、豆芽和壹點瘦肉,會是上品。

蘭州的炒面有很多種。面條可以用來炒,兩根細牛肉面也可以用來炒。當然,不管怎麽炒,還是挺香的。特別要註意的是,它的量要足,而且吃的人壹定要胃口好。小學的時候,壹次能吃兩碗牛肉面。那時候特別想吃炒面,因為太貴了,現在不算太貴,但是再也吃不了那麽多了。

釀皮

關於塞皮,值得多說兩句。

所謂的餡皮,其實就是用面粉漿蒸出來的。有兩種,壹種是普通的填充皮,壹種是高負荷的填充皮。

第壹種雖然“普通”(其實是萬能的意思),但更有特色:揉好的面團用紗布包好,清水洗凈,最後清水變成了蒸熟面團的果肉,而紗布剩下的部分變成了壹小團韌性和延展性很強的東西,其實就是面粉中的蛋白質。蒸熟後成為多孔面筋,加堿後變成金黃色的面團和面筋配以十余種調味品。其實這些調料也是精心制作的。有些草果是用醋泡的,芝麻醬是稀釋的,吃的時候容易攪拌。很多連名字都叫不出來。

第二種高負荷的餡皮據說歷史悠久,好像是壹個姓高的創始人開創的傳承,而且無論如何每天只賣壹負荷,遲到的好吃貨要等第二天。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盲目擴大生產只會以犧牲質量為代價。高丹釀皮沒有面筋,但它也很結實,顏色也很淺。加上少量綠豆芽等嫩蔬菜,對調料的講究甚至比普通的釀皮還要差。

釀皮是女士們的最愛。不用說,蘭州冬天的釀皮生意也很紅火。感謝女士們的支持,冬天的做法和平時沒什麽區別。在寒風中吃釀皮的姑娘,可以算是蘭州壹大奇觀了。估計李、裴新華、姜山這種人以前經常出沒地攤,呵呵。和涼面熱湯壹樣,釀皮在冬天還有壹種救援食品叫炒粉,就是把蒸好的澱粉冷凍後切成小方塊,放在鍋裏用同樣的調料炒。

灰豆、發酵谷物

這兩種屬於甜食。

灰豆和豌豆、大棗壹起慢慢煮。當然,溫度和成分也不是那麽簡單。否則,今天蘭州最有名的“灰豆大王”成衛也不會向他的老師學習了。這種褐色的食物味道很好,因為豌豆燉的很軟,灰豆是營養小吃,特別適合冬天吃。

很多在城市長大的人都不知道小麥是什麽樣的。如果妳吃過甜食,妳就會知道。糟醅的制作原理與酒醅(南方稱糟醅)相似,只是原料是小麥。蒸好的小麥用酒曲發酵後,拌上涼開水,就會有美味的蜜餞,保持了小麥的原汁原味,卻又酸甜可口,難以形容的美味。但是不要吃太多,因為裏面含有酒精,被甜甜的糖喝了會很可笑。非常適合夏天吃。它們通常在貨攤上出售。攤主大多是白發蒼蒼的老太太。他們運行在壹個小的預算,自然便宜。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經常去看望他們。我記得當時的灰豆和蜜餞都是壹毛錢。

羊肉泡饃

蘭州羊肉泡饃和Xi安羊肉泡饃非常不同。

先說包子。Xi安是用死面粉(沒有發酵的面粉)做的餅,而蘭州是用發酵面粉做的當地餅。它采用了特殊的發酵工藝,保持了面粉的原味,不放任何調料都很美味,尤其是放入姜黃(壹種食用色素)和苦豆(壹種略帶苦味的草本植物,用來曬幹研磨)時。如果中間放醬肉,澆點肉湯,味道會更好。

做法也不壹樣。Xi安泡饃需要自己打碎(現在有了泡饃打碎機)然後在鍋裏煮,而蘭州泡饃只是把湯煮好給妳放肉,然後給妳壹個大蛋糕,然後妳就可以自己動手了。可以蹺二郎腿,也可以把蛋糕壹下子放進湯裏,也可以壹口把蛋糕咬下去。

Xi安泡饃和蘭州泡饃沒有優劣之分,前者屬於精致型,後者屬於粗獷型。我現在經常去吃Xi安泡饃。

記得小時候,我家門前有個攤主,把壹整只燉羊放在案板上,把羊頭放在櫃子頂上,攤主拿著壹把鋒利的刀在上面切肉,我印象很深。

大學時每年寒假回家,媽媽端上來的第壹碗飯總是羊肉泡饃。

麻辣火鍋

很多四川朋友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不高興。其實這個麻辣燙確實是四川的,名字的版權應該是屬於家鄉的。只是十年前到了蘭州,入鄉隨俗,發展成了另壹個樣子。

據說四川麻辣燙需要很多夥計,比如中間有個洞放湯鍋的小桌子等等。,而蘭州麻辣燙湯燦只要有壹個大壹點的鋁鍋就可以了。

熱料就更不壹樣了。蘭州麻辣燙最有特色的就是寬面,土豆之類的。寬面是用蘭州當地的澱粉做成的帶子壹樣寬的條,土豆也是甘肅當地的特產。黃土高原缺水,其他作物難以生長,但土豆質量好。寬粉出鍋後變成半透明狀,有辣椒黃油的光澤。特別有嚼勁,對咀嚼肌是很好的鍛煉。從經常有人燙舌頭生氣這壹點來看,其受歡迎程度可見壹斑。把土豆切成片,煮壹會兒,就很面了,同吃者如雲。

有壹次在外地壹家正宗的川菜館,點了麻辣面和土豆,結果事與願違,我才知道我是懷念蘭州麻辣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