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的營養飲食供需量應與運動員的實際需要相符合。對運動員來說,由於運動時比常人所消耗的能量多,因此就需要得到更多、更全面的營養才能滿足。
1、合理安排營養。
在運動員耗供平衡的前提下,應合理安排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食物中的比例。以熱量的攝取為例,壹般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5%,脂肪占總熱量的3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5%左右較為適宜。
蛋白質的攝取也應根據不同運動條件,合理安排動、植物蛋白的攝入。水、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其他營養素的攝取也應如此。
2、要註意熱量的平衡。
由於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中消耗能量較多,只有給予及時補充,才能滿足他們的正常需要和保護充沛的運動能力及必要的能量貯備。然而過多的熱量可導致體脂肪增多、身體發胖、運動能力降低。所以,運動員的飲食安排壹定要合理,要因人並因項目而異。
3、安排合理的飲食制度。
最好在進餐 2.5 小時以後再進行訓練或比賽,否則劇烈運動會使參與消化的血液流向肌肉和骨骼,影響胃腸部的消化和吸收。飯後立即劇烈運動還會因胃腸震動及牽扯腸系膜而引起腹痛和不適感。
訓練或比賽後也應休息 40 分鐘後再進餐,否則也會因進入胃腸的血液減少,胃液分泌不足而影響消化吸收功能,長此下去還會引起慢性胃腸疾病。
4、要正確選擇食物、合理烹調加工。
運動員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由運動項目的強度和身體條件來決定。所強調的是蛋白質的質量,蛋白質攝取不足可引起運動性貧血,這在賽前強化期尤需註意。
賽前的調整期要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比賽當日碳水化合物應為主要食物。選擇食物要講究營養,應選那些有營養、易消化、符合運動員需要的食物,主食不宜過於精細,品種要多樣。應盡量保持食物的營養成分,還要註意色香味,以增進運動員的食欲。
5、堅持高熱能飲食。
這壹原則的確定,是為了減輕運動員的腸胃負擔,力爭在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的食物中獲得身體所消耗和所需求的熱能供給,壹般每天食物總量不宜超過2500克。
6、要保證充足的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生命和調節代謝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維生素缺乏會造成機體活動能力減弱、抵抗力降低,運動能力也隨之下降。
運動時代謝旺盛、激素水平增高、排汗增加,對維生素的需要量也因項目不同而不同。壹般來說,耐力項目對維生素B1 、維生素C的需要量較大。
7、要堅持飲食多樣化。
這壹原則的提出,壹是為了運動員胃口的需要,二是為了獲取充分營養的需要。這樣有助於運動員避免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當然,在多樣化的前提下,如果沒有食物良好的色、香、味的配合,沒有合理、適當的營養素的搭配,多樣化的目的是達不到的,並且會因營養攝入不足而影響身體。
8、要堅持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是為了減輕運動員的腸胃負擔,為了適應高強度運動的要求,也是為了及時補充各種體內因運動而耗費的營養。如果少餐多食,會給腸胃增加負擔,從而影響運動員的身心狀態,對運動水平的發揮、運動成績的提高及以後體能的恢復都是有害無益的。
9、要堅持多吃蔬菜。
蔬菜對運動員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蔬菜中的胡蘿蔔對增強視力是重要的,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壹些用眼較多的運動項目如射擊、駕駛等都需要增加維生素A的攝入。
B族維生素是許多酶的輔酶,B族維生素中的維生素B1 、煙酸不足都會影響能量代謝,使供能不足,影響運動員的體力和精神。
無機鹽中鉀、鈉、鈣、鎂、氯等對調節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和心跳速率有極大作用,因此對運動員有直接影響。蔬菜大多屬於堿性食物,它能把吃的肉、乳、蛋和糧谷食物產生的酸中和,有利於運動。
擴展資料:
1、足球運動員
足球運動元屬於速度型動力,應多吃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維生素C,還應補足蛋白質和磷。要多吃水果和堿性食物。
食譜:青菜多吃黃瓜、藕。主食多吃包子、花卷、雜糧粥、米飯。魚、肉類包括燉牛肉、魚丸、魚頭豆腐、肉松。水果多為香蕉、棗和鴨梨。
2、體操運動員
體操運動員熱能消耗不大,但要求協調較高,神經較緊張,要求控制體重,需較多的維生素B1、C和磷。熱量不宜過多。
食譜:青菜多吃黃瓜、藕。肉類多吃海鮮。主食為米飯雜糧。水果多吃香蕉哈密瓜。此外還有牛奶、豆漿和運動飲料。
人民網-運動員健康飲食需註意6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