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常見減肥藥方有哪些?

常見減肥藥方有哪些?

(1)輕身1號:用於治療單純性肥胖癥。該藥由黃芪、防己、白術、川芎、何首烏各15克,澤瀉、生山楂、丹參、菌陳、水牛角各30克,仙靈牌10克,生大黃9克組成。以上用水煎成100毫升,每次口服50毫升,每日2次,超重25%以上者可增至每日3次即150毫升。本方具有益氣健脾、溫腎肋陽、活血化淤、利水消腫之效。主治疲倦乏力、胸悶氣促、腹脹肢沈、腰背疼痛、便溏浮腫、月經不調、皮膚呈紫紋、舌胖質淡、苔白薄或白膩、脈細弱等癥狀的肥胖者。本方可能作用於代謝的多個環節,起調整作用,使肥胖癥患者已紊亂的物質代謝、能量代謝和水鹽代謝漸趨平衡。

(2)輕身2號:由黃芪、防風、白術、川芎、制首烏、澤瀉、生山楂、丹參、茵陳、水牛角、仙靈脾、生大黃組成。適用於單純性肥胖。

(3)白金丸:由白礬、郁金組成。每次6克,每日3次,連服40~60天,對高脂血癥肥胖者有比較好的療效。

(4)溫膽湯:由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實、膽南星組成。單純性肥胖者長期服用,有較好的療效。

(5)七消丸:由地黃、烏梅、木瓜、白芍、北沙參組成。每日早晚各1丸,空腹以溫開水送服。主治單純性肥胖。

(6)大柴胡湯:由柴胡、黃芩、白芍、半夏、枳實、大黃、大棗、生姜組成。常用於軀體肥大、腹壁肥厚、胸脅苦滿者的實胖。

(7)體可輕:由法半夏、陳皮、雲茯苓、炒蒼術、炒米仁、大腹皮等藥組成。上藥等分制成濃縮小丸,每日3次,每次4~5粒。

(8)降脂減肥沖劑:本藥用黃芪、淮山藥健脾益氣;首烏、麥冬滋陰養血;澤瀉、茶葉利水滲濕;山楂消食化積。諸藥合用,***奏益氣養陰、活血消積化濕之功效。肥胖病人具有神疲,少氣懶,言心悸,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等氣陰兩虛表現者可選用。劑型:沖劑,每包12克。每次1包,每日2次。

(9)防風通聖散:由大黃、芒硝、防風、麻黃、荊芥、生姜、薄荷、連翹、桔梗、梔子、石膏、白術、甘草等組成。對實證肥胖、中風型體質者實用。

(10)減肥輕身樂:由漏蘆、決明子、澤瀉、荷葉、漢防己、生地、紅參、水牛角、黃芪、蜈蚣等組成的。治療肥胖效果顯著。

(11)減肥健身茶:本藥主要由綠茶、決明子、麥芽、山楂、麥冬、荷葉組成。具有平肝清熱、醒脾消食之功效。經臨床驗證,該藥對肥胖病的有效率達64%。肥胖病具有頭暈目眩、心煩易怒、面紅目赤、肢麻、脈弦等肝陽上亢表現者可選用。劑型為茶劑,每袋5克。每日2克,每次1包,服2個月為1療程。

(12)減肥丸:由番瀉葉、松蘿茶、澤瀉、淡竹葉、槐花、夏枯草、葶藶子、茯苓等組成。有除濕化痰、利尿通便的作用。

(13)輕身降脂樂:由首烏、夏枯草、冬瓜皮、陳皮等16味中藥組成。通過動物實驗證明有減肥作用。能降低體重、脂肪百分率、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該藥具有養陰清熱、滋補肝能、清熱利濕、潤腸通便、益氣健脾、利水滲濕、活血化淤、化痰散結、抑制食欲、促進脂肪代謝、降低血脂及改善心悸氣短等作用。

(14)寧脂:由白術、陳皮、半夏、丹參等組成。每次8片,每日3次。

(15)減肥合劑:用於治療單純性肥胖癥。該合劑由四逆散18克、茯苓皮9克、化皮45克、澤瀉9克、油麻槁60克,煎成500毫升,每次30~60毫升,每日2次,口服。該藥有疏肝、利水、祛濕的作用。

(16)防己黃芪湯:由防己、黃芪、白術、甘草組成。對虛證、虛實夾雜證見皮膚發白、易汗出、肌肉疲軟、膝關節疼痛或有浮腫、不伴便秘的肥胖尤宜。

(17)減肥通聖片:本藥用麻黃、荊芥、薄荷油疏風解表;大黃、玄明粉、枳殼泄熱通便:石膏、黃芩、山梔清三焦之熱;滑石、苦參清熱祛濕;白術健脾燥濕;昆布、桔梗軟堅化痰;白芍、當歸、川芎養血活血。全方配伍,解表攻裏,清熱祛濕,達到減肥的目的。肥胖屬濕熱蘊結、痰濁陰滯者可選用。劑型:糖衣片劑。每片約含生藥1克。每日3次,每次6片。30日為1療程。

(18)降脂壹號膠囊:用於治療單純性肥胖癥。該藥由黨參、黃芪、雲苓、澤瀉、桂枝、決明子、山楂、半夏、防已、陳皮、杏仁、大腹皮、枳實、大黃等28味中藥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