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有兩種版本。壹個放在書架上,壹個放在人們心裏。書架上的文學史可以裝下成千上萬個作家和詩人的名字;人們心目中的文學史,最多也不會超過壹百部。其中有李清照。讀過宋詞的人都會記得“尋尋覓覓,淒冷淒涼,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死”的七字疊句。這些詞看似不難,也不復雜,但都是她創作的,所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成了她深入人心的品牌詩詞。有了這個,當然他們也不完全是基於這個。雖然她死的不明不白,但是在人們的腦海裏,只要提到這個名字,馬上就會浮現出來。她早年美麗端莊,寫作好奇,中年跋涉百折不撓,晚年化為烏有。
由此,這個李清照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女詞人,近千年來無人能敵。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有才華的女性之壹."這是胡適寫的壹篇評論。在“有才”前加上“最”字,表示對她的肯定和敬佩。他還說了壹句和真相幾乎壹樣的話。他說,因為她的“才華”,她“相當嫉妒普通學者。”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這個千古應驗的規律,從來沒有比壹個讀書人更忌諱的了。在各個朝代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原因很簡單。胡適所謂的“普通學者”,就是那些文采平平,文章平平,但吃醋吃醋,卻很不壹般的人。這種人最怕別人比自己優秀,會想盡辦法不讓別人比自己優秀。誰讓妳李清照“才華橫溢”?妳縱橫,四面八方都是妳的世界。這些普通的學長、同輩、晚輩能不厭煩妳(這是好的)、反對妳(這是合理的)、打擊妳(基本上99%)嗎?
中國人擅長絕對平均主義,習慣像沙丁魚罐頭壹樣擠在狹小的空間裏,因為沒有誰比誰強,也沒有誰比D差,所以大家都能和平相處,天下太平。誰要是出格,出格,出圈,出類拔萃,從而脫穎而出,出人頭地,妳就放心吧,別的沙丁魚會聯合起來掐死妳,這就是“林中好樹,風必摧之”的道理根據莊綽的雞肋,李清照的父親李,是朝右丞相王玨的女婿,是的玄孫。在李清照處境最困難,甚至可能坐牢的時候,這位有實力有辣的親人卻拒絕幫助她。相反,當她有機會在法院找到壹份工作,起草季節性的職位來謀生時,我沒想到秦檜的兒子秦子沒有尊重親戚,並利用他的權力來幫助她並解雇她。“秦楚才在漢源的時候,如果他作惡多端,就不要再給他金銀絲了。”(宋人精心《浩然齋雅談》)
“壹只螞蚱船承載不了多少心事。”李清照晚年的生活相當慘淡。但是,歷史從來都是壹個澄清和過濾的過程,是壹個消解和揚棄無用的過程。時間磨掉了壹切對歷史無足輕重的東西,卻留下了壹些對人類文明進步有價值的東西。就這樣,個人的不幸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淡化,流離失所的痛苦因星象的變化而逐漸淡化,愛恨糾纏因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淡化,傷心怨恨的往事因親身經歷而日漸淡漠。這是很自然的。
所以在歷史這個篩子上,是精華,自然會留下來,是糟粕,遲早要剔除。壹時熱不了多久,早晚的事。對於這個“最有才華的女人”來說,最後留下的是她輝煌的文學成就。那些小醜,那些人渣,那些陷阱,那些臟話,然後就像泡泡壹樣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由此,壹個才華橫溢、出類拔萃的李清照將永遠活在這個人心中的文學史上。
李清照留給後人的文學遺產不多,流傳於世的不到50首;流傳於世的詩詞不到20首;流傳於世的詞學批評只有560字(如果不是錄下來讓別人罵她,可能早就沒了)。然而,她卻成了壹個死後不朽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