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炒菜的時候,如果加入太多雞精,會破壞菜的原味,影響口感。在雞精的使用上,還要註意以下幾點:1。雞精含鹽量約為10%,所以食物在加入雞精前要適當加鹽。2.雞精中含有核苷酸,其代謝產物為尿酸,因此痛風患者應適當減少攝入;3.雞精的溶解性比味精差。如果用在湯裏,使用前要溶解。這樣才能更好的被味覺細胞感知;4.雞精含鹽,吸濕性強,用後要密封,否則營養豐富的雞精會滋生大量微生物,汙染食品。
味精和雞精,壹種是只含單壹氨基酸谷氨酸鈉的調味品,壹種是從雞肉中提取出來的混合多種氨基酸的調味品,兩者壹般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要掌握的原則是,任何人都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每個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都不能忽視健康。
味精和雞精的區別
味精是谷氨酸的壹種鈉鹽,是壹種美味的物質,叫谷氨酸鈉;產品名稱是味精,也可以叫味精。
味精是以糧食(玉米或大米)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提取、精制而成的產品。
味精(味精)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其生產已經標準化。根據標準,其產品根據谷氨酸鈉的含量有四種規格:99%、95%、90%、80%。也就是說,味精只有含量大於等於80%才能稱為味精。
雞精是壹種復合調味料。其基本成分為味精(40%左右),配以保鮮添加劑、鹽、糖、雞粉、香辛料、雞精香精等復合而成。有人稱雞精為第三代味精。這個標題不夠準確。按照國家標簽標準,谷氨酸鈉含量在80%以上(含80%)才能稱為味精,而雞精中谷氨酸含量低於40%,所以只能放在復合調味料的系列中,其發展歷史只有10年。目前仍需不斷完善和規範生產工藝、設備、產品構成和標準。
味精科學食用是安全的。
味精安全嗎?這是壹個長期有爭議的問題。很多人在不確定是否有害的情況下,在家做飯盡量不放味精或者少放。然而,現代人生活忙碌,經常選擇外出就餐。餐館在烹飪食物時,難免會添加味精來增加風味。味精是安全的調味品嗎?
據專家介紹,自1968以來,世界各國科學家對味精的安全性做了大量研究,積累的研究報告不勝枚舉。味精的安全性已經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大部分研究報告都肯定了味精食用的安全性。
據廣州壹家味精食品公司負責人介紹,只要是QS認證的味精,對人體都是無害的。購買味精時,除了找包裝上的QS認證,還可以從包裝上的“純度”指標看味精的等級。壹般來說,純度越高,質量越好。但需要註意的是,市場上的壹些假冒偽劣味精在生產過程中摻雜了工業鹽、硫酸鈉等成分,這種“味精”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選購時要格外小心:好的味精晶瑩透明,顆粒均勻。差的味精顆粒不均勻,互相粘連,顏色啞。如果是苦的,可能是假味精摻了硫酸銨。
專家指出,味精是安全的,已被急性毒性、亞急性毒性、慢性急性毒性、致畸、突變性等多種試驗證明。但是,安全不壹定健康,安全是建立在正確使用的基礎上的。
另外,孩子要註意不要大量食用味精,因為寶寶的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全。壹歲以下的嬰兒不宜食用味精,媽媽給孩子哺乳時應少吃或不吃味精。不要長期、習慣性地大量食用味精。不要高溫加工味精,因為味精在高溫下會分解成有害物質。烹飪時,最好在烹飪前加入味精。因為長時間加熱,會形成焦谷氨酸鈉,失去味精的鮮味。
會分解成焦谷氨酸鈉,即脫水谷氨酸鈉,不僅沒有鮮味,還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毒素。
參考資料: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