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天明,1943年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祖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中國內地作家、編劇。
1983年,創作個人首部電視劇劇本《華羅庚》。1984年,出版中篇小說集《啊,野麻花》。1992年,擔任劇情電影《走出地平線》的編劇。1995年,擔任反腐劇《蒼天在上》的編劇。1999年,創作多幕話劇《第十七棵黑楊》。2001年,憑借反腐劇《大雪無痕》入圍第1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編劇獎。2003年,陸天明獲得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頒發的金鷹突出成就獎。2006年,擔任反腐劇《高緯度戰栗》的編劇。2010年,憑借都市生活劇《命運》入圍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編劇獎。2017年,出版長篇小說《幸存者》。2018年,擔任當代劇《大橋》的編劇。
2019年9月23日,陸天明長篇小說《省委書記》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中文名:陸天明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雲南省昆明市
出生日期:1943年
職業:作家、編劇
主要成就: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編劇獎(提名)
第1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編劇獎
代表作品:蒼天在上、大雪無痕、高緯度戰栗、命運、幸存者
祖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
人物經歷
1953年,陸天明喪父,他與兄弟姐妹四人全靠在工廠醫務室當護士的媽媽撫養。1955年,12歲的陸天明參加了中國福利會少年宮(或稱上海市少年宮)的文學小組,課余學習文學創作。1957年,主動虛增二歲,報名去安徽太平縣插隊落戶。1958年,擔任當地的小學教師。
20世紀70年代初,編寫個人第壹部話劇劇本《揚帆萬裏》。1975年,就職於中央廣播文工團電視劇團編導組。20世紀80年代初,調入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文學部擔任專職編劇。1983年,創作電視劇劇本《華羅庚》。
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同年,出版中篇小說集《啊,野麻花》。1992年,擔任劇情電影《走出地平線》的編劇,該片由高強、肖榮生合作主演。1995年,擔任反腐劇《蒼天在上》的編劇,該劇講述了章臺市壹起千萬元公款挪用大案偵破過程的故事。
1998年,擔任傳記劇《聞壹多》的編劇;同年,出版長篇小說《木凸》。1999年,創作多幕話劇《第十七棵黑楊》,該話劇由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在北京首演。2000年,創作長篇小說《大雪無痕》,該小說獲得國家圖書獎。
2001年,擔任反腐劇《大雪無痕》的編劇,他憑借該劇入圍第1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編劇獎;同年,創作長篇小說《蒼天在上》。2002年,出版長篇小說《省委書記》;同年,擔任編劇的反腐劇《省委書記》播出,該劇由蘇舟執導;此外,還創作了長篇小說《桑那高地的太陽》。
2003年,陸天明獲得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頒發的金鷹突出成就獎。2004年,創作長篇小說《黑雀群》,該小說以西部地區岡古拉荒原為背景;同年,創作小說《白鯨》。2005年,出版長篇小說《高緯度戰栗》。
2006年,擔任反腐劇《高緯度戰栗》的編劇,該劇改編自他的同名小說;同年,擔任軍旅劇《上將許世友》的編劇。2008年,出版長篇小說《命運》。2010年4月11日,擔任編劇的都市生活劇《命運》播出,他憑借該片入圍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編劇獎。
2017年,出版長篇小說《幸存者》,該小說講述了壹群***和國同齡人為了國家建設奮不顧身,滿懷激情和理想的故事。2018年,擔任當代劇《大橋》的編劇,該劇以港珠澳大橋為創作背景。
個人生活
陸天明的兒子是陸川。2004年,陸天明的妹妹陸星兒因患晚期胃癌而病逝,享年55歲。
主要作品
編劇作品
文學作品
獲獎記錄
人物評價
陸天明是壹個執著於感應時代的變化並積極寫出變化的作家。題材的開創性、主題的思想性、人物的獨特性、敘事的通俗性是陸天明電視劇作的特點。他總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記錄著整個國家的社會生活和政治事實,並將其濃縮為壹個時代的文化表象,進而成為中國當代文壇的亮點。他的作品結合現代傳媒手段制作成為影視劇,進壹步擴大了其社會影響。陸天明的反腐小說繼承了中國文人以“天下為己任、位卑不敢忘憂國”的精神,他始終關註著中國社會的變遷,關註人與人之間的變化,關註著執政者失誤,關註著滋生腐敗的各種社會問題(《大理學院學報》、《當代電影》綜合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