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征:胡楊莖直立,株高2-3米,分枝多,莖上有剛毛,葉互生,基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長圓形,先端尖,葉粗糙,背部有毛,邊緣鋸齒狀,綠色,葉柄發達。葉柄上有窄翅。花是頭狀花序,出現在每個分枝的頂端。圓盤的直徑約為3厘米。花序外圍的舌狀花序呈黃色,中間的管狀花序育性低,不能結果。管狀花是黃色的。瘦果楔形,有毛,上端有2 ~ 4個有毛的平芒。在栽培中,經常使用塊莖繁殖。根系發達,深入土壤。許多匍匐莖從根部生長,其頂端膨大成塊莖。塊莖呈扁圓形、犁形或不規則形,有不規則突起。地下塊莖不規則,多球形,紡錘形,果皮紅色、黃色或白色。塊莖壹般重50-70克,100克以上。每株有15-30個塊莖,多達50-60個。壹般畝產1500kg,高產可達4000kg。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胡楊喜歡稍涼幹燥的氣候,耐寒耐旱。塊莖在0 ~ 6℃發芽,在8 ~ 10℃出苗。由於胡楊的地下塊莖可以在寒冷的北方土壤中越冬,並在第二年萌發新植株,因此常被誤認為是多年生作物。其幼苗能耐受65438±0 ~ 2℃的低溫。在18 ~ 22℃,日照12小時的條件下,有利於塊莖形成。塊莖可以在25~30℃的凍土層中安全越冬。對土壤適應性強,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栽培能獲得高產。
三、栽培技術:
1.繁殖方法:塊莖繁殖,秋冬收獲塊莖後,選擇20-25公斤塊莖播種或沙藏備種。也可以挖出大小合適的塊莖,春天土壤解凍後播種。
2.播種:生姜是壹種高產飼料作物。播種前要深耕土壤,施足基肥。每畝施糞肥1000斤,草木灰100斤,4月上中旬解凍土壤後播種。種植田深耕25厘米左右,根系容易入土,塊莖長勢好,植株不易倒。邊界的大小取決於地形和灌溉條件。在多雨的地區,邊緣應該擡高,以利於排水,防止塊莖在土壤中腐爛。種植密度:行距30 ~ 50厘米,株距20厘米。太密太稀都會影響產量。播種時,將塊根的細芽朝上,覆土4厘米,粘土要淺,沙土要深,每畝播種量30-40公斤。播種時,選擇30-40 g健康塊莖,覆土5-10 cm。
3.田間管理:①中耕除草,苗期除草2 ~ 3次,有利於保墑壯苗。當莖葉高30 ~ 50厘米,覆蓋大部分地面時,不用除草就能控制雜草的生長,拔幾棵高草即可。(2)打頂去芽。如果植株長得太旺盛,就在植株60厘米高的時候給它頂,防止它白長。秋季隨時摘掉花芽,便於塊莖膨大充實。(3)澆水,如遇長期幹旱,葉子發黃萎蔫時,可澆壹次水。(4)培土,如雨中強風,生姜倒下時,要及時撐起土壤,挖溝排水,防止土壤受潮。⑤追肥:除施基肥外,生長期需追肥兩次,第壹次在4月下旬,每畝施尿素7.5 ~ 10 kg,促進幼苗生長,產生更多新枝葉。第二次在7月初,即7.5 ~ 10 kg硫酸鉀或100 kg草木灰在現蕾期追施,促進植株健康,增強抗倒伏、抗旱、抗寒能力,對塊莖生長和膨大作用較大。
4.病蟲害防治壹般田間無明顯病害。地下害蟲可以用毒餌誘捕並殺死。如果有菌核病,可以用多菌靈防治灰腐病。
4.收獲和儲存:生姜的收獲期取決於栽培目的。以收獲青飼料為主的,要在重霜凍前收獲。此時莖葉產量高,質量好,可收獲青飼料2500公斤,但塊莖產量只有750公斤。霜後收獲塊莖者,塊莖產量可達1500公斤,莖葉產量可達2000公斤/畝。不割青飼料者,可將塊莖完全從莖葉中挖出,塊莖產量可達2000斤/畝,高產可達4000斤/畝。挖的時候會有塊莖留在土裏,第二年就會發芽成植株,沒必要再種。如有缺株,可通過間苗或育苗的方式進行補充。
采收後的洋姜在堆放間容易幹枯,附著黴菌,所以采收後立即存放在地窖裏。地窖深1.7m,寬1.3m,長度視數量而定。完整無病的塊莖曬幹泥後排入地窖,頂層用土封死。最佳窖溫為0℃,在-10 ~-20℃的低溫下也不會結冰。
5.營養成分及利用:生姜的食用率為100%,每100g塊莖含水分79.8g,粗蛋白0.1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16.6g,粗纖維0.6g,灰分2.8g,鈣40。維生素b10.13毫克,維生素b20.06毫克,煙酸0.6毫克,維生素c 6毫克,並含有豐富的菊粉、戊聚糖、澱粉等物質。味甘、性平、無毒。有益於利水除濕,和中益胃,有清熱解毒之功,故為利尿藥。生姜用途廣泛。
1,用於蔬菜消費
(1)新鮮的塊莖可以和蔬菜壹起炒,也可以和肉絲壹起炒,香脆可口。
(2)漬:菊芋50公斤,洗凈去雜質,放入瓦罐中,放壹層菊芋撒上鹽,鹽的量為9公斤,放好後倒入適量的水。以後每天倒壹次罐子,兩天後倒壹次。15天左右就可以吃了。味道鮮美,可作為配菜,對糖尿病有壹定的輔助作用。
2、用於雜糧、飼料或提取澱粉、酒精等。,地上莖也可添加工作飼料。
3.菊粉的藥用提取物用於治療糖尿病。搗碎根莖外敷治療無名腫毒和流行性腮腺炎。食療方面,菊芋塊莖100g可洗凈切碎,大米100g可洗凈,加適量水煮沸,加鹽、香油後食用。適合糖尿病、水腫、排尿困難者食用。
6.生姜種植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社會效益全球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壹直呈上升趨勢。中國已經是受沙漠化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壹。目前,中國荒漠化面積已達260萬平方公裏。它幾乎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壹,每年造成的損失超過數百億元人民幣。推廣種植高良姜不僅可以防止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風暴。更重要的是,生態環境得到優化,生態平衡起到了促進作用。發展洋姜種植適應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充分利用我市荒山、丘陵和不能灌溉的地區。是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推動全市洋姜種植順應時代發展。
2.經濟效益:洋姜畝產1500-2500斤,平均2000斤。收購價每公斤1.00元,每畝收益2000元。比種植其他作物的收入高50%。
[害蟲控制]
(1)姜瘟病(腐敗)
這是壹種由細菌引起的植物性疾病。病株葉片卷曲,由黃變褐,枯萎下垂,直至全株腐爛,發出特殊氣味。
預防和控制方法:
1.最好在實行輪作和土壤消毒的生荒地種植生姜。耕地用於種植的,需要間隔三年以上,前茬不得種植茄科作物和蔬菜。整地時,撒50-100公斤石灰或用100倍稀釋福爾馬林噴灑土壤消毒。
2.將消毒後的生姜種植前,將生姜曬幹1-2天,然後用50%多菌靈的500倍稀釋溶液浸泡12小時,或用L: 1: 500的波爾多液浸泡10小時或用100倍溶液的福爾馬林浸泡6小時,然後堆放6小時。
3.拔掉病株。及時拔除病株,在病點噴灑石灰或100倍稀釋的福爾馬林溶液進行消毒。將發病植株集中焚燒,噴灑50%多菌靈350倍液或代森鋅800倍液,每7天1次,連續2-3次。
(2)玉米螟
鞘翅目蛀蟲。幼蟲有害,常鉆入莖內取食,導致江渺死亡。
預防和控制方法:
發現玉米螟危害時,用700倍稀釋的敵百蟲和800倍稀釋的敵百蟲,0或700倍稀釋的敵百蟲和800倍稀釋的水胺硫磷進行噴霧殺滅,或用90%稀釋的敵百蟲進行灌註。
(3)鳳蝶
鞘翅目蝴蝶。幼蟲被用來傷害樹葉。首先,葉子被制成圓柱形的苞片,然後它們在苞片中進食,這樣葉子就變成刻痕或洞。
預防和控制方法:
冬季清園,焚燒枯枝落葉,消滅越冬卵;人工殺死昆蟲苞片;幼蟲發育初期,噴灑800-1000倍稀釋的90%敵百蟲或1500倍稀釋的80%敵敵畏進行殺滅。每5-7天壹次,連續2-3次。
通過洋姜種植技術中應該註意的事項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洋姜的高產栽培技巧。洋姜是壹種抗逆性強、再生能力強、無病蟲害的植物,也是壹種易種植的作物。種植時要註意合理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