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德昭)
遠誌(PolygalatenuifoliaWilld.)別名小草、細草、小雞腿、細葉遠誌、線茶。為遠誌科多年生草本。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各地;主產於山西、陜西、吉林、河南。此外,山東、內蒙古、遼寧、河北等地均有栽培。以根入藥。根皮含遠誌皂甙甲和乙、遠誌堿、遠誌糖醇、N-乙酰-D-氨基葡萄糖、3,4,5-三甲氧基桂皮酸、6-羥基-1,2,3,7-四甲氧基氧雜蒽酮、1,2,3,7-四甲氧基氧雜蒽酮、1,2,3,6,7-五甲氧基氧雜蒽酮等。藥理作用:(1)能刺激胃粘膜,出現輕度惡心,並反射性地引起祛痰。因此,胃炎及胃潰瘍病人慎用。(2)對於麻醉犬、家兔血壓有速降作用。(3)對各種動物的離體子宮、在體子宮的收縮力和緊張度均加強。(4)抑菌。遠誌乙醇浸液在體外對固紫染色陽性菌有抗菌作用,對結核桿菌中度敏感。1%遠誌煎劑對肺炎雙球菌有抑制作用。味苦、辛,性溫。有安神益智、散郁化痰功能。主治神經衰弱,心悸,健忘,失眠,痰多咳嗽,支氣管炎等癥。
此外,尚有寬葉遠誌(Polygala sibirica L.)也作藥用。
壹、形態特征
株高25—40cm。根圓柱形,長而微彎。莖由基部叢生,直立或斜生,上部多分枝。葉互生,葉柄短或近無柄,葉片線形,先端尖,基部漸狹,全緣,無毛或稍被微毛。總狀花序生於莖頂,花小,稀疏排列;萼片5,其中2枚呈花瓣狀,綠白色,邊緣紫色;花瓣3,淡紫色,其中壹瓣較大,呈龍骨狀,先端有絲狀附屬物;雄蕊8,花絲基部聯合;子房2室,花柱微彎曲,柱頭2裂。蒴果卵圓形而扁,先端微凹,基部有宿存萼片,成熟時沿邊緣開裂。
寬葉遠誌莖綠褐色,表面密被灰褐色細柔毛,葉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圖14—96)。
圖14—96遠誌形態圖
1.植株全形2.花萼3.花4.種子
圖14—97野生細葉遠誌的物候譜(1964年)
1.返青2.展葉3.孕蕾4.開花結果5.種子成熟6.停止生長
二、生物學特性細葉遠誌都野生於向陽山坡草地或路旁,偶見於巖石縫中,喜冷涼氣候,忌高溫。野生細葉遠誌根長度可達地下80cm深以下,這使它在幹旱時能吸收地下深處水分,故耐幹旱。
在北京野生的細葉遠誌於3月底開始返青,生長緩慢,4月中、下旬展葉,在第7—9片葉的葉腋出現側枝。5月初顯蕾,5月中旬開花,順序是主枝花序先開花,側枝在後,再次為側分枝;壹個花序又以下方的花先開,依次向上,因此花期較長,到8月中旬仍有開花,但是後期的花,其果實不能成熟。6月中旬主枝上的果實成熟開裂,種子落地,6月下旬至7月初各分枝幾乎都有成熟果實。9月底地上部停止生長,進入冬季休眠期。其物候譜見圖l4—97。
栽培的遠誌出苗後,兩片子葉貼近地面生長,壹直到11月受凍後才枯萎。
幼苗生長1—1.5月在子葉上方或第1—3片葉的葉腋長出側枝。當年播種的遠誌在冬季其根長度在25cm以上,第二年冬季可達1m以上。與野生遠誌比較,家種的遠誌根皮較厚,根部芽和側根均較多。
三、栽培技術
(壹)選地與整地
選向陽、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地塊,每畝施廄肥或堆肥:2500—3000kg,耕翻耙平,在北方多采用平地條播。
(二)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遠誌於播種第二年開始開花結果。細葉遠誌在第二年幾.乎全部開花,而寬葉遠誌只有75%開花,至第三年才全部開花。2—4年的遠誌開花結果情況見表14—83,表中說明細葉遠誌開花結果數量隨著植株年齡增加而增多。生長4年的壹株最多的結1688個果實,最少的也結302個。生長2、3年的遠誌,其種子產量見表14—84。表中說明生長第二年,即第壹年首次開花只結少量種子,第二年才結較多種子。按每畝2萬株計算,細葉遠誌種子第壹年畝產只有360g,第二年可達21.3kg。寬葉遠誌第壹年畝產510g,第二年16.8kg。
表14—83 生長2—4年的遠誌開花結果比較
* 此時的花不能發育為成熟果實。
**每個果實有2粒種子。
表14—84 兩種遠誌種子產量
遠誌蒴果成熟時開裂,種子散落地面,螞蟻喜搬運種子,故應在果實七、八分成熟時采收種子。遠誌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
1.直播
春播於4月中、下旬,秋播於10月中、下旬或11月上旬進行。在整好的地上,按行距20—30cm開淺溝,條播,每畝播神量750—1000g,播後覆土1.5—2cm,稍加鎮壓後澆足水,播種後約15天開始出苗,秋播在次年春季出苗。
2.育苗
於3月上、中旬,在苗床上條播,覆土1cm,保持苗床濕潤,苗床溫度在5—20℃為宜。播種後十天左右出苗,苗高5cm左右,即可定植。定植應選擇陰雨天或午按行株距15—20×3—6cm定植。
1964—1966年曾進行細葉遠誌與寬葉遠誌播種試驗,其出苗情況如表14—85,表中說仴兩種遠誌種子出苗期和出苗率相同。75—90%的種子是在第20—25天出苗。1965年出苗率低出苗期長,是因為雨量少降雨間隔天數長。在荒坡草地播種,出苗率只有7.9%,是由於播種後遇到大雨,7月21日降雨量達到38.6mm,使穴中土層增厚並板結,胚芽頂不破厚土層而影響出苗。
表14—85 兩種遠誌種子出苗情況比較
* 其中有2000粒是放置了壹年的種子,它的出苗率與當年采收的4000粒種子出苗率相近,因而合並統計。
(三)田間管理
遠誌植株矮小,故在生長期須勤中耕除草,以免雜草掩蓋植株。因性喜幹燥,除種子萌發期和幼苗期須適量澆水外,生長後期不宜經常澆水。每年春、冬季及4、5月間,各追肥壹次,以提高根部產量。以磷肥為主,每畝可施餅肥20—25kg,或過磷酸鈣12.5—17.5kg。
四、采收與加工
於栽種後第3、4年秋季回苗後或春出苗之前收獲。兩種遠誌根部產量見表14—86,表中生長3年的細葉遠誌根平均直徑為9.2mm,寬葉遠誌根為14.1mm,相當於野生遠誌最粗的根。兩種遠誌根皮產量相同,平均單株產遠誌筒4.5g,畝產90kg。
表14—86 兩種遠誌根部產量
* 為根皮重量,50℃烘幹。
收獲時挖取根部,除去泥土和雜質,趁水分未幹時,用木棒敲打,使其松軟,抽去木心,曬幹即可。抽去木心的遠誌稱遠誌肉,如采收後直接曬幹,稱遠誌棍。
細葉遠誌地上部稱為小草。1966年6月7日在花果期收割25株3年生植株,平均單株幹重7.6g,合畝產15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