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由來及習俗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壹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壹個宗教節。人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12月25日這壹天,不論是否禮拜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壹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天主教與東正教舉行聖誕彌撤,新教舉行聖誕禮拜。有些教會的慶祝活動從午夜零點就開始。除崇拜儀式外,還演出聖誕劇,表演耶穌降生的故事。
據稱,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聖嬰。隨後,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征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征基督。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壹個滿天星鬥的聖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布置壹顆裝著蠟燭的聖誕樹。
世界上第壹張聖誕卡是1843年英國人亨利.高樂爵士提議,由約翰.卡爾葛荷斯利設計的。卡片上畫的是壹個貴族家庭,三代人壹齊舉杯對壹位不在場的親友表示祝賀。當時他印了1000張,沒有用完的印刷廠就以每張1先令的價錢賣出。聖誕卡就這樣誕生了。
聖誕歌曲曲目不斷豐富,我們最熟悉的就是'Jingle Bell',為歐美國家所喜聞樂見的還有:Adeste Fidelis、Angles We Have Heard On High、Angels Watching Over Me、A Child Is Born、Silent Night......。活躍於當今樂壇的A1、Destiny's Child、Bruce Springsteen、Mariah Carey、Luther Vandross、Gloria Estefan等音樂巨星也紛紛出力,有不少新的聖誕歌曲問世。(聖誕歌曲鏈接:
聖誕老人原指公元4世紀時小亞細亞專區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藹可親慷慨濟貧萬裏聞名。到了6世紀,東方把他尊稱為聖尼古拉。由於民間有關尼古拉的傳說中,都聯系到少年兒童和禮物,從此,聖誕老人便成為專門在聖誕節向孩子們送禮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紀,通過文學和繪畫,聖誕老人逐漸成為身穿紅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據《聖經》記載,來自東方的聖人在耶穌降生的時候贈送禮物,這就是聖誕老人為兒童贈送禮品習俗的由來。英國孩子在聖誕前夕把長統襪子放在壁爐旁,相信聖誕老人在夜裏會從大煙囪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子的禮物。法國的孩子把鞋放在門口,讓聖嬰來時把禮物放在鞋裏面。
正像國人過春節吃年夜飯壹樣,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註重全家團聚,圍坐在聖誕樹下,***進節日美餐。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1620年,火雞烤制工藝復雜,味道鮮美持久,以致麥兜小朋友垂涎三尺。這種風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裏,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壹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