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方天麻的種植特色之壹就是在基地進行有計劃的種植。結合八大產業規劃和板塊經濟規劃,按照基地化、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的要求,實施天麻種植總面積控制和計劃種植制度。全縣天麻種植面積約4萬畝,以銷定產,促進了天麻種植規模、數量和質量效益的同步提升。
二是建設標準化種植基地。集中各方面力量,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推廣國家GAP認證標準,開展標準化種植,抓好示範建設,搞好樣板建設,提高基地建設水平。堅持培養有林地、懂技術、會管理、會經營的專家,推動天麻生產向資源豐富、管理水平高、技術力量強的產區集中,促進天麻產業規模化生產和基地化發展。
第三是施工?兩種細菌?天麻生產基地和良種繁育基地。縣內現有?兩種細菌?以生產基礎紮實、有壹定技術實力、菌種穩定的企業為主,其他企業為輔。兩種細菌?生產資源,申請菌種生產批準文號,打造優質?兩種細菌?生產基地,培育本縣菌種品牌。加強菌種生產研發,研發適合本縣天麻及其他天麻品種生產的優質菌種,把握天麻種植生命線源頭,確保全縣天麻種植產量和質量。建築年產量?兩種細菌?400萬袋(相當於800萬瓶外省菌種)的規模化、標準化、優質化菌種生產廠,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最具影響力?天麻伴生菌?生產基地,使天麻伴生菌實現產業化生產,保證全縣及全市天麻產業發展的需求;加快天麻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大方天馬品牌?以提供質量保證。規劃建設種源基地3000畝,包括野生種質資源園、野生種源撫育基地、良種繁育基地和高產栽培示範基地。收集當地野生天麻種源進行資源保護,然後進行人工大規模撫育,滿足天麻產業發展的種子需求。
第四是建立天麻?兩種細菌壹種?種質保護區。嚴格制定保護規劃,切實加大對野生天麻、野生蜜環菌、野生發芽菌和天麻產業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加大投入,夯實基層基礎,強化保護功能,嚴厲打擊各種破壞野生天麻種質資源的行為,實現野生天麻種質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第五,蘑菇林栽培基地建設。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理念,將天麻種植與菌林建設有效結合,增強天麻菌林保障能力。菌林與天麻種植面積應實行聯動,菌林與天麻種植面積之比不小於4:1。綠色畢節?行動和退耕還林等機遇,制定蘑菇林發展規劃,有計劃地發展蘑菇林。
大方天麻的生長環境大方縣位於貴州省西北部,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1.8℃。土壤多為酸性砂質黃棕壤,植被常見於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喀斯特灌叢、灌草坡等。特別適用於天麻生產。因此,與壹般的天麻藥材相比,生產出來的天麻感覺質地更堅實厚重,環痕更少,頂芽更小,截面更均勻光亮,特異氣味更強。中國天麻數貴州,貴州天麻數大方?說,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點名?中國天麻之鄉?標題。
天麻的品質特征和理化特性
天麻主要含有天麻素、天麻素醚苷、對羥基苯甲醇等成分,天麻多糖及多種微量元素。其中,天麻素的含量是天麻品質的重要指標。根據中國人大和2005年《中國藥典》的規定,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應不低於0.20%。
大方天麻的特點是天麻素含量高,微量元素豐富。市場上商品天麻的天麻素含量壹般在0.4%以下,而大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在0.42%-1.90%之間,是藥典標準的2-9.5倍。天麻素平均含量為1.17%,是藥典的5倍多。大方天麻還含有硼、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硒的含量高於其他產區的天麻。貴州天麻硒含量平均為0.41?G/g,而天麻的硒含量為0.6?G/g,是真的嗎?富硒天麻?。
根據檢測結果,大方天麻的衛生指標顯示,重金屬含量為鉛0.24mg/kg、砷0.1mg/kg、鎘0.0353mg/kg、總汞0.055mg/kg、銅2.65mg/kg,均低於國家標準(國家標準為鉛?5.0.砒霜?2.0.鎘?0.3.總汞?0.2,銅?20.0,單位同上)。農藥殘留:六六六為0.008mg/kg,滴滴涕為0.009 mg/kg,也遠低於國家標準(國家標準為:六六六?0.1,DDT?0.1,同上)。
感官特征
鮮品:大方天麻鮮品豐滿,肉質,長圓形或橢圓形,長約8-15 cm,寬約3-10 cm。塊莖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褐色,頂端有突出的頂芽,黑黑色或紅褐色。鸚哥·茅斯?;末端有壹個圓形的疤痕,這是慣例?肚臍?;所有節都有均勻排列的環形線,由點狀標記和膜狀鱗片組成。斷面滲出乳白色漿狀物,有特定氣體,俗稱?有馬尿臭味?它嘗起來有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