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獼猴桃在什麽環境可以生長

獼猴桃在什麽環境可以生長

它獼猴桃的生長要求環境陰涼濕潤, 每年的平均氣溫在11.3到16.9度之間。獼猴桃適宜沙壤土和PH值中性微酸性土壤。

PH值在6.5~7.5之間。土壤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山地森林土。紅、黃、棕、黑沙壤或壤土皆可。

1、溫度

溫度是限制獼猴桃分布和生長發育的主要因素,每個種都有適宜的溫度範圍,超過這個範圍則生長不良或不能生存。

獼猴桃大多數種要求溫暖濕潤的氣候,即亞熱帶或溫帶濕潤半濕潤氣候,主要分布在北緯18~34度的廣大地區,年平均氣溫約在11.3~16.9℃,極端最高氣溫42.6℃。極端最低氣溫約在壹20.3℃,10℃以上的有效積溫為4500~5200℃,無霜期160~270天。

獼猴桃種群間對溫度的要求也不很壹致,如中華獼猴桃在年平均溫度4~20℃之間生長發育良好,而美味獼猴桃在13~18℃範圍內分布最廣。

獼猴桃的生長發育階段也受溫度影響,有研究表明美味獼猴桃當氣溫上升到10℃左右時,幼芽開始萌動,15℃以上時才能開花,20℃以上時才能結果。

當氣溫下降至12℃左右時則進入落葉休眠期,整個發育過程約需210~240天,這期間日溫不能低於10~12℃。

2、水分

獼猴桃是需水又怕澇,屬於生理耐旱性弱、耐濕性弱的果樹,因此對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的要求比較嚴格,決定了獼猴桃最適宜在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勻、空氣濕度較高、濕潤但不漬水的地區栽培。

中國獼猴桃桃的自然分布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2200毫米,空氣相對濕度為74.3%~85%。壹般來說,凡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000毫米、空氣相對濕度在80%左右的地區,均能滿足獼猴桃生長發育對水分的要求。

如果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則必需考慮設立灌溉設施,以備幹旱時灌溉所需。高山地區霧氣較多、溪澗兩旁的土壤濕潤,常年濕度大,對獼猴桃生長是比較理想的。在中部和東部地區4~6月雨水充足,枝梢生長量大,適合獼猴桃的生長要求。

猴桃的抗旱能力比壹般果樹差,獼猴桃葉型大而稠密,蒸騰量大,對水分需求量較大,據測算,樹冠面積25平方米的成年獼猴桃樹,每天蒸騰失水在75升以上。

壹般在土壤含水量減少到5%壹6%時,導致水分不足,引起獼猴桃枝梢生長受阻,其葉片開始受旱,葉片下垂變小,葉緣枯萎。

在幹旱時,葉片開始幹枯,這時必須及時灌溉或噴水,尤其幼苗期,根系還未完全展開,更需補充充足的水分。除不抗旱外,獼猴桃還怕澇,在排水不良或漬水2~3天時,植株死亡40%左右。

中國南方的梅雨或北方的雨季,如果連續下雨而排水不良,則使根部處於水淹狀態,影響根的呼吸,時間長了根系組織腐爛,植株死亡。因此種植時應進行深溝、高畦栽,果園應修建完備的排、灌系統。

3、光照

多數獼猴桃種類喜半陰環境,喜陽光但對強光照射比較敏感,屬中等喜光性果樹樹種,要求日照時間為1300—2600小時,喜漫射光,忌強光直射。結果株要求壹定的光照,自然光照強度以42%~45%為宜。

4、土壤

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氣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機質含量高,PH值5.5-6.5微酸性的砂質土壤為宜,強酸或堿性土壤需改良後再栽培。

5、海拔高度

獼猴桃壹般在800-1800米都能種植,但以海拔1000-1600米較為適宜。

擴展資料

獼猴桃栽培要點:

春、秋季均可定植。因獼猴桃多為雌、雄異株,定植時應註意配置授粉樹,雌、雄株的比例以 8∶1 為佳。

定植前整地深度壹般為25~30 厘米,定植挖寬 30 厘米、深 35 厘米的栽植坑,株、行距為 2.5 米×1.5 米,將苗木放入定植坑中,要充分舒展根系,回填熟土灌 2 次透水後,再覆土輕輕踏實。

當年定植幼樹萌芽、新梢開始生長時進行第 1 次追肥,追施速效氮肥尿素。第 2次追肥在 7 月下旬,追施磷、鉀肥,也可追施人糞尿,以促使枝蔓充分成熟、芽眼飽滿,利於果實發育。

獼猴桃喜溫、濕條件,壹般可結合施肥進行灌水,入冬前灌防凍水,解凍後進行春灌,就可滿足其生長結果的需要。

整形和修剪可在夏季和晚秋進行,獼猴桃的枝芽生長旺盛,整形和修剪對提高產量、延長其結果壽命都很重要。

主要用棚架整形,對栽植 1~2 年的主要培養 3 個主蔓,對栽植第 3 年的主要培養結果枝。通過修剪使側蔓上的結果母枝及其結果枝分布均勻,經 3~4 年的培育可使枝蔓布滿架。灌水和施肥在春、秋季均可進行。

百度百科-獼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