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種植時間
甘藍種植時間其實是不固定的,由於不同地區和不同氣候對甘藍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市場上才會出現春甘藍、夏甘藍、秋甘藍和冬甘藍,壹般情況下甘藍最好種植時間是在春季的4月以及秋季的9月份,最適合甘藍生長的溫度是20-28度,所以在這幾個時間段種植的甘藍產量高且質量好。
二、選擇品種
甘藍的品種比較多比如說扁球甘藍、圓球甘藍、抱子甘藍、羽衣甘藍和紫甘藍等,每種甘藍適應環境不同,所以可以根據所處地區來選擇最合適的品種,比如湖南地區就比較適合種植圓球甘藍,在長江流域就比較適合種植扁球甘藍,而在氣候比較幹燥的地區就可以選擇抱子甘藍,具體的選種需根據具體情境來選擇。
三、選地整地
甘藍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所以不需要特定的土壤和土質,但選地的時候要註意不能選擇連作的土地因為很容易發生瘟病,在整地的時候也需要註意首先將田間的雜物清除幹凈然後才開始翻地,翻地的時候盡可能的翻深壹點,然後在陽光下暴曬幾天之後再去田間每隔1-2米的距離起壹條水溝提前做好排水準備,最後每畝平均撒上1000斤農家肥和50斤草木灰等待播種。
四、播種方式
甘藍種植有兩種方式,首先按照壹定的間距將種子撒好然後掩種等待出苗,另壹種方式就是首先得在苗床上育苗然後進行移栽,在播種育苗的時候首先得將苗床澆濕,然後將種子均勻的撒在苗床上用壹層薄土掩蓋種子,必要的時候可以在上面蓋上壹層枯草或塑料薄膜用來保持土壤溫度,等到育苗長到6-8厘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栽種的時候按照行間距為40厘米,株間距為35厘米進行栽種。
五、田間管理
移栽之後的第壹件事就是進行澆水,每隔3-5天澆壹次,大概10天之後田間移栽的植株會有些沒有成活的,所以要在5-10天內將苗補齊然後等到幼苗正式成活之後,為了使田間看起來整齊需要進行第壹次施肥同時伴隨中耕除草,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同時增強土壤的通透性以及養分的儲存,平均壹畝所需尿素100斤,第二次施肥是在甘藍開始慢慢卷葉的時候是它所需養分最多的時候,平均壹畝所需1000斤農家肥、50斤鉀肥、50斤復合肥和30斤磷肥同時需要澆足水分,如果遇到雨水非常多的季節要去田間疏通水溝將多余的水分排出去,最後有些甘藍因為壹些原因結球比較松所以可以用稻草稍微綁壹下。
六、預防病癥
甘藍常見病癥有霜黴病和黑根病,霜黴病影響的是甘藍葉子的生長,壹般表現為葉面上出現壹些斑點慢慢的增加就好像發黴了壹樣,嚴重的時候會枯萎,防治的方法是用百菌清每隔5-6天噴灑壹次,2-3次之後就會痊愈,而黑根病主要是危害根部,預防方式壹般是在種植前就需要做好,在整地時將土地用生石灰消毒之後再栽種或者是噴灑百菌清。
總結:以上便是關於甘藍種植方法的相關介紹了,種植戶在種植時可參考以上種植方法來進行種植甘藍,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