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鳥曾經在媒體上報道,壹個印第安人不知何故激怒了黑鳥。每當他出去,黑鸝就會撲扇著翅膀啄他的皮膚。為此,他想了很多辦法,要麽戴頂帽子,要麽換身衣服出門,但不管他怎麽做,黑鳥總是壹眼就認出來,啄他的皮。
人臉識別其實是壹種高度進化的技能,因為大部分動物無法通過面部的某個細節來識別對方,但是壹些非常聰明的動物卻可以做到,比如猩猩、烏鴉、黑鳥。
研究人員說,黑鳥之所以專門啄他,可能是因為他曾經打擾過黑鳥,或者無意中傷害了黑鳥。
在鳥類中,烏鶇是很苦的,但大部分都是因為感覺到威脅而記仇。比如曾經有壹對黑鳥在收費站周圍的樹上築巢,收費站工作人員上下班時會從巢下經過,所以每當工作人員走進去,就會被黑鳥啄或者被扔糞便。
還有壹些黑鳥會在小區的樹上築巢,小區裏很多家庭都會養貓養狗。貓和狗對鳥類是壹種威脅。有些黑鳥為了保護自己的後代,每次見到貓或狗都會攻擊它們,還會往它們的方向扔糞便。所以有些養貓養狗的家庭,窗戶上經常會有黑鳥的糞便。
壹方面,以黑鳥為代表的鳥類之所以記仇,與其進化程度高有關。他們可以通過對方的特征識別出這個個體,下次見面時發起攻擊。另壹方面,這與它們保護幼崽有關。它們會繼續攻擊威脅幼崽的動物。
蜜獾有人說蜜獾很少記仇,因為它們會當場舉報。
在自然界,如果蜜獾的記仇能力排第二,沒人敢叫第壹,因為蜜獾記仇能力超強。壹不小心招惹了它,可能很長時間都擺脫不了,它總會找機會找妳報復。
電影《諸神必是瘋了》中,壹名男子不小心踢到了壹只蜜獾,復仇心切的蜜獾壹直咬著男子踢它的靴子。哪怕他又渴又累,哪怕那個人後來給他水喝,他也要報仇。
正是因為蜜獾強烈的復仇欲望,人們才會形象地描述它們,說:要麽在復仇,要麽在復仇的路上。
壹般來說,蜜獾這種愛記仇的動物是很難生存的。原因是因為報復是壹種非常危險的行為。
對於食草動物來說,由於缺乏有效的攻擊武器,如果太愛記仇,就會有危險。比如羚羊對獅子記仇,每次看到獅子都會主動攻擊,這對獅子來說不是壞事,而是好事。
對於食肉動物來說,能量非常寶貴,不值得浪費。我們知道,獅子狩獵成功率很低,有時會連續幾天狩獵失敗,沒必要浪費精力去復仇。再者,如果獅子復仇的對象也是食肉動物,那麽復仇不僅會消耗自己的精力,還會增加自己受傷的概率,非常不劃算。
蜜獾容易記仇,壹方面是因為它們的皮毛比較厚,即使是食肉動物也很難咬穿它們的皮毛。而且由於它們體型小,對能量的需求小,食物來源廣泛,即使記仇,生存也不會受到影響。
狗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是狗。在與人類相處的過程中,狗狗已經能夠理解人類的表情和語氣,也習慣了與人類生活在壹起。
正因為如此,有時候狗也會有壹些人類的小心思,比如記仇。如果妳不小心激怒了他們,他們這輩子可能會生妳好幾天的氣。但他們不會報復妳,原因很簡單,在狗的世界裏,妳不是人,而是狼。
狗是被狼馴養的。他們有團隊合作意識,服從狼的指揮。人類馴養狼時,並不是讓狼聽人類的話,而是取代頭狼,成為它們的首領。
所以狗雖然會記仇,但是挑戰狼的地位並不容易,所以狗不會報復主人,因為在它心裏,主人就是狼。
但對於壹些不那麽親近的人,狗可能會報復。比如寵物醫生給狗打針後,狗再去看醫生就會叫;如果不加控制,有時候可能會有對方的攻擊。
綜上所述,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記仇方式和理由。在與動物相處的過程中,只要能順其自然,就能與它們和諧相處。不要擔心我們不小心激怒了動物,引起它們瘋狂的報復。只要找到原因,就能和他們達成和解(蜜獾恐怕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