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蹄,俗稱蹄子。這種家宴被譽為“周莊壹絕”,起源於江南首富沈萬三,如今已成為周莊旅遊最美味的特產。幾乎家家都有賣,不管是餐館、私房菜還是街頭熟食店,家家戶戶都會做。
2.阿婆料理
老奶奶,也叫腌莧菜。油菜抽薹了。將孕花的嫩苔摘下,用清水洗凈,曬幹,放入宜興產的深砂缸(周莊稱小軍崩)中,然後用箬葉和黃泥封口,倒過來,防止漏風。過了壹會兒,葉子和黃泥都去掉了,嘴也開了。撲鼻而來的是壹股清涼芬芳的氣味。嘗了壹下,明顯比雪裏蕻好吃,比梅幹嫩。可以生吃,可以配茶,可以炒菜,可以做湯。還有壹種吃法是加糖,倒香油攪拌,很爽口。現在很多人用小瓶腌制莧菜,而不是傳統的。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攜帶更方便。小菜也是茶點。
3.水晶蝦
夏秋季節,周莊的水晶蝦上市。蝦皮薄,但蝦肉飽滿堅韌。因為在小餐館吃過,知道味道極其新鮮。蝦渣:洗凈,放入碗中。少許糯米煮好後,趁熱拌入蝦碗,加鹽、黃酒、胡椒粉、姜末等。,放壹周左右,蝦渣就做好了。
4、齊姜三珍
周莊是著名的江南水鄉,湖泊河流環繞。因水質清澈,盛產各種淡水,其中最著名的是“河中三寶”:白蛤、銀魚、鱸魚。白蛤蜊肥美可口,煮熟蘸調料後清淡爽口。或者拿開水,用蚌肉炒韭菜,這是典型的周莊菜。銀魚雪白,精靈很受食客歡迎。什麽銀魚炒雞蛋,蒸雞蛋,脆皮湯,還有湯都好吃。至於鱸魚,可以煮、燉、蒸。周莊人的做法可能沒有酒店那麽精致豐富,但是用河水煮河魚,壹個新鮮的詞,自然為美味加分。
5、居高臨下的思維
這個蒓菜是水生植物。蘇州和杭州是最豐富和著名的地區。幼葉和嫩莖中有粘液,入喉時有柔和順滑的香味。感覺就像吞了荷葉的嫩芽,很滑很有意思。據說薺菜本身沒什麽味道,但是可以和肉壹起炒,也可以做素食。做成湯時湯色清澈,盛入時味道濃郁。真是美味佳肴的上乘之品。尤其是蒓菜鱸魚湯,可謂是兩種美食的完美結合,是周莊乃至蘇南地區著名的宴席菜。難怪晉代才子漢斯·張因為懷念北方美味的蒓菜、鱸魚而辭官回鄉,引出了壹段令後世艷羨的文人與美食的故事——優雅地追隨夙願來到江南。
6.三味源
三味源,看起來和廣東人在福建愛吃的魚丸差不多,可能是因為面粉裏加了麥麩,所以做出來的面筋很“筋”。以新鮮豬肉、雞胸肉、蝦仁、蔥姜為餡。在鍋裏煮好後,它們胖乎乎地浮在湯碗裏,旁邊還有壹片綠色的菜葉...難怪著名古建築專家陳從周馬上題詞:“江蘇昆山周莊,三種風味,長如包子、餛飩,天下美味。”
7.支撐蛋糕
大約是因為地處水鄉澤國,進出需要好的姿勢,而且為了給“二月二龍擡頭”的民俗賦予更多節日的熱鬧,周莊的二月二蒸“撐餅”壹直流傳下來。配套的餅,看起來和糖年糕差不多,是用糯米、粳米、松子做的,再拌上紅糖、紅棗。顏色略黃,口感柔和,更受女性歡迎。我本指望在黃梅季節吃完後多幹點農活,但“把年糕切成短條,放在藍油裏炸得又嫩又黃”後,卻落得“年年抱風,怪五娘腰少。”
8.共青團
周莊和蘇南其他地方壹樣,清明節吃團圓飯的習俗由來已久。與周代以來寒食節的紀念介子推有關,但不如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紀念屈原熱鬧。據老婆婆說,多吃青丸子能明目,肯定和青丸子的草汁有關。綠球的原料是艾草和無芒雀麥汁,用糯米粉搗成泥,再用豆瓣醬揉成團。原料簡單,制作方便,看起來光鮮亮麗,邊走邊吃也無妨。大概有很多人喜歡,周莊的店就想出了壹個小點子:用紅紙包好之後,上下編壹個竹籃,壹個夾子,用紅繩系好,留著。走吧,方便又好看。
9.海棠蛋糕
在周莊,海棠糕褐色的表面撒著焦糖,下面藏著瓜子和芝麻。趁熱吃起來很甜,皮很脆。
10,豆腐花
豆腐花還加了周莊特產豆瓣,很有嚼勁,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