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幼兒園包餃子手工教案

幼兒園包餃子手工教案

作為壹名敬業的教育工作者,備課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教學活動的基礎,具有重要的地位。那麽教案應該怎麽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幼兒園包餃子的手工教案,是我給妳整理的。歡迎分享。

幼兒園包餃子手工教案1活動目標:

1.我們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我們知道粽子是用糯米和粽子葉做成的。

2、喜歡吃粽子,通過品鑒活動進壹步感受節日的歡樂。

活動準備:

1,宗野,糯米,棉線。

2、熟餃子,生餃子壹只手。

活動流程:

1.觀察粽子,我們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激發了活動的興趣。

2.進壹步觀察粽子的形狀、氣味等特征。

說明:粽子是什麽樣子的?它聞起來像什麽?

3.觀察餃子的材料,了解餃子的制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名稱和用途。

說明:做粽子需要什麽材料?怎麽包?

(2)觀察老師做粽子和煮粽子的過程。

4.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1)探索剝粽子的方法。

(2)品嘗粽子,和妳的夥伴談談妳吃的粽子的味道,以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幼兒園包餃子手工教案2壹、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認識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了解端午節包粽子的幾種獨特方法和名稱。

2.引導孩子學習包粽子的方法,包粽子可以用纏繞、捆綁的方法。

3.孩子們可以互相幫助,壹起體驗包餃子的樂趣。

本次活動的亮點:

了解粽子的起源和特點,學習做粽子。

這項活動的困難:

能包粽子,紮得緊緊的。

二、活動準備

1,濕泥

2、若幹樹葉、橡皮筋

3、例題、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老師情況介紹,介紹今天的主題,激發孩子學習餃子的興趣。

(1)小朋友,妳吃過粽子嗎?妳吃過什麽形狀的粽子?

(2)老師展示課件,幫助孩子理解不同形狀的粽子。

我們吃過的粽子壹般是三角粽子、四角粽子、湯圓。

2.老師展示課件,指導小朋友學習包粽子。

(1)老師展示課件,引導孩子觀察粽子,看它的形狀和特點。

(2)老師拿出示範作品,小朋友讓妳看。妳在粽子外面穿了壹件外套。妳知道它的外套是什麽做的嗎?

(3)以前有壹種粽子葉叫蘆葦葉,也可以用來包粽子。

(4)妳知道粽子的葉子裏有什麽嗎?它是由什麽制成的?

(5)通常我們的粽子是用糯米包裹的,可以加入各種餡料。妳吃過什麽樣的餃子?

3.老師展示課件演示包粽子的過程,引導孩子對包粽子產生興趣。

(1)妳包過餃子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用泥包粽子。

(2)老師講解介紹制作方法,老師示範。本文重點介紹將粽子葉卷成三角形,用橡皮筋將粽子裹緊的方法。

拿壹片寬大的粽子葉,把它卷成圓錐形。用手旋轉圓錐體,使其變得更細長。

用糯米填滿蛋筒。將沒有米的壹端向內折疊在葉子的兩側。

c、向下折疊稻葉,直至糯米口完全被覆蓋,重復折疊口部多余的稻葉。

用繩子把粽子綁牢。

4.孩子們分組包餃子,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孩子大膽嘗試,互相幫助,對能力弱的孩子給予及時的指導。

四。活動摘要

活動前,根據孩子們的提問,設計制作壹份關於端午節體驗的調查問卷,鼓勵孩子們廣泛收集信息,積累經驗。在活動中,鼓勵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調查數據,交流和分享他們關於端午節的經歷。結束後,老師和孩子們會將收集到的數據分類展示。

幼兒園包餃子手工教案3壹、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願意了解壹些端午節的習俗和起源,參加壹些節日的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有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環境的創設

1,科學區:展示不同形狀的香包。

2.美工區:擺放制作長命驢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關於端午節的筆記,供孩子閱讀。

第三,父母的工作

1.和孩子們壹起收集關於端午節習俗的圖片和資料,並告訴他們端午節的習俗。

2.帶孩子去買粽子、香包等節日用品。

3.和孩子們壹起看關於節日慶祝的報道。

四。活動安排:

活動1:端午節的習俗和起源

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知道端午節的壹些習俗和起源。

2.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初步的興趣,對屈原有所崇敬。

兒童表演:

我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很認真,眼睛睜得大大的,臉上寫滿了敬佩。當聽到屈原投江的場景時,他們都發出“啊”的感嘆和惋惜。壹些孩子仍然在努力講述他們從父母那裏聽到的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和習俗。

活動二:粽子香包

目標:

1,感受粽子香包的美好。

2.學習探索中重疊圓錐體的技巧。

3.養成認真做事的習慣。

兒童表演:

少年:“看!我的餃子大。”

少年:“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

少年:“我們五顏六色的粽子真好看,啊——啊!咬壹口。”

……

少年:“哇!老師把我們的紙團子串起來,好漂亮!”

楊:“這是我做的。”

楊:“我也有我的,好幾個!”"

少年:“我們的教室真漂亮!其他班肯定沒這麽好看。”

家長反映:

家長來接孩子,進教室時發現橫梁上掛著壹串粽子香包。他們都說很漂亮,有的家長還興致勃勃地摸了摸。小孩子也很積極的拉著大人去參觀他們的作品,壹臉的得意。父母說班級環境很美,很美。

六、活動的效果與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豐富有趣,活動效果良好。首先,孩子的參與非常積極認真。通過講述“端午節的習俗和由來”、折紙“粽子香包”、用羊毛編織“長壽繩”、塑料樓等活動,讓孩子們對端午節有了壹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培養了動手能力,感受到了節日的歡樂氣氛。

其次,家長們在活動中也很配合,帶了香包等端午節的特別物品,還特意請假來參加這個活動,活動進行的很順利。

幼兒園包餃子手工教案4壹、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了解端午節的壹些習俗和起源。

2.孩子們用彩紙、軟陶和繩子手工制作粽子,讓孩子們在做的過程中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3.在手工包粽子的過程中,引導孩子保持桌面清潔,培養良好的活動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彩紙,繩子,軟陶

2.塑料盒和紙盤

3.手工工具和輔助材料

4.實物粽子

三、活動過程

1,老師展示實物粽子,引導小朋友觀察形狀,引出端午節。激發孩子手工包粽子的興趣。

(1)請看老師有什麽。妳吃過了嗎?

(2)每年端午節,我們都吃粽子。有孩子能告訴我們妳吃粽子的感受嗎?

(3)原來小孩子都喜歡吃粽子,配上甜甜的紅糖就更好吃了!

2.那麽妳想知道粽子是怎麽做的嗎?手工制作,激發興趣。

(1)端午粽子其實是每個食品工作者包的。而且我們家的粽子都是大人包的。

(2)老師引導幼兒了解手工粽子的包裹方法,並討論手工粽子的方法和要求。

3.老師們手工包餃子。請仔細觀看它們!

4.老師壹邊講解壹邊演示手工餃子。手工制作時註意慢壹點,難點多講幾遍。

(1)老師把孩子分組,孩子自己嘗試包粽子。

(2)按照詳細的步驟再跟著老師壹步壹步的制作。

5.孩子們制作完成後,老師引導孩子們對自己的作品做壹個簡單的介紹。

6.把實物粽子分發給孩子們品嘗,讓大家壹起感受節日的快樂。

四。活動摘要

在展覽的最後,老師總結了端午節,並讓孩子們把自己的手工制品帶回家,與父母分享端午節的快樂,壹起吃粽子。

幼兒園包餃子手工教案第五部分活動目標:

1.知道粽子的由來以及幾種獨特的包法和名稱。

2.學習包粽子的方法,可以用纏繞,捆綁的方法包。

3、可以互相幫助,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重點:

了解粽子的起源和特點,學習做粽子。

活動難度:

能包粽子,紮得緊緊的。

活動準備:

1,濕泥,若幹棕葉,橡皮筋

2、例題、課件

活動流程:

首先,激發興趣的引入。

1,老師:妳吃過粽子嗎?妳吃過什麽形狀的粽子?

2.展示課件,幫助孩子理解不同形狀的粽子(三角形粽子、四角粽子、團粽子等。).

第二,學習包粽子的方法。

1.舉個例子:妳看,粽子外面有壹件外套。妳知道它的外套是什麽做的嗎?(宗爺)。我們太湖邊上還有壹種粽子葉叫蘆葦葉,也可以用來做粽子。平時我們的粽子裏面都是糯米,還可以加各種餡料。

2.老師:妳包過粽子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用泥包粽子。

3.介紹制作方法,老師會邊演示邊介紹:重點介紹把粽子的葉子卷成三角形,用橡皮筋把粽子裹緊的方法。

4.孩子們分組包餃子,老師巡回指導,鼓勵他們大膽嘗試,互相幫助,對能力較弱的孩子給予及時指導。

第三,結尾部分。

讓孩子們評論誰做的餃子最好吃,讓他們把餃子送到小吃街玩角色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