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荷蘭豆怎麽才能種好?

荷蘭豆怎麽才能種好?

荷蘭豆,又稱豌豆、青豆。其嫩莢、嫩梢、種子均可食用,營養價值高,口感好。現已作為名優蔬菜品種廣泛栽培。荷蘭豆制品不僅在國內銷售,還出口到日本和東南亞國家。栽培面積逐年增加,是冬春季種植的重要蔬菜品種。

1.整地和施肥

豌豆根深,根系發達。為了保證荷蘭豆的產量,在前壹年的秋季,要選擇土壤疏松、肥力強、排灌、土壤酸堿度中性的地塊進行露地種植。每畝施腐熟農家肥約4000公斤,復合肥3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深耕耙壟,壟寬70cm,壟高15cm。

第二,播種

1,播種期壹般在入冬前,當表土融化到10 cm深度時,即可進行頂壟播種。播種期壹般在5月上旬,最遲不晚於5月10。

2.壹般來說,荷蘭豆是通過鉆孔播種的。在準備好的壟上挖3-4厘米深的溝。將種子撒在間距2-3厘米的溝裏,然後用土覆蓋壓制。土壤厚度約3厘米,每畝需種子量7-8公斤。

第三,現場管理

1.植物調節中的荷蘭豆苗壹起出來後,要加強中耕除草和保濕,當蔓長到5至6片真葉時,要搭架引枝上架。架設可以通過騎單梁跨越進行。在壹個田埂的兩邊插壹根腳手架桿,綁牢。每隔2米綁壹對桿子,然後在田埂每側離地面20厘米處,用壹根結實的繩子繞在每根立桿上,直到整個田埂兩側都綁好,這樣荷蘭豆苗就能保持在兩側的綁線中。荷蘭豆苗長高時,兩邊的捆綁線逐漸向上紮,間距20厘米,荷蘭豆的莖始終保持在兩邊的捆綁線內,避免翻苗。為了加固,在每根田埂的對立桿上沿田埂加橫桿,紮緊。

2.肥水管理豌豆苗期要適當抑制,開花時要及時澆水,整個開花結果期要及時澆水。結合追肥2-3次,每畝用水追肥眉佳英來或內克德約65,438+00-65,438+05 kg。

第四,蟲害控制

目前,根腐病、白粉病、褐斑病、銹病、芽枯病、豆莖蠅、豆螟等害蟲是生產上危害較大的主要害蟲,必須精心防治。

(1)根腐病是危害荷蘭豆的最主要病害之壹,全省普遍發生,初冬種植嚴重。

1,癥狀:該病由真菌引起。從苗期到成長期均可發生,主要為害根和莖基部。發病時,葉片自下而上逐漸變黃枯萎,但不脫落;病株莖基部和主根褐色,皮層腐爛。莖切開後,維管束呈褐色,嚴重時整株死亡。如果菜地地勢低窪,土壤有粘性,基肥多年不分解,天氣濕熱,病害發生更嚴重。

2.對照:(1)與非豆科作物合理輪作。(2)加強栽培管理:采用高壟栽培,雨後及時排水,施農家肥充分腐熟,追施眉佳海洋之星海藻包營養,增強植物免疫力。(3)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撒生石灰消毒。(4)化學防治:最好適時用種子重量的0.3%拌種,從發病初期開始用10%世高12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500倍液噴根。

(2)白粉病是豌豆最重要的病害之壹,每年生育中後期易流行。

1.癥狀:這種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危害葉子、莖和豆莢。大部分都是從葉子開始的。起初,葉子上出現白色粉末斑點,然後逐漸擴大成碎片。嚴重者葉片兩側布滿白色粉末,葉片幹枯。莖和莢感染後也出現白色斑點。濕度大、晝夜溫差大的條件下容易生病。此外,通風不良、光照不足、澆水過多、偏施氮肥也容易加重危害,雨季也不利於該病流行。

2.控制:(1)加強肥水管理,增施磷、鉀、鈣肥,增強植物免疫力,合理密植,保持田間通風透明。(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每10天用1000-1500倍液(嚴重者高劑量)1次,***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的發生發展。病情較輕的田間或新種植區可噴施15%三唑酮1000倍液,有壹定的防治效果。

③、褐斑病是豌豆的常見病害之壹。

1,癥狀:葉片感染後產生邊緣明顯的淡褐色斑點。莖上的病斑呈褐色橢圓形,後期病部可見黑斑。這種疾病是壹種真菌疾病,種子攜帶細菌。高溫高濕天氣有利於發病。

2.防控:(1)合理輪作,加強田間管理。(2)選擇無病種子或種子重量0.3%的適當時間拌種。(3)化學防治:發病初期應噴灑600倍的30%氧氯化銅或8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溶液,嚴重時建議使用1500倍的10%世高進行防治。

(4)每年2-4月銹病較易發生。

1,癥狀:主要危害葉和莖。發病初期,背部或葉面產生黃褐色小斑點,後期膨大,破裂後散紅褐色粉末。莖上的病和葉上的病相似。該病為真菌病,雨季發病嚴重。

2.防治:(1)選擇早熟品種,及時播種,防止入冬前發病。(2)合理密植,雨後註意排水。(3)發病初期用50%硫磺懸浮劑或15%三唑酮1200倍液,每10天壹次,連續2-3次。對上述殺菌劑有抗性的地區或病害嚴重時,用1500倍施高防治。

(5)芽枯病又稱頭腐病、濕腐病,近年來發生越來越多。

1.癥狀:主要危害嫩梢,先澇後濕腐,濕熱天氣發病快。在進壹步擴展期間,豆莢的花梗和莖也會被感染。天氣潮濕時,患處有灰色毛黴和黑針大的孢子囊群,嚴重時芽黃爛。該病由接合菌亞門真菌引起,夏季炎熱多雨時更為嚴重。

2.對照:(1)與非瓜類作物連作3年以上。(2)合理密植,註意通風,雨後及時排水。(3)雨後及時噴藥,先摘除病尖,病初選用30%氧氯化銅600倍液、75%達克羅寧600倍液(保護藥)或58%度米爾600倍液(治療藥)開始噴藥。

(6)、豆稈蠅,又名豆稈黑潛蠅。

1.為害特點:莖主要受幼蟲蛀幹為害,使莖中空,從而影響水分和養分的運輸,使植株逐漸死亡。豆莖蠅體小,成蟲約2.5毫米,體色黑而亮;幼蟲體長約3.3毫米,體色為乳白色。

2、防治方法:(1)及時處理殘茬和稭稈,減少越冬蟲源。(2)化學防治:重視苗期作為防治重點。播種前,每畝1.5公斤米樂應與基肥壹起施入。種子出苗後,用辛硫磷1000倍液和殺蟲雙1500倍液灌根噴霧。

(7)、豆莢螟,又稱菜豆螟、豆莢螟。

1.為害特點:幼蟲用於為害葉、花、莢,常卷葉用於為害或吃花、莢,落花、莢有選擇。嚴重時,食莢率達70%以上。

2.防治方法:(1)及時清除破損的豆莢和豆葉,清除田間落花和豆莢,減少蟲源。(2)在田間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3)農藥防治:註意在1齡幼蟲(3齡前)吃果前及時進行農藥防治,從現蕾開始噴灑農藥,每10天壹次,重點噴灑花蕾和嫩莢。藥劑可選自5000倍或5%高效氯氰菊酯。

本文由國泰眉佳技術團隊編輯。

請務必以下列格式註明。

文章來源:天保農業技術服務平臺(ID: zhxdnyjs)

參考資料:

10老農教妳荷蘭豆高產種植技術。

中國農業網:荷蘭豆病蟲害綜合防控策略

河北省行唐縣農業局“長豆角病蟲害防治”

橫峰縣農業局荷蘭豆病蟲害及防治措施

本期編輯:谷峰和周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