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孢菇種植前的準備
在種植雙孢菇之前,首先要做壹些準備工作,包括菇房的搭建,培養料的制作,菇房的消毒。
1,蘑菇屋建設
壹般來說,菇房的建造要靈活,如蔬菜大棚、雞舍等。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或者打算常年搞蘑菇種植,也可以專門建蘑菇房。
菇房外部建築:由於雙孢蘑菇的菌絲體和子實體不需要太多的光照,菇房的建築壹般應該是東西向的,它是以東西長30m,南北寬8m,20?30㎝通風口。菇房內部構造:菇房屋頂采用鋼結構,然後覆蓋草簾保溫,覆蓋棚膜。菌床也可以用鋼結構,但為了節約成本,可以用竹竿代替。壹般菌床可以建到7米長,7米寬,7米高。1.2m?45㎝,床中間設過道,方便工人操作。壹般過道寬度為60㎝。2.雙孢蘑菇培養基的制備
在雙孢菇的栽培中,菇農常以玉米芯為原料,輔以幹牛糞、碳酸鈣、棉渣、石灰粉等。,並能自己制作優秀的培養料。原料配制的配方為:將玉米芯、發酵幹牛糞、活性輕質碳酸鈣、棉粕按15: 9: 1: 15的比例混合,然後加入少量石灰粉調節培養基的PH值。
3、文化素材的制作
制作培養料前,先將玉米芯粉碎,幹燥後的玉米芯應粉碎成不超過0.3㎝的顆粒。然後按照上面說的比例準備其他原料。材料準備充分後,澆水攪拌,盡量使原料和水混合均勻,壹般保持培養料含水量在60%左右。判斷培養物濕度的標準是用手抓壹把培養物並緊緊握住。如果能流出水滴,則準備好的培養料應混合均勻、疏松、不結塊。
將混合好的培養料堆放發酵,發酵後第四天翻面,然後繼續自然發酵兩天,培養料的制作到此完成。
4.給蘑菇房消毒。
為了防止有害細菌感染菇種,在菇床鋪設培養料前,應先進行消毒。具體做法是用石灰粉從菇房門口開始,包括地面,撒個遍。
二、播種雙孢蘑菇
做好以上準備後,就可以播種雙孢菇了,雙孢菇的栽培壹般在8-9月播種。播種前,將培養料直接倒在菌床上,鋪勻,厚度25㎝左右,中間高,外緣低。隨時用溫度計測量培養料的溫度,當培養料溫度降到28℃時,就可以開始播種了。播種時,將購買的菌種按使用說明均勻鋪在菌床上,並按要求覆蓋培養料。
第三,雙孢菇播種後的管理
雙孢菇播種後,主要有產卵、出菇和采收的管理。
1,真菌管理
雙孢菇播種後進入發菌期管理。播種後,溫室應密閉,保持微通風,溫度控制在28℃以下,適宜溫度為26攝氏度左右,空氣相對濕度為75%左右。大約3~4天後,菌絲會在培養料中定殖,此時可適當增加通氣量,促進菌絲向培養料中生長。
2.覆蓋土壤
菌絲長滿菌床後,就要覆土了。覆土前壹周左右,取團粒結構較好的表土粉碎,然後加入石灰將土壤的PH值調至8~8.5,再將土壤與1:10甲醛+0.5 ml阿維菌素充分混合均勻,堆起來用薄膜覆蓋,密封48小時,揭去薄膜,鋪土堆散藥味。然後在培養料的料面上均勻覆蓋細土,覆土厚度壹般為3㎝左右,要保證覆土厚度均勻。
覆土通風壹天後,噴水調節土壤濕度。壹般每平方米噴水量在5㎏左右,兩天噴四次。噴水後給菇房大通風4小時左右,然後關閉菇房,早晚稍微通風。在此期間,保持菇棚內溫度在22℃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在80%~85%。
3.結果期管理
進入出菇期後,應先噴菇水,每平方米噴水量壹般在4㎏左右,兩天內也要噴4次,菇棚內溫度應保持在65438±06℃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在85%~90%左右,並保持適當通風。當原來的基地長到黃豆大小,就要開始噴蘑菇水了。壹般壹天噴壹次,三天用水量在每平方米3㎏左右。此時,蘑菇棚內的溫度應降至65438±06℃以下,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90%左右。
4.雙孢蘑菇的收獲
正常情況下,雙孢蘑菇生長45天後即可進入收獲期。采收的標準是當雙孢菇直徑達到2~4㎝時,要及時采收,以免影響雙孢菇的品質和出菇。采蘑菇時,用手輕輕捏住蘑菇蓋並轉動,即可輕松采摘,然後將蘑菇根部剪掉,並及時將采摘的菌坑用土填滿。
5.采摘後的床面管理
采摘完最後壹個蘑菇後,要及時清理床面的死菇和病菇,避免腐爛和感染,並及時用濕潤的細土填滿清理好的菌坑。出菇中後期,可根據出菇量調節床面PH值和補充營養液,通過噴石灰水調節PH值;營養液噴施0.1%~0.2%尿素+1%葡萄糖,可大大提高雙孢菇的產量和品質。
近年來,雙孢蘑菇在市場上很受消費者歡迎,吸引了許多菇農從事雙孢蘑菇種植。希望本文能幫助妳提高雙孢菇栽培的產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