醪糟生產
原料配方:上等糯米5000克,酒曲50克。
生產方法:
1.將5000克糯米用清水洗凈,浸泡1小時,然後倒入簸箕(南方淘米洗菜用的竹器,看起來像北方的簸箕)中,瀝幹。
2.在蒸鍋裏鋪上紗布,把瀝幹的糯米倒在上面,用大火蒸1小時,然後倒入盆中,用電風扇把米溫降到20℃-40℃時(根據酒曲的種類不同,糯米的產地不同,甚至緯度和溫度也會不同),再往盆中倒入適量的涼開水,用手攪拌均勻。將酒曲磨成粉,放入鍋中再次攪拌。
3.將攪拌好的糯米倒入缸中,用手在中間挖壹個小窩,然後在剩下的酒曲粉中加入壹點涼開水,撒在飯的表面。然後用木蓋把缸頭蓋緊,用藥棉包好,放進草窩裏,3天就成了醪。
產品特點:本產品汁多,顆粒飽滿,甜中帶醇。
自己在家做土豆泥!
先決條件:
1,釀酒的前提是妳得買曲。
2.米酒要在攝氏30度左右(華氏80度左右)的溫度下發酵,所以釀酒要選擇夏天或者冬天(加熱器旁邊)。
步驟:
1.將糯米蒸成米飯(不要太硬)然後冷卻到不燙手的溫度(米飯過熱或過冷都會影響酒曲的發酵);
2.將部分大米鏟入發酵米酒的容器中(我用的是有蓋的陶瓷湯盆),平放;
3.在那層米飯上均勻的撒壹些擰好的酒曲。
4.鏟出壹些米飯鋪在剛才的清酒曲粉上,再鋪壹層米飯...這樣鋪壹層米壹層曲,大概4層左右(隨便吧,看妳有多少米和曲);
5.將容器蓋緊,放在合適的溫度下(如果室溫不夠,可以用厚毛巾包裹容器保溫);
6.發酵36小時左右後,打開容器的蓋子(裏面裝滿了酒),放入冷開水(為了停止發酵),再次蓋上蓋子,放入冰箱(盡快停止發酵,盡快食用)。
註:1,做糟醅(糟醅|甜酒)的關鍵是幹凈,任何東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否則會發黴長毛。妳應該首先清洗和擦幹蒸飯的容器、鏟飯的鏟子和發酵米酒的容器,還要清洗和擦幹妳的手。
2.發酵中期(12小時,24小時),可以開蓋看看(不要經常開蓋)。如果沒有酒香和米飯沒有形成豆腐塊的趨勢,可以把容器的蓋子拿到廚房的火上加熱,然後蓋上蓋子,這樣裏面的米飯就不會因為溫度不夠而無法繼續發酵了。
3.酒醅的制作過程非常幹凈,所以如果偶爾發現有壹些長毛現象(有時是因為發酵時間過長),除了毛毛,還是可以吃酒醅的。如果妳做的酒每次都是滿頭長發,五顏六色,估計是哪個生產環節沾了生水或者油,不幹凈。我勸妳別吃了,這次就交學費吧。
4.我也曾用普通大米釀酒,效果不錯。
老竈是江南產稻區用糯米和甜曲制成的發酵食品。青海不產糯米。這種小吃純粹是大陸傳下來的。據說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了。它落戶西寧後,經過多年的實踐和再創造,在配料和加工中加入了雞蛋和牛奶,為醪糟增添了濃濃的高原風味。
據老人回憶,清末民和、西寧等地就有賣清水醪糟的商販。到了本世紀三十年代初,賣酒醅的小吃店不斷推陳出新,在煮好的清水酒醅中加入葡萄幹、桃仁、幹果和糖,味道香甜,令人驚喜。從此開創了雞蛋花“單套糟”和牛奶“全套糟”,成為西寧地方小吃的獨特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