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五種草藥簡介

五種草藥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唇形科植物牛至全草中藥大辭典3.1五味藥別名3.2來源與產地3.3性味3.4功能主治3.5化學成分3.6藥理作用4唇形科風毛菊屬地上全草。全國中草藥匯編。五味藥4.1拼音名稱4.2五味藥別名4.3來源4.4性味4.5功能主治4.6五味藥用法用量4.7摘自唇形科風毛菊屬全草。中文版草五香草5.1產地5.2拼音名5.3英文名5.4別名五香草5.5產地5.6原形5.7產地分布5.8性狀5.9化學成分5.10藥理作用5 .11毒性5.12性味5.13歸經5.14功能主治5.65438附:1方中五味藥,2個中成藥中五味藥,3個古籍中五味藥,1拼音w ǔ xi ā ng c ǔ o

2英文參考Suchow Mosla herb[湘雅醫學詞典]

3.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全草,《中藥大辭典》五草五草是中藥的名稱,來源於《陜西植物藥調查》,是《中藥年鑒》[1]中記載的牛至的別名。

3.1五味藥別名:香薷、茵陳和五味藥[2]

3.2來源與產地:分布於新疆、甘肅、陜西、河南、江南等地的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全草。[2]

3.3辛涼[2]。

3.4功能主要包括解表、理氣、燥濕、利濕[2]。

1.治療感冒發燒、胸悶、嘔吐腹瀉、黃疸、水腫和小兒疳積。煎服:9 ~ 15g。[2]

2.治療外傷和皮膚瘙癢。搗實或油炸和清洗。[2]

3.5化學成分莖和葉含有揮發油,包括麝香草酚、香芹酚和乙酸香葉酯。它還含有山奈酚、芹菜素、木犀草素和香葉醇作為苷元,以及咖啡酸和其他羧酸。[2]

3.6藥理作用酊劑有明顯利尿作用,浸劑有祛痰作用。在體外能抑制壹些常見的致病真菌和細菌。[2]

4.蘇州百合科地上全草。全國中草藥匯編。五味藥材4.1拼音名稱w Wǔ Xiānɡ Cǎo m: o

4.2五草別名為東紫蘇、小葉香薷[浙江]、香薷、小葉香薷、野菜。

4.3來源於唇形科山茶屬植物松田隼石薺苧,地上全草入藥。秋季將地上部分剪下,紮成小把,很少用或陰幹。

4.4性味辛溫。

4.5功能:解毒、抗炎、利尿、鎮痛。用於中暑、感冒、胃痛、扁桃體炎;蜈蚣咬傷的局部治療。

4.6五香草用法用量3 ~ 5元;全草搗碎汁外敷。

4.7摘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5.唇形科麝香蘇州全草,中藥五藥5.1來源於浙江民間草藥。

5.2拼音姓名w Wǔ Xiānɡ Cǎo m: o

5.3英文名Suchow Mosla,Suchow Mosla的藥草。

5.4五草別名:東紫蘇、香薷、小葉香薷、芝麻、野菜。

5.5來源:唇形科蘇州麝香全草。

拉丁植物和動物礦物名稱:蘇州香薷松田隼

收割與儲存:全草在65438+10月份收割,曬幹或少用。

5.6原生壹年生草本植物,高度1250cm。莖直立,四棱,疏生短柔毛。葉對生;葉柄長27毫米,稍具柔毛;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22.2cm,寬0.20.4cm,先端漸尖,基部狹楔形,邊緣有鋸齒,近全基部,上部被微柔毛,下脈短剛毛,具腺點。聚傘花序2花,在主莖和側枝上形成頂生假總狀花序,長25毫米,花稀疏;苞片小;稀疏排列,近圓形至橢圓形,長65438±0 . 52 . 5mm,頂端和尾尖,上面具柔毛,下面密被腺點;萼鐘形,長約3毫米,外面具柔毛和腺,萼齒5,二唇形,後3齒較短,前2齒深裂;花冠紫色,長67毫米,外被微柔毛,上唇直立,微凹,下唇3裂,中部裂片較大;雄蕊4,後來能育,稍延長;子房4裂,花柱基生,柱頭2裂。小堅果呈球形、棕色和網狀。花期765438+10月,果期8165438+10月。

5.7棲息地分布生態環境:生於山區的草坡或路旁。

資源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東部。

5.8性狀鑒別莖呈方形圓柱形,多分枝,長2042cm,表面灰綠色至紫色,被向陽花所毛,質脆。葉對生,卷曲皺縮,展平後呈條狀或披針形,長1.53cm,寬25mm,兩側有短柔毛和腺點。花簇生,苞片小,僅1.52.5cm長,花冠淡紫色。小堅果呈球形,表面呈暗褐色。有壹個細網。氣味濃郁,刺鼻,清涼。

5.9化學成分從全草揮發油中分離出26個成分,鑒定了9個成分。正丁酮、冰片烯、側柏酮、二氫香芹酮、香芹酚、甲基丁香酚、橙花油烯和α石竹烯。

全草中還含有兩種黃酮類化合物:Moslo黃酮[2]和moslosooflavone,即5-5羥基7-二甲氧基黃酮[3]。

5.10五味藥的藥理作用1。五味藥的體外抗菌作用試驗表明,湯劑具有壹定的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和變形桿菌的抗菌作用最強,對大腸桿菌、宋內誌賀氏菌和副傷寒桿菌也有較好的抗菌作用,但對弗氏棒狀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抗菌作用稍差。抗菌活性成分存在於葉和莖中,根沒有作用。大鼠口服湯劑後,其深縮尿在試管中有抗菌作用[1,2]。

2.免疫調節作用五味中藥能促進健康人和急性腎炎患者的淋巴轉化,具有免疫調節作用[3]。

3.毒性五香草湯對小鼠的LD50為0.78±0.65438±0.03ml/kg。小劑量對家兔無明顯毒性,但在1ml/kg劑量以上,出現明顯的陣發性顫動、驚厥等中毒癥狀;2ml/kg劑量可引起家兔反復驚厥、全身僵直、角弓倒置、反復發作而死亡。亞急性毒性試驗表明,揮發油以0.1.4 ml/kg混合2周,兔血紅蛋白、血清丙氨酸轉氨酶、尿素氮等指標正常。五種草藥的毒性可能與所含的側柏酮有關。30mg/kg苯巴比妥鈉對低劑量組家兔有壹定的保護作用[4]。

5.11對大鼠和小鼠的亞急性毒性試驗證明毒性很小。其半數致死量為10.1g/kg。

5.12有刺激性味道;性溫度

5.13經絡與肺;胃經

5.14功能指示及解決方案表;消暑;理氣止痛。主寒;中暑;噴發;胃氣痛;喉嚨痛;癤子;蜈蚣咬傷

5.15內服五味藥用法用量:煎服,915g,大劑量可達3045g。外用:適量,新鮮搗爛。

5.16各種論據1。浙江民間草藥:開膈理氣。治療胃氣痛和消化不良。

2.《杭州藥誌》:治感冒吐血。

3.《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解毒消炎,利尿止痛。治療中暑,感冒,胃痛。

5.17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