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蒽是從工業上用結晶法分餾煤焦油得到的蒽油餾分中分離出來的,然後用升華法提純。高純蒽可用作閃爍計數器的閃爍體。
2065 438+07 10 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供參考,蒽在三類致癌物清單中。
中文名:蒽英文名:蒽化學式:c 14h 10 c6h 4(CH)2c 6h 4分子量:178.22 CAS登記號:120-12-7 EINECS登記號:204-371-1熔點:215(℃)沸點:340(℃分子量:178.2292 g/mol物性數據、毒理學數據、生態學數據、分子結構數據、計算化學數據、基本性質、儲存方法、合成方法、溶劑法、蒸餾-溶劑法、化學法、乳狀液膜法、區域熔融法、合成法、應用、毒性介紹、應急處理、物性數據65438+ 2。熔點(℃): 215 3。沸點(℃):340±4。相對密度(水= 1): 1.24 5。相對蒸汽密度(空氣= 1): 6.15 6。飽和度。Mol):-7156.28。臨界溫度(℃):596.1.9。臨界壓力(MPa): 3.0310。辛醇/水分配系數:4.45 11。閃點(℃): 121 (CC) 12。點燃溫度(℃): 540 13。爆炸上限(%): 5.2 65438。16.折射率:1.5948 17。溶解度參數(J·cm-3)0.5:17.809 18。範德華面積(cm2 mol-1):1.084×1010 19。範德瓦爾斯體積(cm3 mol(kj mol-1):-7064.3 21。結晶相的標準主張熱(焓)(kj mol-1): 126.022。晶相的標準熵(j mol-1 k : 207.15 23。晶相標準生成自由能(kj mol-1): 282.8 24。晶相標準熱熔(j mol-1k-1):210.50 25。氣相標準。: -7166.0 26.氣體標準聲稱熱(焓)(kj mol-1): 227.7 27。氣體標準熵(j mol-1k-1):386.03 28。: 331.4 29.氣相標準熱熔(J mol-1k-1):182.84毒理數據1,* *性別:小鼠經皮標準德雷茲試驗:16544。16g/kg;小鼠口服LD50:4900mg/kg;小鼠口服LD:> 17g/kg 3。急性毒性[16]LD50:430毫克/千克(小鼠靜脈)4。***性別[17]小鼠經皮:118μg,輕度**。生態數據1。生態毒性[18] LC50: 0.36毫克/升(24小時)(黑頭魚);11.9微克/升(96h)(藍鰓太陽魚,幼魚)2。生物降解性【19】好氧生物降解(H):1200 ~ 11040厭氧生物降解(H): 4800 ~ 44160 3。非生物降解[20]水相光解半衰期(h):0.58 ~ 1.7光解最大光吸收波長範圍(nm): 251.5 ~ 374.5光氧化半衰期(h): 111 ~ 38500。1029(蚊魚);4400~9200(虹鱒魚);759~912(跳蚤);7760(綠藻)分子結構數據1,摩爾折射率:61.93 2,摩爾體積(cm3/mol): 157.63,等滲比容(90.2k): 414.94,表面張力(達因/厘米極性(10-24cm3): 24.55計算化學數據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2。氫鍵供體數量:0.3。氫鍵受體的數量:0.4。可旋轉化學鍵的數量:0.5。互變異構體數量:0.7。重原子。學位:154 10。同位素原子序數:0 11。確定的原子立體中心數:0 12。不定原子立體中心數:0 13。確定的化學鍵立體中心數:0 14。(純白色帶紫色熒光)蒽的相對密度為1.25(27℃),1.283(25℃),熔點為217,沸點為342,閃點為196.1.1265438。穩定地用作發光材料(例如在閃爍計數器中),特別是用於塗層(例如用於吸收紫外線)。用於制造蒽醌和染料。也用作殺蟲劑、殺菌劑、汽油凝結劑等。蒽的制備或來源是在煤焦油蒸餾的最後階段得到的,可以從煤焦油的蒽油中分離出來。危險標簽20(腐蝕性產品)衍生物蒽醌1的儲存方法。儲存註意事項[25]儲存在陰涼通風的倉庫中。遠離火源和熱源。儲存溫度不得超過30℃,相對濕度不得超過80%。包裹是密封的。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不得混合。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存區應配備合適的材料來控制泄漏。2.生產設備應密封,生產現場應通風良好。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裝備,並在皮膚上塗抹壹些防護藥膏。用內襯塑料袋的麻袋包裝。每袋25公斤或50公斤。儲存在陰涼、通風和幹燥的地方。由粗蒽生產精蒽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溶劑法、蒸餾法、溶劑蒸餾法、升華法、萃取蒸餾法等。溶劑法溶劑法是利用粗蒽中蒽、菲、哢唑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差異,選擇合適的溶劑對粗蒽進行洗滌結晶,制備精蒽。由於菲在許多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遠大於蒽和哢唑,溶劑法壹般用第壹溶劑洗滌粗蒽除去菲,得到蒽和哢唑的二元混合物,完成母液的再生循環。第壹類脫除菲的溶劑主要是苯溶劑,如苯、甲苯、二甲苯、重苯或溶劑油。由於哢唑在含氮溶劑和壹些極性溶劑中的溶解度大於蒽,如吡啶、糠醛、苯乙酮和DMF(N,N-二甲基甲酰胺),因此選擇第二類溶劑對蒽和哢唑的二元混合物進行洗滌結晶,制備精蒽,濾液循環使用,可獲得80-90 wt%的哢唑。壹般經過兩次洗滌結晶後,蒽的純度可以達到89 wt%以上。蒸餾-溶劑減壓蒸餾和重苯洗滌結晶:這種耦合連續法首先采用減壓蒸餾,因為蒽和菲的沸點幾乎相同,哢唑的沸點與它們相差很大。利用其中的這壹特性,將蒽菲混合餾分進行蒸餾切割,其中哢唑含量僅為3%左右,然後用苯溶劑對蒽菲餾分進行壹次洗滌,制得純度大於90%的精蒽。而且通過減壓蒸餾,切割蒽菲餾分中蒽的含量可以達到48%左右,明顯高於常壓蒸餾,蒽和菲的收率也遠高於常壓蒸餾。與簡單的溶劑法相比,該方法可大大減少溶劑用量,提高產品收率。粗蒽真空蒸餾-苯乙酮洗滌結晶法:其工藝流程主要包括蒸餾和溶劑洗滌結晶系統:首先粗蒽加熱熔融至65438±050℃從蒸餾塔中部進料,粗菲在塔頂,半精蒽從第52塊塔板分出,含蒽55%左右,粗哢唑從第3塊塔板抽出,含哢唑55%左右;然後將120℃的半精蒽和苯乙酮按1:1.5 ~ 1:2(w/w)的比例混合,加入洗滌器,最後送入結晶器冷卻至60℃,得到純度為96%的精蒽。該工藝生產能力大,可同時分離提純粗蒽中的三種主要組分,實現工業化。蒽油溶劑洗滌結晶-精蒽-重結晶法:該工藝在精餾前將精蒽或半精蒽按1:0.5~1:0.75的比例與溶劑混合,連續蒸餾,蒽作為壹部分產品從塔頂分離出來,再經冷卻結晶得到蒽。使用溶劑可以降低能耗,增加相對揮發度,進而提高精制效果。據計算,這種分離方法只需要幾塊理論塔板,大大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化學法化學法利用蒽、菲、哢唑與粗蒽中某些物質的不同反應性,將蒽與其他物質分離,壹般可回收哢唑、菲。氫氧化鉀法:化學法中最成熟的工藝是氫氧化鉀法。n原子連接在哢唑分子的苯環上,具有很強的活性,能與壹些無機堿反應。粗蒽中的哢唑可與KOH反應生成鹽,在熱條件下哢唑雜環氮原子上的氫可被KOH取代,反應得到哢唑鉀和水。硫酸法:哢唑在室溫下可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哢唑。乳狀液膜法是壹種快速高效節能的分離技術。乳狀液膜體系實際上是壹種水包油(W/O/W)或油包水(O/W/O)的高度分散體系,具有較大的比傳質表面積,進而表現出良好的傳質分離效果。液膜分離過程可以同時實現萃取和反萃取。乳狀液膜具有高效、低能耗的優點,在廢水處理和有機物分離領域發展迅速。區域熔化法區域熔化是壹種分離技術,當每種組分處於熔融狀態時,使用不同的分布間隔。它是利用熔融狀態下物質之間不同的濃度分布來實現的。當熔化區向前移動時,更多的雜質集中在它後面的凝固部分。在操作結束時,後端固化的雜質被切斷,經過反復操作,可以達到很高的凈化程度。復合法該方法的特點是采用各種化學單元操作實現蒽的提純,包括溶劑萃取、蒸餾、化學反應、結晶、升華等。以生產精蒽。該方法沒有實質性的技術創新,但通過單元操作的合理搭配和相互補充,可以盡可能提高蒽的純度,實現工業化生產。精蒽、哢唑和菲的純度分別可達99%、96%和96%。該工藝大規模推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復雜的工藝流程下盡可能降低成本和汙染。應用目前,蒽最廣泛用途是制備蒽醌。蒽醌是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和染料中間體。通過各種取代反應可以制備各種類型的蒽醌染料中間體,極大地開拓了染料工業的發展。蒽醌還用於造紙,制備蒸煮助劑,也可用於生產蒽醌二磺酸鈉(ADA)。蒽醌及其衍生物對腫瘤的治療有壹定的作用,而多氯蒽醌在農藥和殺菌劑方面有壹定的應用。近年來發現蒽醌能加速纖維素與木材的分離,可使纖維素得率提高3~5%,蒸煮時間縮短30%,從而為蒽醌開辟了壹個極具應用前景的新領域。蒽醌在日本、美國、加拿大、北歐等國家和地區已經普及。高純蒽(99.99%以上)可用於制備單晶蒽,用作發光材料(如閃爍計數器)。蒽晶體是所有閃爍體中發光效率最高的,所以經常作為標準物質來比較其他閃爍體的發光率。蒽和鎂的加合物可以用作特殊的催化劑。蒽還可作為許多化合物的單體原料,在化學工業中有較廣泛的應用範圍。毒性介紹了健康危害的方式:吸入、攝入和經皮吸收。健康危害:純產品基本無毒。由於工業產品中含有菲、哢唑等雜質,毒性明顯增加。由於本品蒸汽壓很低,吸入中毒的可能性很小。* *在皮膚和粘膜上;容易引起光敏性皮炎。它已被ECHA列為第壹批高度關註物質。毒理學數據和環境行為蒽毒性:輕度毒性。急性毒性:LD50430mg/kg(小鼠靜脈註射)亞急性和慢性毒性:500mg/kg/天×7天小鼠1/10死亡,體格生長減慢;6mg/天口服33個月後,9/31大鼠死亡,未發現腫瘤。大鼠死於皮下5mg/周×4個月,1/5。* * *性別:兔眼:250μg,重度* * *。兔經皮:10mg(24小時),輕度* * *。致癌性:大鼠最低經口毒性劑量(TDL 0): 18g/kg (78周,間歇性),具有致癌性。環境中的遷移壹些實驗已經證明了多環芳烴(PAHs)的生物降解性。萘、苊、苊等低分子量多環芳烴在實驗研究中可以快速降解。當初始濃度為5 ~ 10 mg/L時,7天內90%以上的多環芳烴被生物降解。熒蒽、苯並(a)蒽、芘、苯並(a)芘和蒽等高分子量多環芳烴難以生物降解。危險特性:遇明火和高熱易燃。能與氧化劑發生強烈反應。燃燒(分解)產物:壹氧化碳、二氧化碳、碳。緊急處理1。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汙染區,並在其周圍設置警示標誌。建議急救人員戴口罩,穿相應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避免灰塵,小心掃起,裝入袋中,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化處理後丟棄。二、防護措施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毒物時戴口罩。眼部保護:壹般不需要特殊保護。防護服:穿工作服。盡量減少直接接觸。手部防護:戴防護手套。其他:下班後洗澡換衣服。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三、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被汙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動水徹底沖洗。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水沖洗。吸入:離開現場,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看醫生。食入:漱口,喝水,誤服者就醫。滅火方法:霧狀水、二氧化碳、沙子和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