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平菇的栽培。
平菇,又稱糙皮側耳,臺灣省也叫糙皮側耳。好吃多肉,價格親民,深受大眾喜愛。北方果樹種植在春季或秋季,多在春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果樹空間大,可在邊境栽培。
(1)果樹開闊地挖邊界。邊框寬度為80 ~ 100 cm,邊框兩側留有過道,方便提貨。邊緣深度比平菇種棒直徑高2 ~ 3厘米。
2播種。平菇種棒放在床底排出,間距3 ~ 5 cm,或棒間無間隙。出料完成後,菌棒用沙土覆蓋2 cm,蓋緊。播種後,進入培菌期。
果樹空間小,可以種在坑裏。
(1)在果樹的空地上挖洞,洞的大小由平菇種棒的直徑決定,菇棒采集後垂直放置,以能放置3 ~ 4棒為標準。穴的深度應比培育的種桿高2 ~ 3厘米。孔間距為40 ~ 50厘米。
(3)播種。將3 ~ 4袋平菇種棒打成壹捆,放入洞中,用沙土覆蓋2 ~ 3 cm。播種後,進入培菌期。
3.文化周期管理。
(1)無論是畦式、穴式、袋栽,都應在上部設置塑料低棚,棚上覆蓋遮陽網,有利於調溫保濕。
(2)低棚溫度調節在22 ~ 25℃。覆蓋土壤濕度保持在50%左右,空間濕度保持在70%左右。在培養細菌的前期,需要將陰涼處蓋緊,以黑暗和極弱的光線為宜。不要經常通風。低棚最好有壹定濃度的二氧化碳。適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刺激菌絲體的旺盛生長。
③
經過壹周的潛伏期,可以看到菌絲恢復生長,呈蓬松的線狀,有延伸的跡象。15天後,土壤開始吃食,20 ~ 25天,土壤中可見到成團的細菌,菌絲生長,準備進入出菇階段。
4.結果期管理。
①早期,蘑菇芽形成前。開棚閉棚拉大晝夜溫差,刺激原基出現和菇蕾形成。最低溫度不得低於5℃,最高溫度不得高於28℃。
②菇蕾形成後,最好將溫度調到15 ~ 18℃,這是最適合子實體生長的溫度,平菇的品質最好。覆蓋土壤的濕度仍在50%左右。空間的濕度應保持在85%左右,並增加通風量,保持空間充滿氧氣。
③
現在芽壹周左右就可以采摘上市了。
二、種植果樹應註意的問題。
1註意藥物傷害。在果樹上噴灑農藥時,要註意保護蘑菇。蘑菇不適合幾乎所有的農藥。它們壹旦直接接觸,很容易形成藥害,會影響蘑菇的正常生長,甚至造成死亡。
註意害蟲。
果園裏會有很多害蟲,要及時處理,以免傷害蘑菇,影響品質。同時要註意果園的環境衛生,避免菇蚊、菇蠅、癭蚊等菇類害蟲的發生。
第三,果樹栽培蘑菇的好處。
果樹種植蘑菇壹直被提倡,也是果業和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方向。菇棒本身就是壹種發酵有機肥,種在地裏可以強健果樹,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改良土壤。森林中茂盛的果樹、遮陰的太陽、新鮮的空氣和充足的氧氣為蘑菇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可以說兩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在果樹上種植平菇也可以進行袋栽,即把菌絲長滿菌袋的培養袋放在扁平的果樹上,直接進入蘑菇生產管理。也可以選擇在果樹上培養細菌,但是在空地上培養細菌有風險,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