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怎麽養鱔魚

怎麽養鱔魚

目前市場上黃鱔的主要貨源是來自野生捕撈,還有壹定數量的野生鱔反季節的囤養,數量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人工養殖黃鱔的前景還是相當不錯的。在這裏我們介紹的是如何養黃鱔效益好、風險低、成活率高、易養易捕、病害少的養殖方法。人工投餵飼料進行養殖的壹種新的養鱔方法。這種養殖方法占地少、節約化程度高、成本低、效益高、好觀察、容易越冬等優點,深受廣大魚農的喜愛,為魚農們脫貧致富找到了壹條事實可行的道路。

壹、網箱設置

網箱面積15~20平方米,用毛竹把網箱固定在水中,箱體保持0.5米在水面上。新網箱在鱔種放養前5~7天下水,使網箱形成壹道由絲狀藻形成的“生物膜”,避免鱔種磨擦受傷。網箱中放置水花生、水葫蘆、油草等水生植物,投放量為網箱面積的2/3~4/5,以便黃鱔棲息和凈化水質。為便於黃鱔攝食和檢查攝食情況,每個網箱需設壹個攝食臺。食臺高10厘米,邊長35~45厘米的方框,框底和四周用篩絹圍住,並固定在網箱內水面下30厘米處。網箱行間距1.5~2米,夏季高溫期網箱上覆蓋黑色遮陽網。

二、黃鱔種苗的選擇

鱔種質量,黃鱔養殖苗種是關鍵。目前,壹般以籠(簍)捕、鉤捕黃鱔為主。籠(簍)捕黃鱔,除身體有劃傷的以外,均可以貯養。鉤捕的黃山傷勢嚴重,壹般不宜貯養。應該挑選體質健壯、無傷病、無病竈,活動能力強,黏液分泌正常。宜選擇深黃大斑鱔、土紅大斑鱔等地方品種。黃鱔苗的大小以每公斤30壹60條為宜。網箱養殖放養密度壹般以每平方米鱔苗1壹1.5公斤為最好。

三、苗種放養

放養時間壹般為4—5月或7—8月,鱔種以籠捕為好,體質健壯無外傷,體色鮮艷,規格在25—100克/尾,放養密度1—1.5公斤/平方米。放養前用3—5%的食鹽水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10—15分鐘。每只網箱放養的鱔種要求規格壹致,以免差異太大而相互殘殺。

四、投餵飼料

黃鱔苗放入網箱後1壹3天不餵食。從第4壹7天開始投餵飼料,每天下午6壹7時投餵飼料最佳。此時黃鱔采食量最高,人工網箱飼養黃鱔飼料以配合飼料為主,適當投餵壹些蚯蚓,河螺,小雜魚。飼料直接投到網箱中水草裏,讓黃鱔攝食,配合飼料可采用大江牌黃鱔全價料或長江牌黃鱔配合飼料。也可自配,配方為:魚粉21%,餅 粕 類19%,能量飼料37%,蚯蚓粉12%,礦物質1%,母5%,多種維生素2%,粘合劑3%,采用人工培育的深黃大斑鱔種苗,用此配合飼料投餵,投餵量按黃鱔體重的3壹5%。

五、飼養管理

黃鱔入池後經10 ~ 20 天馴食,可養成黃鱔白天攝食習慣。投餌按“四定”原則。定位,每100 平方米,2 ~ 3 個投餵點;定時,在水溫20 ℃~28℃ 時,日投餵2 次,分上午9 時,下午2~3 時,水溫15 ℃ ~20 ℃ 或28 ℃~32 ℃ 時,只在下午投1 次;定量,應靈活掌握,15 ℃ 左右時,日投飼量約占黃鱔總體重的3 % , 15 ℃ ~20 ℃ 時為6 %~10 % , 20 ℃ ~28 ℃ 時為10%~20%,超過28 ℃ 則降為 6 % ~ 10 % ;定質,要求餌料新鮮,不變質。

六、病害防治

黃鱔的人工養殖病害較多,病害防治主要以預防為主,黃鱔網箱養殖也是如此。養殖期間每隔10—15天用1ppmm漂白粉全池潑灑壹次。鱔病開始發生時,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

以上介紹的是壹種比較簡單新型用網箱如何養黃鱔方法,具有生長快、產量高、易養易捕、效益高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