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種植西葫蘆時病蟲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種植西葫蘆時病蟲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西葫蘆又名南瓜,是人們經常食用的壹種蔬菜,營養價值很高。近年來,為了滿足市場對西葫蘆的需求,許多農民都在溫室裏種植西葫蘆,所以現在壹年四季都能在市場上看到。那麽西葫蘆的種植要點是什麽呢?

西葫蘆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點

1,成長習慣

西葫蘆的生長溫度在65438±03℃和25℃之間,是其營養生長最有利的溫度範圍。幼瓜的生長在20-25攝氏度之間達到最佳狀態。這個溫度壹定要控制好,對產量和質量影響很大。當溫度低於10攝氏度或高於35攝氏度時,西葫蘆的生長會受到抑制。

2.選擇品種

西葫蘆種植品種的選擇主要根據市場需求和種植季節,要結合當地情況。

3.育苗

我們需要在育苗前處理種子。將種子浸泡在55℃的水中15分鐘並保持攪拌,將種子放入水中5小時。去除雜質後,放入25到30度的環境中,加速發芽。在此期間,保持種子濕潤,並用濕紗布包裹。加速發芽的時間很快。大概需要壹天到壹天半的時間長出0.3厘米的芽,然後就可以播種了。

播種前做好營養。具體做法是將有機肥和細*按照1:1的比例混合,再將2公斤過磷酸鈣、2公斤復合肥和10公斤草木灰* *混合均勻,就制成了我們需要的營養*。

對於播種的方法,可以使用營養苗床。苗床充分澆水後,以10 cm的間距播種,並用*1 cm覆蓋。還有,可以用沙床,播種後用2 cm *覆蓋,再用塑料薄膜覆蓋,等種子發芽後再回去。

育苗時要保證幼苗在適宜的溫度下生長,種子出苗前略高,為25攝氏度至28攝氏度,出苗後可適當降低,壹般白天為20攝氏度至25攝氏度,夜間為13攝氏度至17攝氏度,以保證幼苗生長的溫度環境。

幼苗生長期間應控制水分。如確需澆水,應在晴天進行,澆水後及時通風。秧苗移栽前1周要煉苗。種子用量,壹般每畝需要100克到150克。

4.整地

在選擇種植西葫蘆的地塊時,壹定要選擇4年內沒有種過瓜的地塊。種植前要翻地,施基肥。基肥由3噸農家肥、100公斤草木灰和40公斤復合肥制成。整地後做畦,每畦種兩行。

5.種植

種植期間可以進行地膜覆蓋,可以增產2到3倍。種植完成後要澆壹次水,同時要控制地下害蟲。

如果在溫室中進行種植,則在種植完成後,需要在溫室中保持較高的溫度和濕度。根據幼苗今後不同時期的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控制好水和溫度,不僅可以使幼苗茁壯成長,而且對防治病蟲害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授粉時應適當使用生長調節劑,保證花朵正常授粉。

6、病蟲害的防治

西葫蘆的病蟲害還是比較多的,在防治上要從多方面入手,比如土地的選擇和處理,溫濕度的控制,種苗的培育,田間的管理,藥物的使用等。盡量以預防為主。另外,可以根據各種疾病的發病情況進行重點監測,早發現早治療。最大限度減少病蟲害對西葫蘆的危害。除化學防治外,還可以結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以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以上是西葫蘆的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要點。邊肖提醒種植西葫蘆的農民,收獲西葫蘆時要選擇下午,收獲時註意輕拿輕放,以免損傷西葫蘆,影響其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