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壹普濟消毒飲加減來源《病毒性疾病的中醫治療》組成黃連5克,夏枯草、黃芩、連翹、玄參、牛蒡子各10克,板藍根、蒲公英各15克,桔梗6克,甘草3克,馬勃3克(包),大黃6克(後下)
加減熱毒較甚,加大青葉、銀花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神誌模糊或昏迷,加安宮牛黃丸1粒化服;痙厥者加服紫雪丹1.5克(另吞);睪丸腫痛者,加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龍膽草6克;腮腫堅硬而色不紅者,加昆布、海藻各10克。
功用清熱解毒,軟堅消腫。
主治熱毒蘊結,高熱頭痛,腮腺腫痛明顯,咀嚼吞服困難,口渴煩躁,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滑數。
用法水煎服。
方二赤小豆雞蛋清方來源《偏方大全》組成赤小豆70粒,雞蛋清1個主治痄腮腫痛。
用法將赤小豆搗碎為末,用雞蛋清(或白水)調和成糊狀,敷於患處。
按赤小豆善利水除濕,解毒消腫。《神農本草經》雲其“排癰腫膿血。”《小品方》記載“腮頰熱腫,赤小豆末,和蜜塗之,壹夜即消。或加芙蓉葉末尤妙”。
方三韭菜外敷方來源《民間偏方秘方精選》組成韭菜500克,鹽少許主治急性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將韭菜搗爛,擰取汁加入鹽,調和均勻,分成3份,抹在患處,幹後再換,壹二日即愈。
按韭菜為百合科植物韭菜的葉。又名壯陽草、起陽草、長生韭、扁菜、草鐘乳。辛,溫。入肝、胃、腎經。含硫化物、揮發油、甙類、蛋白質、維生素等。功能溫中行氣,解毒,散瘀,補虛益陽。
方四威靈仙食醋方來源《實用單方驗方大全》組成威靈仙20克,食醋80克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煎沸後倒出壹半,待冷後外塗患處,其余另加水200克,再煎沸後分2次內服。
療效般用藥1~3次即可痊愈。
按現代藥理研究威靈仙有鎮痛、抗菌等作用。
方五蒲藍煎來源《土、單、驗方選編》組成板藍根、蒲公英各30克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水煎三次分服。每日1劑,連服三日。
方六泥鰍外敷方來源民間。
組成泥鰍2~3條,白砂糖適量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取活泥鰍洗凈泥沙,放入幹凈的盆內,加白糖撒滿泥鰍全身,待滲出粘液後,取其粘液,外塗患處,壹日數次。或浸泡3小時後,搗爛外敷,壹日三次。
療效壹般當即病止腫消,不出3日即愈。
按泥鰍為鰍科動物泥鰍的肉或全體。甘,平;入脾、肺經。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煙酸等,有補中壯陽,清熱利濕的功效。
方七赤豆黃黛膏來源《百病中醫自我療養叢書》組成赤小豆30克,大黃15克,青黛30克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先將赤小豆、大黃研為細末,再與青黛粉混勻,分成5包(每包約15克)備用。取上藥1包與雞蛋清2個調成稀糊狀,用雞毛(翅羽)蘸藥塗兩腮部,幹後再塗,不拘次數。
方八紫菜籮蔔湯來源《百病中醫自我療養叢書》組成白蘿蔔250克,紫菜15克,陳橘皮2小片主治痄腮熱退,食欲不振,腮腫未消,睪丸腫脹,墜痛等癥。
用法將白蘿蔔洗凈、切絲,紫菜、陳橘皮剪碎,壹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出鍋前可酌加食鹽、調料少許,吃蘿蔔、紫菜,喝湯,每日2次。
按白蘿蔔消食化痰,下氣寬中,生津解毒。紫菜化痰軟堅,利水除濕,利咽止咳。陳橘皮開胃理氣。
方九大黃膏來源中醫雜誌,1989,30(3):58。
組成生大黃適量主治痄腮。
用法將生大黃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取大黃粉1.5~3克,加適量生理鹽水調成軟膏狀,塗敷在紗布上,厚2~3毫米,面積與腫脹範圍同,敷於患處,用膠布固定。
註意事項若伴全身發熱,可予解熱鎮痛藥。
按大黃瀉下攻積,清熱解毒,瀉火祛瘀。大黃抗病原微生物,抗菌譜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