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小暑節氣養生原則及知識

小暑節氣養生原則及知識

小暑 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壹,是屬於夏天的節氣,在小暑的時候人們也註重養生的問題,那麽小暑節氣養生原則是什麽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小暑節氣養生原則及知識,歡迎大家來閱讀。

小暑節氣養生原則

1、註意飲食衛生,飲食宜清淡適量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於高發癥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所以,這壹時節的飲食,壹定要註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2、平心靜氣以養心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壹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系,養護好心臟。

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於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3、不要貪涼沖涼水澡、多進冷食

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壹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

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康隱患。

貼心提示:炎熱的氣候,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所以千萬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哦。

4、小暑以遲睡早起為宜

這是小暑養生的註意事項之壹,不可馬虎大意。

夏季的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做壹些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宜。定時起睡最好,可保護生物鐘不受影響。

小暑時節,應該遵循定時起睡的原則。雖然個體差異很大,但大多數人可能是這樣:晚上10點-11點就寢,早上5點半-6點半起床;午飯後半小時進行短時午睡。此外,三餐及鍛煉、用腦、休閑的時間均應明確。

5、小暑衣著勿赤膊

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在夏天光著上身乘涼,認為赤膊涼爽。其實未必如此。當氣溫接近或超過人的體溫,赤膊不但不涼爽,反而會感到更熱。

因為人的體溫調節不僅靠皮膚蒸發,還和皮膚輻射有關。當外界溫度超過37℃時,體溫主要靠皮膚蒸發來散熱;當氣溫繼續升高時,皮膚不但不能通過輻射方式來散熱,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使人感到更加悶熱。

6、外出時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發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時壹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並盡量避開午後太陽熱辣時外出。

小暑節氣養生題型: 宜少動多靜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降雨增多,人們可能感到悶熱、煩躁,精神不振,甚至會出現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的多種疾病。從中醫理論方面講,小暑時人體陽氣旺盛,陽氣具有護衛體表、抵禦外邪的功能。保護好自身的陽氣,人體才得以健康無恙,所以應做到少動多靜。

同時,小暑期間人體能量消耗較大,為避免陽氣過於外泄,此時宜遵循少動多靜的養生原則。每天作息應有規律,除了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外,也要註意勞逸結合,運動時壹定要掌握好強度,避免強度過大。夏季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也應隨之作壹些相應的調整。

另外,小暑節氣正值初伏前,就日常飲食而言,人們應註意清熱祛暑,盡量避免進食大量肥甘厚味之品,以免滋膩礙胃。此外,壹定要註意夏季的飲食衛生,防範腸道疾病。

小暑時節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辛辣油膩之品。如綠豆百合粥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消暑止渴、降膽固醇、清心安神和止咳的功效。南瓜綠豆湯同樣具有清暑解毒、生津益氣的功效。蔬菜應多食綠葉菜及苦瓜、絲瓜、南瓜、黃瓜等,水果則以西瓜為好。

小暑節氣吃什麽生食品

河蚌

河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B1、B2,夏季來臨,人們常呆空調房也會誘發“幹眼病”,中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功效,對人體有保健功效。河蚌做法很多,燒、烹、燉均可。水煮河蚌是很多人喜愛的美食。

需要提醒的是,河蚌性寒,脾胃虛寒、腹瀉的人不宜吃。

荔枝

荔枝果肉中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總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種水果的首位,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的作用。研究證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癥。

吃荔枝前喝點鹽水、夏枯草涼茶,或冬瓜湯、綠豆湯等對上火有預防作用。或吃荔枝的同時,多喝鹽水,也可用20-30克生地煲瘦肉或豬骨湯喝,或與蜜棗壹起煲水喝,都可以預防荔枝病。

紅豆

紅豆,性平偏涼,味甘,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族、鉀、鐵、磷等。紅豆能促進心臟血管的活化,利尿;有怕冷、低血壓、容易疲倦等現象的人,常吃紅豆可改善這些不適的現象。另外,紅豆還有健胃生津、祛濕益氣的作用,是良好的藥用和健康食品。

小暑時節重養心,紅豆有清心養神、健脾益腎功效,加入蓮子、百合更有固精益氣、止血、強健筋骨等作用,能治肺燥、幹咳,提升內臟活力,增強體力。

俗語有“冬吃蘿蔔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小暑過後,盛夏來臨,不少人會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壹定益處。夏日人們好貪涼,喜愛電扇空調,很容易引起傷風感冒。這時及時喝點姜糖水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

而且,生姜中含有辛辣和芳香的成分,含有姜油酮、姜辣素、澱粉和纖維,用於風寒感冒,可通過發汗,使寒邪從表而解。姜辣素對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欲,可使腸張力、節律和蠕動增加。姜油酮對呼吸和血管運動中樞有興奮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

小暑節氣養生原則及知識相關 文章 :

★ 小暑養生有什麽常識

★ 2021年小暑節氣養生小知識

★ 24節氣小暑養生應註重什麽

★ 小暑時節養生知識

★ 小暑的傳統美食及養生知識

★ 2021小暑習俗吃什麽

★ 小暑養生

★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

★ 24節氣養生食補大全

★ 小暑節氣的特點及養生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