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汁治十二指腸潰瘍
土豆汁治十二指腸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是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想要好的快,平時飲食調理是非常需要註意的。下面是土豆汁治十二指腸潰瘍的內容!
土豆汁治十二指腸潰瘍1取鮮土豆1000克洗凈。切成細絲,搗爛,以潔凈紗布絞汁。將土豆汁放在鍋中先以大火,後以小火煎熬至黏稠時,加入等量蜂蜜,再煎至黏稠如蜜時停火,待涼裝瓶備用。
每次食壹匙,每日2次,空腹食用。可治十二指腸潰瘍及習慣性便秘等癥。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指胃腸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
潰瘍可發生於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及十二指腸最為常見,即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其病因、臨床癥狀及治療方法基本相似,明確診斷主要靠胃鏡檢查。
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潰瘍類似,是由於腸黏膜被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多見於青壯年,主要依靠胃鏡其明確診。
十二指腸潰瘍
病因
胃腔內,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中重要的消化物質。胃酸為強酸性物質,具有較強的侵蝕性;
胃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質的作用,可破壞胃壁上的蛋白質,然而,在這些侵蝕因素的存在下,胃腸道仍能抵抗而維持黏膜的完整性及自身的功能,其主要是因為胃、十二指腸黏膜還具有壹系列防禦和修復機制。
我們將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有害侵蝕性稱之為損傷機制,而將胃腸道自身具有的防禦和修復機制稱之為保護機制。
目前認為,正常人的胃十二指腸黏膜的保護機制,足以抵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蝕。但是,當某些因素損害了保護機制中的某個環節就可能發生胃酸及蛋白酶侵蝕自身黏膜而導致潰瘍的形成。
當過度胃酸分泌遠遠超過黏膜的防禦和修復作用也可能導致潰瘍發生。近年的研究已經表明,幽門螺桿菌和非甾體抗炎藥是損害胃腸保護機制導致潰瘍發病的最常見病因,胃酸在潰瘍形成中起關鍵作用。
此外,藥物,應激,激素也可導致潰瘍的產生,各種心理因素及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可誘發潰瘍的出現。
病理生理
典型的潰瘍底部活動期常分為四層:
第壹層急性炎性滲出物,由壞死的細胞、組織碎片和纖維蛋白樣物質組成;
第二層為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的非特異性細胞浸潤所組成;
第三層為肉芽組織層,含有增生的毛細血管、炎癥細胞和結締組織的各種成分;
第四層為纖維樣或瘢痕組織層,可擴張到肌層,甚至達漿膜層。
由於內鏡下活檢取材只能達黏膜層或黏膜下層,通常不能觀察到典型的潰瘍的四層結構,其病理組織上主要表現為黏膜層炎癥細胞侵潤,固有膜內有以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炎癥反應或肉芽腫形成。
臨床表現
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臨床表現有上腹痛及上腹不適等,絕大部分人可出現各種消化不良的癥狀,但是有的也無任何癥狀,直至出現並發癥。
其常見的並發癥主要有出血、穿孔。常見的胃腸道癥狀及全身癥狀主要有噯氣、反酸、上腹脹、胸骨後燒灼感、惡心、嘔吐、納差等。
反酸及胸骨後燒灼感是由於賁門松弛,惡心、嘔吐多反映潰瘍可能提示潰瘍處於活動期。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
十二指腸潰瘍上腹疼痛的特點
1、慢性過程: 除少數較早就醫的患者外,多數患者病程已長達幾年、十幾年或更長時間。
2、周期性: 大多數患者病情反復發作,並且發作期與緩解期隨季節變換、精神緊張、情緒波動、飲食不調或服用與發病有關的藥物等因素的變化互相交替出現。
反映了潰瘍急性活動期、逐漸愈合、形成瘢痕的潰瘍周期的反復過程。發作期可達數周甚至數月,緩解期可長至數月或幾年。
發作頻率及發作與緩解期維持時間,因患者的個體差異及潰瘍的發展情況和治療效果及鞏固療效的措施而異。
3、節律性: 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多在餐前空腹時或半夜出現,進食或服用制酸劑後可稍緩解。
有些特殊的潰瘍病的疼痛節律性不是很明顯,如老年人的潰瘍及十二指腸球後潰瘍等。當疼痛的節律性突然發生變化時,應考慮病情有所發展,或可能出現並發癥。
4、疼痛的部位: 十二指腸潰瘍位於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範圍壹般較局限,局部有壓痛,但是疼痛的部位,並不壹定就是潰瘍所在的`部位。
當潰瘍深達漿膜層或為穿透性潰瘍時,疼痛可擴散至胸部、左上腹、右上腹或背部等身體其他部位。
5、疼痛的性質與程度: 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壹,故潰瘍病疼痛的程度沒有壹個客觀的標準,其性質也視患者的感覺而定,通常被描述為饑餓樣不適感、鈍痛、噯氣、壓迫感、灼痛或劇痛和刺痛等。
十二指腸腸潰瘍疾病預後
治療後應復查幽門螺桿菌是否已被根除,復查壹般在治療結束至少4周後進行。可采用非侵入性的C13呼氣試驗,也可通過胃鏡在檢查潰瘍是否愈合的同時取活檢做尿素酶及(或)組織學檢查。
對未排除惡性潰瘍或有並發癥的潰瘍應常規進行胃鏡復查。經過有效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癥狀可以得明顯緩解,其並發癥發生也大大減少,因此十二指腸潰瘍的預後相對較好。
對於潰瘍的復發可能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控制,即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停用NSAIDs藥物及除去其他危險因素、低劑量PPI維持治療。
飲食註意
對於醫生而言,所能做的是通過藥物及手術等手段竭力控制緩解潰瘍的癥狀,而對於患者,則應註意保持樂觀的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積極配合治療,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預防十二指腸潰瘍的發作。
具體而言,應註意如下幾點:
1、調整心態,註意休息,避免過度焦慮與勞累;
2、戒煙戒酒,飲食規律,不宜過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辣椒等;
3、少食過甜及過酸的食物及水果,如巧克力、冰淇淩、蘋果及桔子;
4、少食易脹氣的食物,如澱粉含量較高的紅薯,藕,土豆等。
專家觀點
十二腸潰瘍的壹個重要特點在於其是壹種身心疾病。患者的精神壓力往往較大,其臨床癥狀與功能性胃腸病所致的各種消化不良癥狀交叉出現。
故某些患者經足夠的療程的根除治療後,經過內鏡檢查證實潰瘍已愈合,但消化不良癥狀緩解卻欠佳,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精神負擔較重,睡眠不佳,長期以往,消化不良的癥狀只會越來越嚴重。
因此,治療期間患者壹定積極配合,調整好心態,正所謂心病還需心來醫,解鈴還需系鈴人。
土豆汁治十二指腸潰瘍2十二指腸潰瘍吃什麽食物好得快
1、南瓜
南瓜是壹種蔬菜,能起到健胃、整腸的療效,可幫助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病情恢復。本品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胡蘿蔔素,能夠充分發揮藥效,患者可以將南瓜蒸熟後食用。
2、高麗菜
高麗菜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K,可幫助胃以及十二指腸粘膜的再生,從而起到輔助治療效果。首先要將高麗菜放入到果汁機當中攪拌成汁,再進行適當加熱處理,註意在飯前飲用,患者可天天飲用。
3、無花果
無花果能夠治療潰瘍,還可以強健疲弱的腸胃,適合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食用。首先要保存好無花果,這樣才能使其幹燥,將其放在火上煮,最後磨成為粉狀,服用時可使用開水沖泡。
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護理
1、飲食護理:
(1)拔除胃管後,當日給少量飲水或米湯,每次4~5湯匙,1~2小時1次;
(2)如壹切正常,第2日可給半量流汁,每次50—80ml,每2小時1次;
(3)第3日可進全量流汁,每次100—150ml左右,
(4)第4天可進半流質。
(5)兩周後可進軟飯。食物以溫、軟、易消化、少量多餐為宜。
2、鼓勵早期活動: 臥床期間,每2小時翻身1次;術後1天坐起作輕微活動,第2天協助患者下床、床邊活動,第3天病室內活動。
3、術後並發癥的觀察護理:
(1)術後胃出血: 手術後24小時內從胃管內流出少量暗紅或咖啡色胃液,屬於術後正常現象,但短時間從胃管引流出大量鮮血,甚至嘔血、黑便,需警惕休克發生。
(2)十二指腸殘端破裂: 發生在術後3—6天,表現為右上腹突發劇痛和局部明顯壓痛、腹肌緊張癥狀,需立即手術治療。
(3)胃腸吻合口破裂或瘺: 發生在術後5—7天,多產生局部膿腫、腹膜炎,甚至形成外瘺,可給以禁食、胃腸減壓、引流、營養支持,經久不閉合或引起嚴重腹膜炎時,需再次手術治療。
(4)術後梗阻: ***同癥狀是大量嘔吐,不能進食。處理包括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充營養,糾正低蛋白,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應用促胃動力藥物。
(5)傾倒綜合癥: 表現為術後早期進甜流質飲食後10—20分鐘,出現劍突下不適、心悸、乏力、出汗、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虛脫,常伴腸鳴及腹瀉。
術後早期告誡患者少量多餐,避免過甜、過鹹、過濃流質,餐後平臥10—20分鐘,餐時限制飲水。
(6)低血糖綜合癥: 發生在進食2—4小時,表現為心慌、無力、眩暈、出汗、手顫、嗜睡,也可導致虛脫。飲食中減少碳水化合物,增加蛋白質比例,出現癥狀進食糖類即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