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發現的迄今為止最大的野生金蛇,身長2.3米,體重7.2斤。保護區的研究人員對這條蛇進行了鑒定和確認後,立即對它進行了拍照和錄像,然後將其放歸大自然。
王錦蛇(Elaphe carinata),屬於兩棲類,行動敏捷,性情兇猛,爬行速度快,會爬樹。它是壹種雜食性的蛇,主要捕食青蛙、鳥、老鼠和蛋。當食物匱乏時,它甚至會吞食自己的幼蛇或同類。肛門腺能發出壹種奇怪的氣味,所以叫臭黃頜。抱完蛇後,要用姜片擦洗,或者用香皂洗手,洗掉異味。
這條蛇的出現,充分說明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績。近年來,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物數量有明顯的上升趨勢,這也給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王金社的知識普及
品種簡介
王錦蛇具有體大、耐寒、適應性強、生長快、飼養周期短、易飼養和孵化等優點。很多養蛇場或養蛇戶,尤其是北方省份,大多將其作為無毒蛇的養殖對象。王金蛇,又名菜花蛇、蛇王、蛇王、臭黃頜等。它是無毒蛇中生長最快、體型最大的蛇(蟒蛇除外)。棲息於山地、平原和丘陵地區,活動於河流、池塘、庫區等水域附近。
蛇王敏捷,兇猛,爬行速度快,能爬樹。它是壹種雜食性的蛇,捕食青蛙、鳥、老鼠和蛋。當食物匱乏時,它甚至會吞食自己的幼蛇或同類。所以在養殖中要特別註意,壹定要保證餌料的充足和多樣化,這也是人工養殖的王蛇必須單獨飼養,不能和其他無毒的蛇混養的主要原因。蛇的肛腺能發出壹種奇怪的氣味,所以叫臭黃頜。抱完蛇後,要用姜片擦洗,或者用香皂洗手,洗掉異味。
估計數量:野生種數量僅次於黑眉蛇,仍為常見種。目前是開發利用的對象。
應采取進壹步的保護措施:適當控制過度捕撈和采集。這種蛇無毒,在北京也有分布。
形態特征
後腦勺鱗片黑色,標有“王”字;瞳孔是圓的;後腦勺可以看到吻鱗;鼻鱗的長和寬幾乎相等;額鱗和鼻鱗壹樣長;頰鱗1;眶前量表2(1),眶後量表2(3);時間尺度2+2(3);上唇鱗片8,3-2-3型;下唇的刻度為10(11或9),前4 ~ 5塊與骨骺相切;背鱗23 (25,265,438+0或65,438+09)-23 (265,438+0)-65,438+07 (65,438+09),最外面兩條線光滑,其他強邊為:腹鱗公265,438+07 ~ 2265,438+。尾下鱗片雄性77 ~ 83只,雌性42 ~ 84只;肛門尺度二分法。
人口分布
蛇王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南、湖北、廣西、廣東、雲南、貴州、陜西、河南、甘肅和臺灣等省(市、自治區)。它是典型的無毒蛇,生長量僅次於蟒蛇。
育種模式
下子
保護措施
限制捕獲和獲取。
現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經濟價值
中醫理論認為王金蛇可用於癲癇、喉炎、瘡癰、瘰癧、疥瘡等癥,故用之。
這條蛇的特征
殺人能力突出,性暴力,霸占明顯;當妳遇到其他的蛇時,妳會攻擊它們。它們是神經質的蛇,攻擊兇猛,絞殺能力強。它是大多數蛇害怕的物種。它的唾液可以殺死小動物,傷口會腫脹,疼痛明顯。它對食物的選擇很挑剔,對魚之類的東西不感興趣。喜歡吃老鼠、小雞和青蛙。
飼養
王蛇是無毒蛇中生長最快、體型較大的蛇(蟒蛇除外),但性情兇猛,在毒蛇中敢於與眼鏡蛇競爭,有同類或其他蛇相殘的習性。所以蛇只能單獨養殖,不能和其他無毒蛇混合在同壹個場地。養殖這種蛇時,即使餌料豐富多樣,壹定量的飼料蛇,如赤斑蛇、雙斑蛇、水蛇等。,會時不時的放進去滿足它的蛇食。愛好?以避免蛇與蛇之間的相互吞食。這是和其他蛇的主要區別。
王蛇的食量大於其他蛇類。壹條重約1,000 ~ 1,400g的蛇,壹次可吞下1 ~ 2只蟾蜍或2~3只雛鳥。飽餐壹頓後,它會爬回蛇窩,靜靜地躺著,消化時間大約需要7 ~ 65,438+05天。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定期投放壹些飼料蛇,滿足其吃蛇喜好,避免同類相食。另外,王金社也吃雞蛋或鵪鶉蛋,在食物匱乏時餵壹些以解燃眉之急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