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滕州市是農業部命名的中國馬鈴薯之鄉。每年5月5日前後,這裏的早春土豆開始大規模上市,全國各地的客商絡繹不絕。
何潔鎮是滕州市馬鈴薯的主要產區。春秋兩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8000公頃,是中國最大的馬鈴薯產區。前幾年,該地區農民大多實行分散、經驗式生產,品種單壹,質量壹般,成為制約馬鈴薯產業做大做強的瓶頸。
2004年,棗莊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經過調研論證,將馬鈴薯生產列為其農業標準化建設的重點,使馬鈴薯產業步入了標準化發展的軌道。該局將何潔鎮作為示範點。首先,通過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接觸,闡述了農業標準化的重要性,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二是建立馬鈴薯生產標準體系,馬鈴薯從選種(選種)開始、施肥、大棚覆蓋、田間管理等各個環節全部納入標準化管理;三是通過專業技術人員進田間地頭、宣傳車輛、印發宣傳資料、交流經驗等方式,指導創建5個高標準示範園區;四是組織當地農民成立馬鈴薯農業標準化生產協會,幫助引進“荷蘭7號”等優質品種,保證馬鈴薯質量;五是協助當地政府打造馬鈴薯“金薯之王”品牌,大大提高了該地區馬鈴薯的知名度和銷量,增加了農民收入。
由於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滕州馬鈴薯成為無公害農產品(17.12,1.33,8.42%)。2007年,滕州馬鈴薯通過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程序,成為棗莊首個地理標誌產品,填補了棗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空白。目前,該地區馬鈴薯生產全部采用標準化生產管理方式,實現了種植標準化、管理規範化、經營產業化、銷售市場化。目前,滕州土豆已成功打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市場,銷往廣東、深圳、北京、黑龍江、Xi安等全國20多個省市,並通過青島、廣州、深圳等外貿口岸銷往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泰國、俄羅斯等國家。
地域範圍
滕州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淮海經濟區中心,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轄17個鄉鎮和4個辦事處,1226個行政村,總人口156萬,農業人口128.8萬。全市土地總面積1485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12萬畝,東西寬45公裏,南北長46公裏,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滕州市北部的何潔鎮、龍陽鎮、姜屯鎮、大武鎮等161行政村春秋季種植馬鈴薯,總生產面積4.3萬公頃,總產量162.5萬噸。地理坐標為東經116 53 '-117 12 ',北緯35 04'-35 18 '。
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1)土壤地貌:滕州北、南、東三面環山,屬於魯中南部山區的西南腳延伸,西臨南四湖。滕州有三種地貌類型: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和湖濱窪地,其中平原占全市國土面積的70%。滕州市土壤類型以潮土和褐土為主,占土壤總面積的865,438+0.765,438+0%。土層深厚,土壤結構好,土質疏松,透氣性好。pH值在6.1-7.0之間,有機質含量1.25%,堿解氮158。
(2)水文情況:滕州境內河流屬於淮河流域和京杭大運河水系。全市大小河流100多條,其中河流6條,流域面積100平方公裏,常年流淌。
主要河流有何潔、北沙河、何澄、何雪和渦河。
(3)氣候:滕州屬淮河流域,屬暖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熱降水豐富,農業氣候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65438±03.6℃,年平均日照2383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10d,年月平均氣溫≥0℃持續298d,積溫5058℃,日平均氣溫≥10℃持續213d,積溫4533℃。年平均降水量756毫米,其中3-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總量的80%。同時,滕州地下水資源豐富,靜水位約25米。
(4)人文歷史:滕州是馬鈴薯主產區,也是中原地區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區。馬鈴薯是主導產業,在全市地區生產總值中占據主要地位,滕州市成立了全國馬鈴薯協會,使優質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65萬畝以上。滕州市的馬鈴薯是當地農民精挑細選、自然選擇的結果。在長期的馬鈴薯種植實踐中,勞動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和育種經驗。經過近100年的種植,逐漸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滕州馬鈴薯品種“飛烏瑞塔系列”,在當地得到廣泛種植,深受市場歡迎。產品銷往廣東、廣西、福建、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年銷量超過1.62萬噸,部分商品銷往東南亞和上海。
生產技術要求
(1)產地及特殊內容選擇:選擇灌排條件好、土質輕、土層深、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地塊。實行三茬以上輪作,以豆類、玉米、大蔥等為主。作為前茬作物,禁止與茄科作物連作和反茬。整地;在前茬作物收割後,徹底清掃田地。冬季深耕,同時撒5平方米左右的土和雜肥,耕深25cm。播種前要仔細耙勻,做到播完播盡。
(2)品種選擇與指定要求: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種“飛烏瑞塔系列”,選擇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脫毒G2、G3種薯。
(3)生產過程管理:為加強滕州市馬鈴薯農產品地理標誌工作,使馬鈴薯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生產高標準、高質量的馬鈴薯,完善質量控制體系,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對生產過程進行管理。首先是基地的生產管理系統。二是農業投入品的管理體制。三是技術指導和推廣體系。第四是培訓體系。
(4)產品采收:5月初即可采收上市,根據鮮薯上市或銷售儲存的時間進行采收。收割時小心輕放,以免皮膚滑落。銷售時按規定要求包裝。
(5)生產記錄要求:詳細記錄產品產地、土壤耕茬、使用的農業機械、肥料名稱、施肥方法、施肥時間和用量、農藥名稱、施藥方法、施藥時間和施藥對象、產品收獲和銷售的日期、方法和數量等。
典型產品質量特征和產品質量安全法規
(1)外部感官特征:滕州馬鈴薯在長期的栽培和自然選擇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品特征,品種以Fiwuruita系列為主。產出的馬鈴薯呈橢圓形,芽眼較淺,表皮光滑,果肉黃色,適合鮮菜食用。
(2)內在質量指數:內在營養豐富。以100g鮮馬鈴薯為例:澱粉含量9.1%,蛋白質含量7g,脂肪0.2g,糖17g,熱量337cal,粗纖維1.3g,礦物質65.2g,維生素17g。滕州土豆富含粗纖維、蛋白質、鐵、維生素C、B1和B2。
(3)安全要求:實施空氣、灌溉水、地表水和農藥控制。
GB 3095-1996空氣質量標準
GB 5084-19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3838—1988國家地表水質量標準
GB 4285-1989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包裝標識和其他相關規定。
包裝標誌:包裝方式采用盒包裝和袋包裝。農產品地理標誌明顯,標明產品、產品名稱、等級、重量(毛重、凈重),並註明檢驗人員姓名或代碼。
運輸過程中,註意防雨。禁止使用被殘毒汙染的倉庫和車廂,不準與有毒物質混合存放在通風幹燥的室內,防止黴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