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糖尿病越來越嚴重。有什麽跡象嗎?

糖尿病越來越嚴重。有什麽跡象嗎?

糖尿病是壹種慢性病。得了糖尿病,就是要在生活中時刻關註自己的血糖,控制飲食,加強鍛煉。那麽身體顯示糖尿病惡化了什麽呢?

第壹:血糖失控。如果妳以前服用降糖藥,服用10單位的胰島素,妳的血糖總是可以控制得很好。但是最近妳發現吃藥不管用,而且打了胰島素之後血糖還是很高,這就意味著妳可能需要加大胰島素的用量,或者加大劑量,調整藥物。

第二:我壹直在減肥。我媽的糖尿病是在莫名其妙減肥的時候發現的。起初,她壹直以為是疲勞所致。如果妳的體重控制得很穩定,突然體重又迅速下降,那麽妳應該考慮糖尿病是否惡化了。

第三:全身癢,胳膊疼,到處腿疼。糖尿病患者出現周圍神經病變時,會出現全身瘙癢、不明原因的手臂疼痛等異常。如果妳很註意衛生,整天洗澡,不累,但是又癢又痛,很可能是發生了周圍神經損傷。

第四:看不清。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的並發癥之壹就是眼底病變。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導致失明。如果眼睛突然變得模糊,壹定要註意糖尿病是否加重了,最好做個眼底檢查。

糖尿病是壹種慢性病。前期高血糖不會對身體造成特別大的傷害。患者往往感覺不到疾病的存在,或者只有“三多壹少”等輕微癥狀。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高血糖的作用下,機體會逐漸出現各種並發癥,包括急性和慢性並發癥,這就意味著糖尿病的惡化。

急性並發癥:1。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是指由感染、明顯胰島素缺乏或治療中斷、手術和創傷等多種誘因(ⅰ型可自發發生)引起的高血糖、高酮尿、酮尿、脫水、電解質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等血液指標改變為特征的內科急癥,早期癥狀為多尿、多飲和體重減輕。;

二、高滲性高血糖(HHS),又稱高滲性高血糖非酮癥狀態(HHNK),HHS通常有較嚴重的高血糖但無酮癥酸中毒,病情發展較為隱蔽,常見於老年人。約2/3患者發病前無糖尿病史,或僅有輕度癥狀,通常在感染、急性胃腸炎、胰腺炎、腦血管意外等誘因下出現。,並常出現意識模糊和昏迷,有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偏癱或偏盲和癲癇。

慢性並發癥:1。糖尿病足,這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糖尿病並發癥。我實習的時候和老師壹起處理過壹個案子。骨頭和韌帶都能看出來,花了兩個月才恢復。惡臭還是很清晰的。我在骨科也見過因為糖尿病足而截肢的病人。糖尿病足是指足部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及細菌感染引起的足部疼痛、感覺減退、深部皮膚潰瘍、壞疽等疾病。防治措施:每天檢查足部,看趾間、趾下、受壓處是否有皮膚損傷、水皰、腫脹或發紅;穿寬松的軟底鞋;每天晚上用溫水洗腳(洗腳前先測試水溫),指甲剪得太短。

二、動脈粥樣硬化中葡萄糖含量高會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的抑制,胰島素、生長激素、兒茶酚胺等激素含量高會直接或間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主要侵犯主動脈、頸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和四肢動脈。和動脈粥樣硬化壹樣,血管堵塞或破裂會引起相應的疾病,如冠心病、中風、腦出血等。肢體外周動脈粥樣硬化通常表現為下肢動脈病變,表現為下肢疼痛、感覺異常、間歇性跛行。

第三,微血管也可以理解為毛細血管,是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其中,視網膜、腎臟、神經、肌肉和心肌組織最易發生高血糖,而糖尿病腎病和視網膜病變最為重要。

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微血管並發癥之壹,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壹。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可分為五個階段:糖尿病早期;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期;早期腎病;臨床腎病期;尿毒癥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主要特征,也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根據其眼底變化可分為六期。糖尿病患者還可能患有白內障、青光眼、虹膜和睫狀體疾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患者心臟發生微血管病變時,心肌會發生廣泛的局竈性壞死,導致糖尿病性心肌病,常導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臟驟停。4.神經病變、外周和自主神經系統受累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並發癥,高血糖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是1或二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山梨醇積累、己糖胺途徑破壞、蛋白激酶C途徑破壞、氧化應激增加都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相關機制。周圍神經是最常見的病變,壹般是對稱的。下肢比上肢嚴重,進展緩慢。表現常為四肢感覺異常,呈襪子或手套狀分布,伴有麻木、針刺感、灼熱感或像踩在棉墊上的感覺。支配胃腸道的自主神經發生病變時,出現胃排空延遲、胃癱和胃輕癱,表現為飽脹、噯氣、消化不良。

5.糖尿病性心臟病是指糖尿病患者並發的心臟病,主要包括冠心病、上述糖尿病性心肌病和自主神經損害引起的心律失常。調查顯示,糖尿病心臟病導致的死亡占糖尿病患者總死亡的60%-80%。

六、各種感染由於長期高血糖會抑制人體的免疫功能,糖尿病患者常出現毛囊炎、疔瘡、癰等皮膚化膿性感染,還會出現咽炎、扁平化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尿路感染。

可見,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任何並發癥都可能給糖尿病患者帶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痛苦,消耗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大家壹定要在“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血糖監測、糖尿病教育”五駕馬車的拉動下,控制好血糖,才能避免以上並發癥,才能和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