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的禁忌
1.小龍蝦的頭和線壹定不能吃。
專家提醒,小龍蝦頭部吸收和處理毒素最多,也是最容易積聚致病菌和寄生蟲的部位。簡而言之,蝦頭部的排泄器官類似於人的腎臟和輸尿管,會排尿。蝦線是僅次於頭的“第二臟”,所以吃蝦要去掉頭和線,以降低小龍蝦的“毒性”。
2.煮熟了吃。
小龍蝦是肺吸蟲病的主要宿主,這些寄生蟲也能生活在人體內,而預防寄生蟲的關鍵是要煮熟煮透。因為高溫烹飪可以完全殺死小龍蝦體內的寄生蟲,所以小龍蝦的烹飪時間必須達到30-40分鐘才能殺死寄生蟲。如果小龍蝦經過烤、炸、腌、醉等加工,食用後可能感染肺吸蟲病。
清洗幹凈。
買了活龍蝦後,最好放在清水中24-36小時,讓它們吐出泥沙等雜質,殺死細菌。加工龍蝦時,要把腮部的臟東西去掉。最好是刷蝦殼。龍蝦爪的根部最容易藏汙納垢,所以壹定要剪掉。此外,還需要用刷子把它身上的臟東西洗幹凈,同時隱藏了大量泥沙和細菌的腸線也必須去掉,再用清水徹底沖洗2-3遍。
4.過敏人群慎用
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小龍蝦的。壹些過敏性疾病患者,如支氣管哮喘、復發性過敏性皮炎、過敏性腹瀉等。,約20%的患者可因吃蝦而激發。所以很明顯,過敏的大蝦在緩解期和發作期不宜食用。
過敏原是蛋白質,而小龍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有些人會對某壹種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尤其是蝦,如果是死的,或者在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毒素,也會產生過敏甚至中毒的癥狀。這可能會引起腹痛、腹瀉等相應的癥狀,所以除了皮疹,有時還會出現腹痛、胃腸道腹瀉。
搭配食物禁忌
首先,吃龍蝦最好不要喝啤酒,因為蝦代謝後會形成尿酸,尿酸過多會引起痛風、腎結石等疾病。其次,吃龍蝦後不要馬上吃水果,因為龍蝦中的鈣會與水果中的鞣酸結合形成不溶性鈣,刺激胃腸道,甚至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此外,茶葉中還含有鞣酸,鞣酸也能與龍蝦中的鈣形成不溶性鈣。在吃龍蝦之前或之後喝茶,會增加鈣與單寧酸結合的機會。
6.進食後肌肉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癥狀,立即就醫。
2010年夏天,南京等地突然出現大量橫紋肌溶解癥病例,高度懷疑是因為吃了小龍蝦。橫紋肌溶解癥(Rhabdomyolysis)是壹種由於肌肉細胞產生有毒物質而導致腎臟損害的疾病,俗稱肌溶解癥。發病後常見的臨床表現有肌肉疼痛、乏力、肌肉痙攣、肌肉腫脹等以及少尿、無尿等急性腎功能衰竭。
引起該病的原因很多,常發生在肌肉受到強烈沖擊、長期壓迫或運動過度等情況下,少數情況如血管阻塞引起的肌肉缺氧、過量攝入蛋白質引起的身體過敏或飲食不當等都可能引起該病。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吃小龍蝦導致肌肉溶解,但如果吃了小龍蝦後肌肉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癥狀,建議立即就醫。
家裏做麻辣小龍蝦的時候,建議放點紫蘇葉。古籍中早有記載:紫蘇行氣健胃,用於感冒咳嗽,孕期嘔吐,解除魚蝦蟹中毒。這樣,小龍蝦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安全食用,不會過敏。妳還有什麽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