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臘八節壹等獎作文

臘八節壹等獎作文

臘八節壹等獎作品7首

臘八節那天,我早早地從溫暖的被窩裏爬起來,對著冬天刺骨的寒冷,對著腫得有洞有瘡的手,打開電腦。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臘八節壹等獎作文,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臘八節壹等獎作文1壹年壹度的臘八節又到了。今天中午,媽媽帶著壹大包東西回家了。壹走進家門,她就樂呵呵地說:“今天晚飯我們吃臘八粥!”聽到這裏,我和爸爸像餓狼壹樣跑向袋子,想看看裏面是什麽,媽媽嚇壞了。

我好不容易熬到晚上,但好奇心驅使我去了廚房,想看看臘八粥是怎麽做的。只見我媽把不容易煮開的米飯和豆子放進去,然後把堅果放在鍋裏,直到豆子變軟變紅,用勺子攪拌...大概過了壹個小時,濃濃的香味開始從鍋邊溢出,飄到我的鼻子裏。“喝粥!”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美味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地聞了聞,然後喝了壹口。黏黏的,濃稠的,還有點甜,味道很棒。我壹邊喝壹邊豎起大拇指說:“好吃,好吃,好吃!”我媽媽仍然是壹個好廚師!”爸爸突然說,“白癡!妳媽的廚藝沒人能比!”媽媽笑了。

很快,壹碗粥就喝完了。我用小舌頭舔了舔粥碗,心想:不能浪費啊!“撲通”壹聲,原來我不小心變成了壹只臘八貓(因為我整個嘴巴都被臘八粥感染了),現場爆發出壹陣笑聲...

看來臘八節的樂趣真的是大浪推大浪,壹波又壹波!

同學們,妳們在這壹天(臘八節)變成“臘八貓”了嗎?

中國的臘八節有許多精彩的傳說和起源。如果妳不知道,請聽我說!

臘月,即臘月初八,是中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壹天,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當年收獲的八種新鮮糧食和水果熬制而成,壹般是甜粥。

臘八節又稱臘八節,是王公持蠟或佛成道士的日子。古代慶祝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門神、宅神、火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還有壹個關於臘八節的精彩傳說!傳說臘八粥來自印度,佛教釋迦牟尼原本是印度北部卡皮勞國王蘇凡的兒子。他看到眾生身心俱苦,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放棄皇位出家。苦行六年,臘月初八菩提樹下成佛。這六年苦行,壹天只吃壹麻壹米。後人沒有忘記他的苦難,每年臘月初八吃粥留念。“臘八”成為佛陀覺悟的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

小臘八節有那麽多故事。了解了它的來歷,過了臘八節吃臘八粥就會覺得特別有意義。

壹碗香甜的臘八粥,既是冰心奶奶對母親的思念,也飽含著晚輩對老壹輩領導人的愛。在我們這個時代,誰會去追究臘八粥的意義,就這麽吃了!冰心奶奶則用這碗香甜可口、象征團結的臘八粥來紀念母親和周總理。其實那十八種幹果,包含了壹代人對另壹代人的尊重和向往。

文章講述了作者冰心每年臘月初八給孩子煮臘八粥。臘八粥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幹果熬制而成,香甜可口。這十八種幹果象征著十八羅漢和人民的團結。冰心奶奶用這香甜可口的臘八粥紀念媽媽,孩子們用臘八粥紀念我們的前輩,我們敬愛的周爺爺。

是啊!和平年代來之不易。沒有老壹輩英勇的先烈浴血奮戰,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臘月初八不應該吃壹碗甜甜的臘八粥紀念前輩嗎?

緬懷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想想過去,現在想想現在,年輕壹代就會想起他們的祖先。這種美德代代相傳,就像文中提到的香甜的臘八粥,也是後人對祖先的向往,對英雄、周總理、先烈的熱愛!讓我們繼承這種美德,同時鼓勵自己努力學習,為祖國更加美好更加輝煌的未來而奮鬥!

臘八節4壹等獎作文清風送爽,銅陵湧泉的兵——雄偉的山。這壹次,我去了壹個美麗而古色古香的農場,我去那裏收集新年的風景。

走過壹條小路,看到壹座富有徽派建築氣息的亭子。路過這個亭子,來對地方玩了。最引起我註意的是掛滿紅燈籠的樹。又高又紅。但過了壹會兒,引起我註意的是香味,從擁擠的人群中飄來,是臘八粥。我舀起壹碗嘗了嘗。它是甜的,濃稠的,難以形容的。裏面還有壹些米飯,栗子,各種材料,構成了這道美食。吃臘八粥慶祝豐收壹直流傳至今。在農歷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有吃臘八粥的習俗。

不僅有臘八粥,還有舌尖上的各種美食:米線粑粑、生姜、酥糖、年糕……都很好吃。

不要被美食沖昏頭腦,這裏的東西不止這些。微波閃閃的小溪前,挺拔的大樹後,是壹排徽派建築。這裏的建築就像承德的避暑山莊。手裏提著壹袋銅錢,就像穿越到了古代。橫梁邊緣的四個角稍微向上傾斜,紋理細膩。屋頂上豎起兩個挺拔的角,像展翅的雄鷹。

身後的黑白磚,倒映出河面上的漣漪。真是“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臘八,美好新年的開始!

臘八節壹等獎作文5臘八節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舉行。據成年人說,臘八節意味著古人向祖先和天地之神獻祭,祈求豐收和好運。它仍然是每年冬天最熱鬧、最喜慶的節日。

說到臘八節,不能不說壹個最重要的習俗——喝臘八粥。對於喝粥的文化,自然有很多說法。有民謠:綠豆青,不忘苦;別忘了在黃豆黃上做文章;紅豆,別忘了蔬菜湯;蠶豆蠶,別忘了天更冷;豆豆,當官千萬不要貪。

原來這些來自民間的諺語還有這麽深刻的道理,喝臘八粥還有這麽多文化。沒有,我家今年還在煮粥,不過不是我奶奶送的。我媽媽準備自己做,這讓我很開心。不僅可以看到煮粥的全過程,還可以給媽媽當助手,學習煮臘八粥。

媽媽說煮臘八粥的傳統做法需要前壹天晚上泡豆子,把各種豆子泡到位,第二天早上才能做。現在很多老人都在延續這種做法,但是年輕人就不壹樣了。用高壓鍋短時間浸泡各種豆子,被稱為“高科技”。不知道是媽媽故弄玄虛還是真的很科技。反正老媽這次是臘八早上煮的粥。

那天壹大早,我媽媽就開始忙碌了。只見她戴上圍巾,卷起袖口,把各種材料按比例放在壹起,然後開始淘米和紅棗。我時不時被我媽召見,遞盆提水,忙得不亦樂乎。這壹切做完後,將所有材料放入高壓鍋,加水,加幾勺食用堿,打開燃氣閥,開始烹飪。

十五分鐘後,媽媽關了煤氣,把高壓鍋裏燉好的豆粥倒進普通鍋裏,加裏加了點冰糖,然後慢慢煮。媽媽說這個過程最註重火候,文火才能煮出好粥。果然,不壹會兒粥的香味就從鍋裏溢出來了。

大約半個小時後,粥煮好了,壹家人圍坐在桌前,品嘗著媽媽煮的美味八寶粥,談論著今年的豐收和喜慶大事。這真是壹件快樂的事情。

我有很多童年的回憶,媽媽煮了很久的臘八粥。

時光荏苒,光陰荏苒,又快到年底了。記憶深處,小時候奶奶常教我唱的那首童謠又響了起來:“別貪孩子,都臘八後的年了……”

這些年來臘八粥,我都會想起外婆煮的臘八粥。臘八節的前壹天晚上,奶奶會準備食材,有鮮紅的紅棗,奶香的蓮子,黑中帶紫的黑米等等。臘八淩晨,奶奶支起大鍋,燒開水,放入難煮的雜糧,如此循環,直到雜糧開花露齒,再加入其他易腐食材,繼續用小火慢煮。為了防止鍋被燒焦,奶奶會時不時地打開鍋蓋,用勺子攪拌幾下。期間我會壹直問:“奶奶,臘八粥好了嗎?”奶奶看著我流口水,點著我的鼻尖,說:“快了,饞貓。”

粥終於煮好了,打開蓋子,香氣四溢。奶奶盛了壹碗臘八粥,加了壹點糖,小心翼翼地端給我。碗裏的粥五顏六色,紅中帶白,白中帶黃,顆粒晶瑩。我迫不及待地想品嘗它。真的很甜很滑,甜甜的味道從舌尖流到肚子裏,流進心裏。奶奶總是壹邊告訴我小心燙傷,壹邊給我講臘八節的由來,講她小時候的苦日子...讓我知道了壹粥壹飯的來之不易,讓我知道了臘八節的傳統民俗,讓我知道了人要學會感恩!

但是現在我奶奶遠在北京。我很想念她,想念奶奶做的臘八粥。甜甜的味道讓我難忘。是幸福的味道,是外婆深深的愛。

奶奶,明年的臘八,我想再喝壹碗您煮的臘八粥。奶奶,我想妳!

臘八節作文壹等獎7《不要貪孩子,過了臘八節就是年。臘八粥,喝了幾天,李李啦啦二十三……”每當到了臘八節,我的心情也跟著輕松自由起來,自然而然地哼起了這首通俗易懂、悅耳動聽的童謠。

我媽聽了這話,神秘兮兮地跟我說:“妳老哼臘八粥。要不要自己做?”“好!好吧!”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我和我媽從網上查到,臘八粥是用紅棗、蓮子、紅豆、花生、黑豆、麥仁、百合、糯米、香米等材料做成的。接下來,我去買材料。我和媽媽去了超市。沒有經驗的我抓了壹把豆子,花生,香米放進了袋子裏。我媽趕緊攔住我的手,對我說:“豆子摘的時候要沒有蟲眼,米要全是顆粒。”我把那些豆子和花生整理回來,然後按照媽媽的要求,壹顆壹顆的仔細挑選。回到家,我媽先泡了紅、綠豆、蓮子,然後去洗糯米。紅豆和綠豆就像壹對好兄弟姐妹,壹起漫遊在海洋裏。過了壹會兒,我媽叫我把材料洗幹凈放電飯鍋裏,然後放上水。我問:“媽媽,不加糖?”媽媽插上電飯鍋,對我說:“先放糖會粘鍋,等煮好了再放。”

臘八粥要煮壹個小時,期間要檢查,不定時攪拌,保證臘八粥不粘鍋。壹個小時後,媽媽打開鍋,放了糖。我又看了看。原本紋路清晰的材料變成了棕紅色,和我以前吃的紅豆湯顏色很像。它看起來非常好吃,香味讓我想吃它。但是我媽說我放了糖還要攪拌煮壹會兒,然後蓋上電飯鍋煮5分鐘。我看著電飯煲飄出的縷縷香氣,鉆進我的鼻子,又從我的嘴裏出來。五分鐘終於過去了,我覺得比壹個小時還長。

媽媽拔掉插頭,用勺子給我盛了壹碗臘八粥,嗯?怎麽這麽瘦!我和我媽,沒經驗,水放多了,還好冰糖放多了,甜而不膩。

自己做的臘八粥雖然沒有街上買的好吃好看,但是我覺得比街上買的更有意義,更有營養,更衛生。喝著自己的臘八粥,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和中國傳統民俗的迷人魅力。臘八粥含有祈求豐收的美好願望。喝臘八粥,希望來年是個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