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問準山種植?

問準山種植?

淮山種植技術要求:

1、用種準備與處理。多以塊莖進行繁殖為主。用種塊莖應臨種植時再從地裏挖起,以保持用種新鮮,發芽整齊良好。挖起過久的塊莖不宜作種。同時要選擇粗細均勻,無分杈,無破損,無病蟲害的塊莖作種。用多菌靈600倍液浸種8~10分鐘,涼幹即可播種。

2、備好淺生槽。根據淮山不同品種塊莖的規格選用淺生槽。以塊莖長80~100cm為例,選用U形塑料槽,長、寬、深規格為100cm×6cm×3cm。

3、整地放槽。使用淺生槽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很嚴格,無論砂土、壤土、粘土,土層深淺、地下水位高低都可應用種植,但在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土壤上種植產量較高。壹般單行種植,行距1.4~1.7m,用小鋤開挖間距(株距)20~25cm,寬度約6cm的平行斜小溝,斜度為15°左右,下端深約25cm,每畝約2000株。平行斜小溝開挖好後,用長、寬、厚為100cm×20cm×6cm的硬木板塊做成U形塑料槽狀(長、寬、深規格100cm×6cm×3cm),放入挖好的斜小溝內,用大錘錘打硬木將斜小溝土按U形塑料槽狀打實,然後放入淺生槽,在其內置入松軟填料(松軟填料壹般用質地松軟的粉砂),槽上端留標記作下種時的目標,然後等待種植。

4、種植時期。壹般在4月份即清明至谷雨期間種植。為了達到提早出苗、早上市、提高產量的目的,可利用地面覆蓋地膜的方法,提早至3月下旬下種。種植時,在留有標記的槽上方放上種薯(種段頭部距槽上端2cm),放置與槽平行。種植後每株施下復合肥20g(折合每畝30kg),並且每畝撒施或穴施草木灰200kg、腐熟有機質肥1000kg。再整成淺生槽深度5~15cm(不包括槽深度)帶邊溝的壟體。

5、田間管理。除草:雨後每畝用60%丁草胺乳油10ml,對水50kg噴灑除草。覆蓋:應用淺生槽種植淮山,淮山薯塊生長在淺土層,通過覆蓋遮陰物,以保持該土層濕潤,有利於薯塊快速長大,可蓋上稻草或其它遮陰物。立支架:下種30天後,薯苗大部露出土面,應及時插下竹桿,成雙行人字架,讓淮山藤自然纏繞,防止嫩藤在地面受曬枯死。註意在插竹桿時,不能插在塑料槽上。每2株插壹根,每畝1000根左右。每塊種段植入土中,只準許1個芽萌發形成1個植株,若出現2個以上植株時,應將弱的及時抹除。否則,1塊種蔓維持2—3個植株生長會影響莖蔓和塊莖的生長,同時還會出現1塊種蔓產生多條小塊莖的現象,影響品質和產量。肥水管理:齊苗後每15~25天追肥1次,連施3~4次,每次每畝施復合肥30~50kg,施肥應覆土,避免肥效損失,淮山氮磷鉀肥比例為0.7:0.5:1。春季雨水多,無需專門澆水,但要及時開好排水溝,特別是地下水位高的田塊。七、八月份高溫幹旱季節,正是地下塊莖迅速生長期,需要較多的水分。特別是當氣溫大於38℃,土壤又幹燥時,會造成莖葉萎蔫,嚴重影響地下塊莖的生長,所以要進行灌水防旱。灌水以保持壟畦土壤表層有壹定濕度為宜,在旱情出現時,應隔10天左右灌壹次跑馬水,以保持土壤濕度,降低田間溫度,保證淮山正常生長。灌水應在傍晚進行,水量要最大,最好能在2—3小時內灌滿後立即排掉(畦頂水灌不到的地方可人工澆濕),最遲第二天早晨應將水排幹,不能讓田間過長時間浸泡水,否則會影響地下塊莖的生長。

6、精細采收。淮山9月份開始上市,但此時塊莖還在生長,尚為成熟。11月上旬以後,淮山莖葉開始發黃並逐步枯死,塊莖成熟,可進行采收,以霜降至立春期間的品質為最好。采收時,土翻開後,將整薯條取出,保留淺生槽,重新覆土,以備來年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