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城南舊事 驢打滾兒 讀後感

城南舊事 驢打滾兒 讀後感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其少年生活為背景的壹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古城的殘片,大柯的幾根垂落枝條,瓦隆中存留的枯葉,臨街老店被塗蓋的字號,半扇院門的的插閂,還有屋頂上的花盆以及巴在皇城墻上的冬雪……這種雖然不華麗的生活,卻是我們每個平凡的人都向往的。 經常癡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壹個朋友。秀貞曾與壹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壹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壹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壹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裏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裏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麽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看完此書,我覺得書中所描寫的壹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壹首淡雅而含蓄的詩。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壹種說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那壹縷淡淡的哀愁,那壹抹沈沈的相思,深深地印在英子童稚的記憶裏,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動著我。整部小說充滿了樸素、溫馨的思想感情。 看《城南舊事》,使我的心頭漾起壹絲絲溫暖,因為現在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致的東西,她不刻意表達什麽,只壹幅場景壹幅場景地從容描繪壹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那樣得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得純凈淡泊,彌久恒馨;那樣得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之心。壹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壹本好書,可以凈化壹個人的心靈。在我內心的深處,曾經有這樣壹本書,它像壹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陽,這本書就是《城南舊事》,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態來記敘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看完書後,古城的殘片、大樹的幾根垂落枝條、臨街老店被塗蓋的字號、半扇院門的插閂以及那些美好的回憶都壹幕幕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也許,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壹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經歷滄桑後的人對純真年代的懷念。讀著《城南舊事》,我漸漸地走近了書裏,看著英子在城南度過的幸福童年,它們就像是壹股細流靜靜地,慢慢地滲入我的腦海中:惠安館、胡同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井邊的小夥伴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躲在草垛裏的小偷、斜著嘴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與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壹朝壹夕可以築成的。

當讀到英子和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玩時,我真擔心秀貞會不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當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夥伴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時,英子不僅幫助他們母女重縫,還將自己的生日禮物——鉆石表和媽媽的金手鐲送給他們當作盤纏去尋找思康叔。此刻,我不禁為英子感到驕傲,壹個六歲的孩子竟懂得友誼,懂得愛,這大概是壹種來自生活的力量鼓舞著她在成長吧!讀著讀著,我時而心驚肉跳,時而輕松自在。我覺得很奇怪:難道英子不害怕秀貞嗎?看到最後,我才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為她有壹顆純真的心靈,正是因為她有這樣的壹顆心,她的童年才那麽快樂。那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不折不扣的快樂。

《城南舊事》絕不僅是壹本回憶錄,它還是名篇佳作,它以它獨特的特點,洗滌人的自私心,讓人受到教育。這本書,的確讓人沈醉,它像壹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為我呈現了壹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合上此書,房間裏飄著壹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