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說來,體虛進補采用補血益氣的藥膳為多。即選用補氣、補血的中藥,配以食物,烹調而成。
氣虧血虛的表現為頭暈目眩、心悸氣短、體倦乏力、面色無華、舌質淡苔薄白、脈虛細等。
強身補虛的中藥有黨參、黃芪、當歸、熟地黃。食物則有谷、果、畜、菜,尤其是瘦豬肉、豬蹄筋、竹絲雞、乳鴿、蜆鴨、羊肉、鹿血、鹿筋、栗子、海鮮、粟米、番木瓜、冬菇、猴頭菇、花生、蓮子、黑豆、胡蘿蔔、塘蒿等。
體虛進補應註意兩點,即脾胃之功能和進補的時間,否則,效果不明顯。
壹般說來,食物營養吸收的好壞,依賴於脾胃的功能,只有脾胃健運,消化力強,身體才能有效地吸收營養。所以,補虛食物,要配用黨參、陳皮、生姜、紅棗等,達到補氣健脾,開胃行滯的效果。
祖國醫學自古以來,都很講究進補的時間。多數人認為,壹年之中,以秋令冬季進補為宜。因為人的生理改變遵循壹定的規律。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即春夏陽氣發泄,氣血趨向於表,人體處於生長旺盛時期;秋冬陽氣收藏,氣血趨向於裏,人體處在積蓄精華時期。因此,人們以為秋、冬進補,營養易為人體吸收,易於蓄藏。壹日之中,早晨陽氣始生,陽虛之體,服食補陽食物多選擇早晨;日暮陰氣始旺,陰虛之人,服食多選擇下午。其實,這種說法也是參照人體生物鐘規律而定的;各人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補虛強身食譜以調補氣血,滋養健身為目的,它能達到消化疲倦、祛病延年的效果。但是,外感發熱、濕熱內蘊、火熱毒盛者,應慎服食。
紅棗羊骨糯米粥
材料:
紅棗5枚,羊脛骨1條,糯米100克,清水適量。
作法:
1.將紅棗洗凈,剔除棗核。羊脛骨沖洗幹凈,敲成碎塊。糯米淘洗幹凈。
2.鍋內放入清水、羊骨,旺火煮沸後用文火熬煮約1小時,濾去骨頭,然後加入糯米、紅棗,續煮至粥成。
功效:
本品具有填精補腎,滋陰補氣之功效。
雞汁粥
材料:
凈母雞1只,粳米200克,蔥段少許,姜片3片,料酒、精鹽、味精各少許,清水適量。
作法:
1.凈母雞除凈細毛,沖洗幹凈,放入開水鍋內稍氽後撈出,粳米淘洗幹凈。
2.雞切塊,與粳米同煮,米熟肉爛時,食用喝粥。
功效:
本品有養心安神,健脾開胃之功效。
章魚煲豬蹄
材料:
章魚150克,豬蹄1只。
作法:
1.將章魚洗凈切片,豬蹄切成兩半後,再切成塊。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
2.旺火煲至豬蹄熟透,吃章魚、豬蹄、喝湯。壹般服5~7次有效。
功效:
本品具有補氣補血,填精補髓之功效。
吳茱萸粥
材料:
吳茱萸3克,粳米100克,蔥花少許,精鹽少許,清水適量。
作法:
1.將吳茱萸研成細末,粳米淘洗幹凈。
2.鍋內放清水,加入粳米,先用旺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煲煮至粥成,然後加入吳茱萸、蔥花、精鹽攪勻即可。
功效:
本品具有健體強身,滋補陰血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