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韓本地化團隊做了壹個非常不合理的決定:讓系統界面的日韓字體小於網頁的文字字體。這不僅降低了可視性,還導致了iTunes的文本字體變小的問題(因為iTunes界面的文本字體都是跟著系統字體走的)...但是,(不了解韓文iTunes界面),日文iTunes界面的擦屁股方案使用了只有單個字重的大阪字體作為界面文字顯示,進而導致了iTunes日文界面簡體字回落的問題。這壹系列的影響,只讓我覺得決策者智商破產了……幸運的是,方平並沒有受此影響。
三、跳板/LaunchPad自OS X獅推出以來,到目前為止,蘋果公司從未給出壹個解決方案,以方便用戶“傳統電腦操作體驗”的方式管理和組織OS X跳板(需要使用類似於iOS的操作方式,但Mac不接觸屏幕,只能用鼠標或觸摸板模擬,更是痛苦低效)。這就讓跳板變成了我自從買了Mac就幾乎沒用過的東西(除非是用來取消MAS應用的下載)…我用什麽?把應用文件夾拖到Dock回收站左邊,變成應用欄:這樣也方便我隨時按Alt點擊壹個應用(打開它的文件夾),直接在文件級管理。
(笑話壹:第壹代Retina MacBook Pro出來的時候OS X還是Lion,應用欄無與倫比的Bug,壹直存在到El Capitan 10.11.1才修復)。
事實上,如果Spotlight只談論快速執行已安裝的應用程序,它會更快:
4.在OS X建立的基於大千韻和筆畫的繁體字拼音輸入法詞庫,已經發展到幾乎可以使用的程度(有些字還是錯的,比如妳想打“六連”和“張三豐”,就會得到“榴蓮”和“張三豐”的錯誤結果),但很遺憾的是,簡體中文拼音輸入法仍然不是基於大千韻和筆畫的。我是拼音和吳彼的受害者;小胡子煙鬥的註音純粹是不支持音音結合的廢物;十多年來,新的自然拼音輸入法的詞典壹直像以前壹樣遲鈍...還好我有雅虎註音,可以輸出簡體字。不過,雅虎朱茵已經被官方叫停很久了,它嚴重依賴雪豹時期的很多系統API,在接下來的OS X系統中將不再支持。這就意味著,如果OS X 10.12不自帶簡體中文拼音輸入法,我隨時會被無數奇怪的傻逼指責我故意從繁體改成裝逼(我偶爾忘記打開雅虎的簡體中文拼音輸出模式時,經常會受到這種莫須有的指責!).
5.我還是希望下壹代OS X能統壹中日韓三種語言的UI中文字體。鑒於不能用思源粗體字(畢竟蘋果更喜歡花錢做壹個蘋果方塊),不如把蘋果方塊做成泛CJK字體,彌補粗體/重的分量,加強各地嚴格執行筆形標準。
6.是時候把系統默認網頁的中文serif字體換成更舒服的閱讀風格了(像蘋果的,是威鋒數碼的):先說壹下最近安利的“我別克,高級高手-智虎”欄目,對應的產品授權是威鋒數碼的“DFMingLight-V30-UNI-H”和“DFSongW3-A”,用起來就夠了。
七、Safari閱讀器仍然不能選擇中文頁面閱讀的方形字體。
8.CoreText還需要解決“缺乏逐字字體回退的必要性”的Bug。目前這個Bug在iOS 9和OS X El Capitan中依然猖獗。詳情可參考:iOS 9 Dev Beta1,簡體中文單詞撤退問題-ibuick,高手進階-知乎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