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教妳如何烹飪傳統農家炸雞。食材簡單,幹爽有嚼勁,姜比肉香。

教妳如何烹飪傳統農家炸雞。食材簡單,幹爽有嚼勁,姜比肉香。

如果有壹種食物被稱為全國各地的“地方特色食品”,我想它很可能是炸雞。炸雞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從江南到塞北,從蒼蠅館子到星級酒店,總能點壹份炸雞。做法也不壹樣,先燉後炒,先炒後燉,先炒後炒...有的炸雞幹香,有的裹著濃郁的湯汁,口感風味各異。

平時我們出去吃的都是大大小小飯店的各種炸雞,味道有好有壞,但大多比較復雜,加了很多調料提升風味,油炸節省烹飪時間,用的油多,鹽多,調料多。這些炒雞雖然味道不錯,但似乎總不如傳統的農家炒雞,就是用時間和幾種家常調料炒出來的特別簡單的雞味。

記憶中,父母在農家樂的竈上支起壹口大鐵鍋,竈裏的柴火在燃燒,鍋裏的雞在噝噝作響。就扔幾個花椒,八角,姜片進去,倒點醬油,用鏟子翻炒。本來簡單粗暴,但是炒出來的雞好香,又幹又有嚼勁,越吃越香,壹點都不油膩。連裏面的姜片都那麽好吃,甚至比雞肉還好吃。每次都忍不住先把姜片吃了。

其實在外面的餐廳很難吃到真正的傳統炸雞。只有在家裏吃才會花足夠的時間炒,只有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炒出來的雞才會足夠的幹、香、好吃。

材料

壹只雞腿

調味品

花椒壹撮,八角壹個,香葉兩三片,姜三片,生抽,老抽,鹽。

工作方法

1,壹個大雞腿,剁成更小的塊。我們農家的炒雞不是炒,也不是燉,是純幹炒,所以雞塊要剁的小壹點,這樣更容易炒,更容易入味,也更容易幹水分,從而炒出幹香的味道。

用整雞煮也可以,但是煎的時間比雞腿長。我更喜歡用雞腿做飯。肉質細嫩,性價比更高,更容易烹飪,烹飪起來更方便快捷。

2.先將切好的雞塊用清水洗凈,然後用清水浸泡2小時以上。記得中間換兩次水,讓雞肉裏的血充分浸透。

這種傳統的幹炸雞不壹定要焯水,因為焯水後油炸會使雞肉味道變淡,很難炸得又幹又香。所以,我們不把雞焯水,不腌制,只靠幹炸來賦予雞肉風味。所以炒之前壹定要把雞肉充分泡透,盡量把雞肉裏的血泡透,這樣雞肉才不腥,吃起來更健康。

3、生姜三片,去皮,切成2mm左右厚的片備用。多放點姜,因為在這道菜裏,姜不僅可以去腥增香,還可以食用。幹爽微辣,兼有姜和雞的香味,特別好吃。因為是幹炒,而且炒的時間比較長,所以要把姜切成比較厚的片,防止被燒焦。另外,最好選擇老姜,水分少,香味足。姜炒後處於焦而不糊的狀態,很幹,很香,很好吃。

4、鍋熱,至微冒煙,再倒入足量植物油,放入八角,油溫四五成熱時,倒入瀝幹的雞塊,不斷翻炒。因為我們壹直都是幹炸,所以要比平時多倒壹點油,這樣在炸的過程中就不容易粘鍋炸了。另外,雞肉剛入鍋的時候水分很多,需要用大火煎,這樣鍋才能有足夠的高溫把水分變成蒸汽,煎幹。

大家可以看到,剛開始的時候,鍋底有很多水油混在壹起,很大很渾。耐心爆炒。這時候不要著急加姜片、花椒、香葉,尤其是姜片,因為此時鍋內溫度不夠高,汁液有腥味,不能充分激發花椒和姜片的香味,姜片會吸收汁液的腥味。

5、不斷攪拌,漸漸的妳會發現鍋底的水沒了,油又變清了。此時關小火,將花椒和香葉翻炒壹會,再將花椒和香葉翻炒,再將姜片翻炒。這時候雖然鍋底的蒸汽炒幹了,但是雞肉裏面還是有很多水分。翻炒十幾分鐘後,妳會發現雞塊的體積在逐漸縮小。這是因為雞肉裏的水是逐漸炒出來的,雞肉逐漸變得幹香,姜片也在。姜片最遲放入鍋中,以免煎的時間過長。註意壹直翻炒,避免雞肉粘鍋。

6.倒入適量醬油調味,適量醬油上色,加鹽繼續翻炒。

不停的煎,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十分鐘,雞肉的顏色會從金黃色逐漸加深,香氣也會逐漸越來越濃郁。關火,直到雞塊變得緊實香濃。註意醬油和生抽都是鹹的,不要加太多鹽。

1,雞塊要切的小壹點,大小要均勻,這樣更容易煎炒,也能更快的晾幹水分,才能煎出幹香的味道。

2、這種幹炸雞不要焯水,因為焯水會讓雞肉有木頭的味道,不容易炸。所以雞肉剁成小塊後,要長時間泡在水裏,盡量把雞肉裏的血水泡透,這樣可以去除雞肉的腥味,吃起來更健康。

3、姜片要多放,很香很有味道。最好選擇老姜,因為它香味多,水分少,不容易炒久。

4、姜片要切的厚壹點,這樣才能經得起長時間的煎而不糊。在長時間的炒制過程中,姜片中的水分和風味被完全炒出來,與雞肉的肉味融為壹體,吸收了雞肉的風味。這種特殊的風味和口感,幾乎可以稱之為這種幹炸雞的靈魂。

5.先將炒鍋加熱再倒油,可以有效防止雞肉粘鍋。另外,油要倒的比平時炒菜多壹點,可以有效防止粘鍋,更容易炒出雞肉的幹香味道。

6、剛下鍋的雞肉要用火,因為雞肉壹開始含有大量水分,火可以使鍋保持高溫,從而將水分炒幹,使魚腥味充分揮發。水煎幹後要轉中小火,這樣才能慢慢煎出雞肉裏的水,讓雞肉充分入味,直到煎到幹香的狀態。火太大容易糊在裏面,但火不能太小,太小炸不出雞肉的香氣。

7.花椒和生姜要等鍋裏的蒸汽炒幹後再放進去,能更好的激發它們的香味。另外,如果是在蒸汽炒幹之前放進去,生姜很容易吸收鍋底汁液中的腥味。

8.姜片最遲放入鍋內,防止姜片在長時間的油炸過程中焦燥。煎的過程很長,姜片有足夠的時間去品嘗雞肉,吸收雞肉的肉味。最後炸好的姜片焦而不糊,口感酥脆,有點濃。

9、生抽、老抽、鹽不要放的太早,要等雞肉中的水分減少,雞肉明顯上色收緊後再放入。如果醬油、醬油、鹽加得太早,壹是裏面的鹽會把雞肉的肉變成柴火,二是液體調料加得太早,這樣雞肉就不容易炒到滿水。

10,醬油和醬油都含有鹽,註意不要加太多鹽。

11.雞塊裏的蒸汽幹了以後,要壹直用小火炒雞肉,過程中不斷翻炒,這樣雞肉受熱均勻,口感更均勻,二是防止雞肉粘鍋。

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炒出來的雞,味道絕對不壹樣。雖然只用了最普通的調料和最簡單的步驟,但是雞肉的風味和口感真的是炒出來的。姜片的味道經過充分的油炸,與雞肉的味道完美融合。雞肉吸收了姜的香氣,姜片吸收了雞肉的肉香,兩者完美融合。雞肉幹,香,有嚼勁,越嚼越香。姜片看似焦糊,吃起來幹香微辣,或嫩或濃,特別好吃。

妳發現了嗎?其實很多我們記憶中難以追求的美食,都是老壹輩人用非常簡單的方式做出來的。大部分都不難做,更別說現代各種眼花繚亂的人工調味料,就是這麽好吃。現在想來,或許最大的法寶就是用足夠的心思和時間,充分發揮食材本身的味道,就像這道傳統的農家幹炒雞壹樣。